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伙騙領增值稅發票逾億元 20名嫌犯被批捕

作者:楊睿新聞來源:正義網通過偽造其他公司經營文件、冒領公司數字證書等手法從稅務機關騙領大量增值稅發票,造成被仿冒企業產生鉅額應繳稅款——

從天而降的天價稅款

多個犯罪鏈條完整、分工明確的犯罪團伙,通過偽造其他公司的經營文件、冒領公司數字證書等手法從稅務機關騙領大量增值稅發票,造成被仿冒企業產生鉅額應繳稅款,嚴重危害了稅收徵管秩序和企業正常經營。近日,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偽造身份證件罪批准逮捕了潘某、金某等20人。

 鉅額稅款從何而來

2017年12月1日晚,上海某平面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設計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先生在個稅申報平臺報稅時發現不能申報,協稅平臺工作人員告知,當日中午已經有人幫其公司報稅,而且當年11月15日有人以公司名義辦理了新的CA證書(企業法人一證通),原來的CA證書已經作廢。李先生非常疑惑,還有誰會主動幫公司報稅?還申請了CA證書?他立即向公司彙報,12月5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去CA窗口反映情況並申領了新的CA證書。

設計公司本來一直是零申報,沒有辦理過稅控盤(在發票開票軟件的配合下實現發票稅控功能的電子裝置,用來開發票、記錄和傳遞數據)。而在2017年12月下旬,稅務專管員告知,該公司突然升級為一般納稅人,領了很多發票。2018年1月3日,李先生又接到稅務局專管員電話,說其公司開出了900萬的增值稅發票。

李先生立即用新CA證書登錄網廳查詢,發現公司已經被升級為一般納稅人,而且在2017年12月被他人分三次共領取了150份空白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為900萬。面對突如其來的“天價稅款”,意識到可能是被冒領了專用發票,李先生選擇報案。

而同時,也有好幾家公司原來均為小規模納稅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重新申領CA證書、被升級為一般納稅人,並被他人開具增值稅發票。但是,與領取稅票相關的營業執照、企業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法定代表人姓名章、CA證書等,這些證照公司均未遺失過。

經偵查,2018年1月9日,市公安局聯合稅務部門在多地同時展開抓捕行動,以潘某、金某為首的37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

他們是如何冒充企業領取CA證書,進而一步步從稅務部門騙領出增值稅發票的呢?

非法獲取企業信息、偽造營業執照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間,金某夥同黃某、於某首先通過公開的企業登記系統對企業名稱進行海量搜索,初步選定目標單位名稱和企業的代碼信息。

確定好目標後,他們繼續“嘗試”,排查一些單位財稅網站的初始登錄密碼是否經過修改,然後利用有些被害單位登錄密碼未修改的情況,繼續登錄財稅網網上辦稅服務廳查看該企業的稅種類型,確定該企業是否為小規模納稅人,並查看該企業的納稅申報情況,確定是否是零申報休眠企業。同時,金某等人還查看了這些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姓名、身份證號、辦稅員以及財務負責人的相關身份信息。這些看似繁瑣的排查過程,正是他們為接下來的犯罪所做的充分準備。

金某團伙將非法獲得的企業、公民身份信息,交給以王某為首的製假團伙,由其製作假的工商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這些假證件是冒領公司CA證書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必需的證明材料。

金某團伙收到王某團伙偽造好的經營證件和公民身份證件後,有的用於自己繼續實施冒領發票等犯罪行為,有的則交給了潘某為首的犯罪團伙。

騙領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

張某是潘某犯罪團伙中的一員,2017年9月,她來到潘某的公司工作,剛進公司,主管就讓她負責去各行政服務中心申領CA證書。

據張某供認,申領CA證書需要公司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和複印件及其本人身份證原件。在她去之前,潘某特意教給她一套說辭,說如果行政服務中心的人問起,就說是受企業法定代表人委託,代領CA證書,如果問之前的CA證書去哪了,就說遺失補辦。於是張某就按照這套說法應付行政服務中心的員工。經查證,張某先後冒領了5家公司的CA證書和8家單位的空白髮票750份。

而這一犯罪團伙中的主要成員潘某,是個年僅22歲的姑娘,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她一直負責上海騙票窩點工作。

據潘某供述,她負責聯繫金某團伙成員收集多批次偽造、變造的正常經營企業資料,拿到這些假材料後,她指示下屬冒領CA證書,然後進行電腦操作,冒充企業使用新的CA登錄財稅網上辦稅廳,升級備案成一般納稅人,進而冒充企業進行核稅核票,非法獲取空白稅控盤,用冒充的企業信息欺騙稅務機關綁定空白稅控盤,最終向稅務機關騙取空白增值稅發票。

經查證,潘某應對其團伙所有涉及上海公司騙票的整體數額承擔責任。

集團化批量化規模化的組織操作

據承辦檢察官介紹:“這是一套清晰完整的內部運作體系,有以王某為首的製假團伙根據金某要求的企業信息製造假證,此外還有以許某、郭某為首的職業小工團夥分別與潘、金團伙合作,騙領發票、獲取報酬。”

該案中,潘某團伙成員夥同金某等犯罪團伙實施了集團化、批量化、規模化的組織操作,他們非法獲取企業信息、偽造企業營業執照等大量企業資料,冒領CA證書,並用CA證書登錄網上辦稅服務廳,申請一般納稅人升級備案及票種、稅種核定,再以被侵害企業的名義,向稅務機關騙領稅控盤及大量空白增值稅專用發票,空白髮票被用於非法出售和暴力虛開等多環節的犯罪活動。

目前已查證,以上犯罪團伙共計騙領發票3000餘份,涉稅數額超過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