寶塔實業滿載責任與使命 實現智能化生產和產業升級

寶塔實業是國內第一家軌道交通軸承領域可批量生產並有資格供貨的研發生產單位,去年,寶塔實業“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軸箱軸承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終結了城市軌道交通軸承全進口時代。這離不開寶塔石化的領導班子滿載責任與使命,內抓管理,外拓市場,不斷創新突破,從而實現了寶塔實業智能化生產和產業升級的新篇章。

寶塔實業充分利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專業性的軸承研究所提升研發實力,通過多年的發展,培養出一支有較高研發能力的團隊。開發的電機軸承符合電機軸承運行時高 轉速、低噪音、低溫升、長壽命的要求,為後續系列產品的開發奠定了設計基礎。

同時,寶塔實業加強與國家有關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共同設立聯合性研發創新平臺中心,以此不斷加快自身人才的培養和縮短產品的研發週期。與北方民族大學聯合研發的機器人自動上下料系統在車工分廠投入運行,效率大幅提高……科技人員潛心鑽研,不斷創新,完成新產品數量保持了三位數增加。在產品研發上,軌道交通軸承中“城軌B型車軸箱軸承”於2017年9月9日通過北京地鐵8號線試運行,順利通過行業研製及運行考核項目評審,取得地鐵軸承生產資質,打破了原有地鐵軸承完全依賴進口的困局,實現高端軸承的進口替代,終結高端軸承的全進口時代,填補國內空白。

寶塔實業滿載責任與使命 實現智能化生產和產業升級

該成果不僅轉換為寶塔實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還對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降低製造成本、提高自主製造能力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現已取得軍工軸承保密資格、科研生產許可證,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現場審核,完成了客戶的首批供貨。寶塔實業成為國內第一家軌道交通軸承領域可批量生產並有資格供貨研發生產單位。

產品設計創新高,改進了重點產品工藝,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2017年,寶塔實業完成新產品設計191種,完成率191%,創造了企業新產品承接數量新的記錄。報價、確認及初步設計新產品412種規格,新產品總體特點是高精度、特殊複雜、加工難度大。從源頭鍛工、車加工等工序入手,大力改進工藝,提高加工效率40%左右。鍛工藝改進158種規格、336種套圈的材料定額和鍛造工藝,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78%,全年通過改進工藝節約原材料40多噸。

寶塔實業與北方民族大學聯合研製工業機器人自動上下料系統投入運行。2017年12月18日,寶塔實業與北方民族大學聯合研製的“面向軸承車加工的智能製造系統”在車工分廠生產線為兩臺數控車床提供上下料“服務”。該系統能滿足集中加工尺寸在φ80-100mm、最大重量20Kg的軸承工件車加工,實現了替代工人手工作業,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公司將在內部進行推廣和廣泛應用。該研發項目是寶塔實業與北方民族大學自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實施落地的第一個聯合技術攻關項目。截至2017年12月,公司已成功申請專利112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外觀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87項。

目前,寶塔實業在銀川經濟開發區建設的佔地面積700餘畝,已完成了精密軸承、汽車輪轂軸承、關節軸承、鐵路貨車軸承新制與大修、軍工產品、地鐵軸承等項目建設,“寶塔實業”將逐步向新廠區搬遷,利用高精端的裝備逐步釋放產能,實現設備更新和產品升級。

寶塔實業的發展離不開董事局主席孫珩超的責任感和使命情懷,也離不開寶塔人積極實踐探索,匯聚合力,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對寶塔實業有一種感情,有一項事業,有一種追求。這位從黃河岸邊成長起來的著名企業家,懷揣振興民族工業的夢想,以“亮劍”的精神,把寶塔實業打造成了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高端軸承生產基地、智能化生產基地,國內軸承行業研發基地,國內一流的高端軸承出口基地,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和產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