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這座城市發達了,新開工2條高鐵,時速350公里,是你家鄉嗎?


毫無疑問,高鐵絕對稱得上中國科技,也是中國科技裡最拿得出手的。當然,高鐵的意義遠不止面子上有光,更是大大的減少了旅行成本,減輕了出行負擔,方便了各區域之間的聯繫。高鐵時代已經來臨了,不勝其數的高鐵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今天要跟大家聊得這條高鐵,它的價值也是相當的大。黃山市,昌景黃鐵路、池黃鐵路兩條高鐵推進也有進展:昌景黃高鐵確保今年開工,池黃高鐵力爭年內開工。

昌景黃鐵路是長三角地區與贛中地區間又一條快速客運通道,設計時速350公里,主要以承擔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城際和旅遊客流,建成後可銜接滬昆、京九兩條高鐵路線。未來,合肥到皖南部分縣區和景德鎮、鄱陽湖等地旅遊,將實現一站直達。昌景黃鐵路設計時速為每小時350公里,正線全長325.96公里,其中黃山市境內90.71公里,建設工期4年。

新建池黃鐵路地處皖南山區,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項目,2010年列入《長三角城際鐵路發展規劃》,2015年獲國家發改委批覆,2016年列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建設項目。池黃高鐵是武漢至杭州快速鐵路通道組成部分,在黃山與在建的杭州至黃山鐵路相連,西與南京至安慶城際鐵路相接。池黃高鐵正線全長約120公里,其中黃山市境內約70公里,估算投資195億元。


這兩條線的建設,對於黃山的旅遊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為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蹟,歷來享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黃山,原稱“黟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蹟眾多,因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修煉昇仙而改名為黃山。

黃山的美是億萬年的地質演化的產物。它先後經歷了汪洋一片,滄海桑田,最後在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中橫空出世。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溼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山中的溫泉、雲谷、北海、玉屏、夢幻等景區,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