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從第一集到第三集,由“國家沒銀子”開始,到第三集的“毀堤淹田”,已經把朝廷——地方——朝廷——地方整個博弈過程解釋的非常清楚了。第三集開啟了“毀堤淹田”的情節,第四集的劇情是圍繞“毀堤淹田”展開,劇情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毀堤淹田觸發的地方官員的博弈,最後形成決議上報朝廷;第二部分是朝廷接到地方上報以後,各勢力的博弈。

一、“毀堤淹田”地方博弈

  1. 胡宗憲的手段&馬寧遠的犧牲

▼上一集馬寧遠去帶著官帽去見胡宗憲解釋毀堤淹田, 說自己毀堤淹田是“知不可為而為之”。胡宗憲扇了他一巴掌,然後說了下面一番話。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聖賢書讀盡,“肯幹事,認上司”的馬寧遠只說了這麼一句。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聽了更加沉痛,繼續教育。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馬寧遠跪了下來,對自己的結局已經有了預感,只求胡宗憲能夠保全他家裡人。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馬寧遠一家都是鄉下人,不能不知道毀堤淹田對縣裡的百姓意味著什麼。但還是做了“毀堤淹田”,他是能吏,卻只想著對上級負責而已。

▼胡宗憲接著問馬寧遠毀堤淹田的事情。事實上胡宗憲心裡非常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希望能拿到馬寧遠的證詞,而拿到馬寧遠的證詞不是為了把這個事情捅破,而是為了脅迫鄭泌昌、何茂才還有楊金水和他一起上疏暫緩改稻為桑。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馬寧遠自己背鍋了,他也確實是在為胡宗憲著想,這番話也戳中了胡宗憲內心的痛處,胡宗憲接著說。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真明白人,對自己和嚴嵩的結局都隱約有感,“知不可為而為之”也算是對他自己的註解。胡宗憲見到馬寧遠不肯說,讓他躲進房間,聽聽何茂才和鄭泌昌的說詞,讓他自己明白自己是怎麼被甩鍋的。

▼鄭泌昌和何茂才被宣了進來,胡宗憲故意閉著眼睛不說話,一則不齒,二則也是姿態高高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閉著眼睛什麼都不說,氣氛十分尷尬。鄭泌昌示意何茂才先說。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還是不理,鄭泌昌只好接話(小說裡面說受災人數是“40萬”,電視劇裡面是“60萬”,倒不知道為何)。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倒是理了,但還是閉著眼睛,直到問到關鍵地方才睜開眼睛盯著兩人。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鄭泌昌真厚顏無恥,胡宗憲也不掩飾鄙夷了,逼著他們攤牌。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何茂才聽胡宗憲這麼說,受不了了,先是拿嚴世番來壓胡宗憲,再是拿嘉靖來壓胡宗憲。只是這話說的確實不怎麼樣,有些事雖然是事實,但是不能擺在明面上說的,說出來就是話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敏銳地拿住了話柄,逼問何茂才,何茂才懵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鄭泌昌見何茂才懵了,趕緊接言。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鄭泌昌這番話有理有據,把嘉靖三十一年都搬出來,顯然早打算把“毀堤淹田”推到“河道貪墨”上面。而用馬寧遠實際早就有了讓他頂鍋的打算。讓馬寧遠去毀堤淹田,若是胡宗憲不追求就皆大歡喜;若是胡宗憲追究,就把馬寧遠推出來頂鍋,說是馬寧遠貪墨的鍋,橫豎他是胡宗憲的人,又是毀堤淹田的執行者。只是看小說,何茂才對這個事情倒沒有事先知情,他性格衝動,也算官場老油子,但心思遠不及鄭泌昌深沉。想起上集鄭泌昌贊馬寧遠“千秋之功”的嘴臉,真是噁心。

▼鄭泌昌才起了個頭,何茂才馬上就反應過來,直接把鍋甩到馬寧遠頭上。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心裡知道鄭泌昌何茂才的打算,故意問道。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補一張恍然大悟的馬寧遠同學的皂片。恍然大悟之後覺得自己可笑又可憐,下半張臉在笑,上半張臉在哭,馬寧遠的演員表達的很到位啊。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繼續問。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要把宮裡的人扯進來,一則是毀堤淹田的事有楊金水的份,宮裡不能獨善其身;二則是要讓楊金水署名跟他一起上奏暫緩改稻為桑。只是宮裡積威甚重,何茂才和鄭泌昌兩個地方長官卻這麼忌憚。

