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那一天,我整理書櫥的時候,發現一片銀杏葉悄然落地。

禁不住彎腰撿起來,喜出望外。這居然是中學時代最要好的同學潔臨畢業時送給我的。上面寫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看到這枯黃的葉子不知為什麼我忽然地很想哭。是因為那些美好的回憶?那些相處的點點滴滴?或者說是想起了自己風華正茂的歲月。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那時候的潔一頭短髮,笑起來很甜美,坐在學校的草坪上伸著剪刀手給人一種很清新的感覺。她酷愛文學,最喜歡讀的就是唐詩宋詞,她說品讀古詩詞能給人一種清心潤肺的享受。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追求潔的男生很多。怎麼說呢?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像一朵茉莉花兒,小小的、香香的、白白的,很少笑,總是安安靜靜,一點兒也不鬧騰。學習成績很好;唱歌也不錯。她在學校元旦晚會上唱了一曲當時流行的《在水一方》,“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下面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到,同時也傾倒了不少的男生。無論她去自習、去飯廳打飯、路過籃球場,總會有一些滾燙的眼神盯著她。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那些情竇初開的男生投其所好,給她寫過來的信裡沒有一句“喜歡你”或者“想念”之類表白的字眼,統統都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或者“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欲要與君絕/豈料更相思”之類的句子,讓人忍不住想笑。作為她的鐵桿室友,那些信我都是一一瀏覽過的,有時還會在她的反覆哀求下,捉刀代筆為她寫回信。儘量也文縐縐的,以期符合她的要求。諸如“我將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贈君以慧劍/盼君斬相思”或者“天涯何處無芳草”等等。

受她的影響,我開始變得細膩起來,喜歡唐詩宋詞獨特的韻味,喜歡小橋、流水和江南的風光,喜歡“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的意境。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在浩瀚的古典詩詞中,在詩人充滿情感的筆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那種含蓄、內在、委婉、生動的女性之美。

唐朝詩人王昌齡在《採蓮曲》中對採蓮女子的風貌做了絕美的描寫:“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中的採蓮女爭先恐後進入池塘,再也分不清哪是荷葉哪是衣裳,哪是蓮花哪是人臉,直到聽見歌聲才知道她們來了,那幅美好的畫面如在眼前,惟妙惟肖。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王觀在《送鮑浩然之浙東》一詩中把女子的翩翩風采和秀麗山水交融在一起,作了很形象的描述:“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在這裡,詩人把姑娘的眼波和江南的春水,姑娘的眉峰和江南的青山相比,猶如畫龍點睛一般,實在美妙極了。

毛鉉在《幼女詞》中這樣寫到:“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說的是一個小姑娘穿上新衣服以後,有點兒小興奮,想偷偷學做新娘子,剛剛拜了一下子,馬上害羞臉紅起來,多麼形象具體呀,這就是古典詩詞的魅力所在。

還有就是那首著名的《木蘭辭》,它把花木蘭的性格特點刻畫得如此鮮明活潑、栩栩如生。當木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時,便毅然決然地女扮男裝,“朝辭爺孃去”“萬里赴戎機”,這一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保家衛國,不慕榮華的巾幗英雄形象,至今仍為後人所景仰所讚美所歌頌。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吳越王錢鏐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和髮妻戴氏王妃很恩愛。有一年戴妃回了孃家;錢鏐忙於朝政,一天走出宮門但見鳳凰山下、西湖岸邊,春意盎然,桃紅柳綠,想到夫人已是好久不見,便回去寫了一封書信:其中有“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句子,平實溫馨,思念之情躍然紙上,讓收信後的妻子當即落淚。“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其寓意為田間阡陌上的花都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呀,我等著你呢!”想一想。錢鏐是一位多麼情真意切、溫文爾雅的夫君啊!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有一年出去旅遊,晚上找住的地方,看到一家“陌上花開”的賓館,我果斷地選擇入住,粗枝大葉的丈夫說貴呀?我咬咬牙,貴也得住,就為了這個名字,為了心中的那份文藝情結。

言情大師瓊瑤的小說風靡了無數人,自有其可取之處。她自幼熟讀古代詩詞,把中國古典文化巧妙地與那些纏綿的故事結合起來,意境優美而典雅,詩情畫意,每一部小說都是那麼溫婉動人。小說名字和書中一些段落的描寫都彰顯了瓊瑤深厚的古文學功底;賺去了許多痴男怨女的眼淚。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古典詩詞中關於愛情的描寫,也特別地有韻味。所謂情到深處詩最美。古樂府《上邪》中把少女對情郎的堅貞描寫得動人心扉。“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得與君絕”!這位痴情的女子一連發了五個愛的誓言,字字珠璣,鏗鏘有力,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多情才子秦觀的《鵲橋仙》更是別出心裁。詞中這樣寫道:“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詩人把純潔的感情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讀完讓人很感動。

國外的一些專家十分賞識吟詩治病的療法,並予以積極倡導。其實這個法子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人應用了。宋代文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說的是唐朝詩人杜甫的好朋友鄭廣文妻,因為患了瘧疾怎麼也看不好,,杜甫就建議朋友吟誦他寫的詩歌。剛開始的時候念“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症狀依然還在;杜甫再囑咐朋友念“子章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崔大夫”,過了一些日子以後病情果然有所好轉。

其實吟詩治病是有科學依據的。中國的許多醫學家對這種療法進行精心研究後認為:吟詩猶如做健身體操,有一定的套路和章法。它既要求發音準確,又要有正確的站姿,反覆吟誦詩歌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相對平衡,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分泌有所增加,血流量及神經功能的調節處於良好狀態,這些生理變化都十分有益於身心健康。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不能單純依賴於藥物的“文明病”,或者說心理疾病,詩歌療法一定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治療手段,其保健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留下來許多朗朗上口的詩詞歌賦讓我們吟誦,“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吸引了無數的人觀看、參與,據說我國已經出現了一股吟詩熱潮,吟詩愛好者已達上千萬;這個數字真讓人高興。

唱出來的古詩詞,才是最美的古詩詞。且不說瓊瑤電影、電視劇中那些古韻十足的歌曲,單是鄧麗君的古詩詞歌曲專輯就足以讓你陶醉了。這是她生前親自參與策劃的一部專輯。12首歌曲均選自宋詞名篇,都是經過了千百年歷史檢驗的詩詞精品。每一首歌曲的串詞亦很精彩。鄧麗君的聲音樸實、親切、溫柔,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和著她與生俱來的悠悠情懷演唱,莊重、典雅而又多情,頗具唐宋風範。如獨上西樓(《相見歡》)、但願人長久(《水調歌頭》)、幾多愁(《虞美人》)、芳草無情(《蘇幕遮》)、胭脂淚(《烏夜啼》)等等讓人聽了一遍又一遍,特別地有味道;猶如天籟······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如果說生命如花,那麼古典詩詞就是人生旅程中那一朵朵清鬱的芬芳。

古典詩詞如燻人欲醉的海風,輕輕地吹到臉上,感受海風,我們的心靈會因重新得到清洗而變得寬廣。

古典詩詞如沁人心脾的花兒,輕嗅花香,我們的內心會變得靜謐而又安逸。

古典詩詞如十里飄香的美酒,品讀以後,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澄澈而又豁達。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馬曉晶供稿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讓古典詩詞芬芳我們的生活

歡迎感興趣加盟國學教育者的諮詢,諮詢熱線 4008217199 18721516157 吳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