▼胡宗憲見這兩人還是油鹽不進,把馬寧遠帶了出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這招實在厲害。他內心清楚何茂才和鄭泌昌甩鍋的打算,也知道他們兩人是絕對不會跟他上奏“暫緩改稻為桑”,所以他必須有籌碼可以脅迫兩人及楊金水,而馬寧遠的證詞是他唯一的籌碼。他從馬寧遠下手,馬寧遠不說誰謀劃的毀堤淹田,他就讓馬寧遠躲起來聽清楚這兩人一開始就有拿他頂鍋的打算。最後再把馬寧遠帶出來,讓何茂才和鄭泌昌明白馬寧遠必然不會保他們了,以此來脅迫何茂才、鄭泌昌甚至楊金水。並且,讓何茂才和鄭泌昌去找楊金水,也是鄭、何二人得罪了楊金水和司禮監,也算給他們個教訓。

▼鄭、何二人見馬寧遠把他們的話都聽到了,也明白了胡宗憲的打算,不得不按照胡宗憲說的去辦。順帶一提,書裡面寫馬寧遠和鄭、何二人對視時“兩眼紅紅”,劇裡面演員的處理卻是嘲諷的笑,私以為劇裡面這樣處理更合適些。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2. 楊金水的手段&李玄的犧牲

▼何茂才和鄭泌昌怎麼說服楊金水的暫時不表。楊金水知道李玄是保不住了,就把李玄叫了過來。這段可以和胡宗憲讓馬寧遠赴死的態度做個對照。

▼李玄過來了,楊金水對他非常親切。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芸娘也在,李玄看得眼都直了,但到底沒有糊塗,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李玄能認楊金水當乾爹,眼力見還是有的,好一個“兒子可不能不講規矩”。超出尋常的禮遇讓李玄知道事情非同尋常,趕忙跪下來了。

▼楊金水並沒有接話,又端了碗河豚給李玄,李玄先是以為楊金水要毒死他,見楊金水自己喝了一口,又放鬆了下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又讓芸娘給李玄倒酒,李玄喜不自勝又有些緊張。楊金水開始進入正題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第一句話說的是李玄對芸孃的覬覦,便是“威”。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第二句話講的是平日裡自己對李玄的恩德,便是“恩”。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的第三句話的意思就是讓李玄赴死,李玄心裡已經知道自己的結局,倒也不太怕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此處書里加了個情節,楊金水離開以後,房間裡只剩了芸娘和李玄,李玄一反平時唯唯諾諾的形象,突然對芸娘大吼了一句“端杯,伺候老子喝!”。劇裡面刪掉這個大約是為了和後續劇情裡芸娘說李玄把她當天人對應。不過書裡面的描寫才更符合太監那種扭曲的心態。

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文官集團和太監集團上的區別。譬如胡宗憲讓馬寧遠赴死,會讓他明白他最後為何而死,講恩更講理;楊金水讓李玄赴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李玄是無辜的),恩威並施,講恩更講義,只是李玄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赴死的。

3.張知良、常伯熙、李玄之死

這三人的死倒沒什麼可說的,這段劇情比較有趣的一個細節是兩個縣官都被綁在柱子上,但李玄卻是被兩個太監攙扶著來了。李玄醉了,卻無人敢綁,因為“宮裡的人不上刑具”。宮裡囂張跋扈可知也。

4. 上疏博弈

▼鄭泌昌何茂才寫了奏疏,卻不敢提“暫緩改稻為桑”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鄭泌昌厲害人也,和楊公公反覆議了,側面也是說主要是楊公公不同意。

▼胡宗憲和鄭泌昌、何茂才又開始爭論。鄭泌昌就是甩鍋,何茂才的意思就是淹都淹了還要怎樣。胡宗憲是認真在想解決的辦法。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按照胡宗憲的說法,改稻為桑自然是不成的,楊金水不得不發話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這話讓人齒冷啊,不過作為宮裡的人,他們做事的唯一準則就是貫徹宮裡的意志,他們不會也不能管地方上的事情。

▼胡宗憲見楊金水油鹽不進,直接把毀堤淹田的事情翻出來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也怒了,一則攻擊胡宗憲首鼠兩端,二則拿宮裡來壓胡宗憲。

▼胡宗憲也不解釋,也不怕楊金水用宮裡壓他。不過楊金水不肯署名,胡宗憲又把殺手鐧馬寧遠拿出來威脅三人。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馬寧遠領便當了,哎,可恨又可悲。汝貞心中也有不忍。

▼胡宗憲直接拿馬寧遠說的供狀來威脅楊、鄭、何三人。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也很是重視身後名的,想想最後他的結局也很唏噓。其實從後面的劇情來看,實際上胡宗憲並沒有讓馬寧遠留下一份這樣的供狀,只是想拿這個事情來威脅這三人署名上疏,以達到暫緩改稻為桑的目的。他內心也是認同馬寧遠“我大明朝便天下大亂”的觀點,所以為了大局他也絕不能把這個事情捅出去。這也是胡宗憲和海瑞的不同,胡宗憲是裱糊匠,勉力維持;海瑞則是不破不立。

▼楊、鄭、何沒有辦法,只得按照胡宗憲的意思來改奏摺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毀堤淹田的地方博弈以此告終。毀堤淹田被“河堤失修”掩蓋,馬寧遠、張知良、常伯熙、李玄背鍋被處決。百姓失田,地方上奏暫緩改稻為桑。且看朝廷如何應對。

二、“毀堤淹田”朝堂博弈

  1. 嚴府決策

▼地方的奏疏自然是先到了嚴府,除了奏疏還有一封鄭泌昌和何茂才的信。這事是瞞不了嚴嵩了,嚴嵩看到奏疏和信是氣的夠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嚴世番、鄢懋卿和羅龍文對胡宗憲的奏疏顯然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解讀。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說的大局他們是不關心的,只以為胡宗憲已經被裕王清流一派拉攏。政治上的事情,永遠是立場先行。

▼嚴嵩沒有接這個茬,先問了毀堤淹田的事情,小閣老回答也是很硬氣。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嚴世番這麼硬氣,嚴黨其他人自然是不能如此回的。羅文龍細細地解釋給了嚴嵩。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老百姓不體諒朝廷的難處....┓( ´∀` )┏你都淹田了你還說老百姓不體諒難處....羅龍文順便給胡宗憲上了個眼藥。

▼小閣老和羅龍文一唱一和。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羅龍文、鄢懋卿和嚴世番顯然是之前就想好了對策的,讓嚴嵩去見嘉靖,探探嘉靖的態度。只要嘉靖還決心改稻為桑,就好辦。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嚴嵩明白羅龍文和嚴世藩在玩什麼把戲,但此刻也只能如此了,便決心去見嘉靖。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2. 嘉靖的態度

▼嚴嵩和呂公公一起帶著奏疏去見了嘉靖,嘉靖還是一如既往的神仙,先是誦了一段道德經。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前面一段是道德經的原話,從“是寬亦誤”開始就是嘉靖的話了。

▼嚴嵩一時沒揣摩明白這話,但這話明面上講的是“誤”和“謎”,嚴嵩趕緊跪了下來,提出自己的意見。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嘉靖也精明的很,把地方上各個勢力的人都叫了過來,可見他內心也並未真正下決斷。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嚴嵩也有些詫異,但也並未多說什麼。

3. 楊金水進京

楊金水和胡宗憲、譚綸一起進了京。胡宗憲和譚綸去了大臣落腳的賢良祠,楊金水直接被小太監領去見呂芳。

▼見呂芳前楊金水向帶路的小太監打聽呂芳的意思。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呂芳能在嘉靖身邊當差這麼久,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不僅要懂領導心思,更是要學會不亂說領導心思。只是楊金水心裡也拿不準。

▼拿不準歸拿不準,楊金水一進門就叫“乾爹”,磕了三個頭。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起來後給呂芳奉了一碗茶。這一段很有趣,可以細細說一下。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奉茶的時候,神色是很忐忑的,。看劇的時候沒有留意,但是小說有詳細解釋。

外任太監進京見呂芳通常都是在敬獻這一碗茶時便能知道自己的恩寵:茶遞過去呂芳倘若不接,這便是等著發落了,是貶是關是殺全在呂芳接下來的話裡;茶遞過去呂芳倘若接過去喝了,那便是平安大吉,接著回去當差就是;要是呂芳賞敬茶的人喝下自己剩下的這碗茶,這便是當親兒子看待的禮遇。

楊金水此時正在等待呂芳的態度。畢竟毀堤淹田是大事,自己又被胡宗憲逼著一起上疏暫緩改稻為桑,內心自然忐忑。

▼呂芳讓楊金水把自己的茶喝了,這就代表呂芳已經把楊金水看成親兒子了,是對他的嘉獎。可以看到楊金水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表情也從忐忑轉換成了喜悅。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喝完茶就蹲下來給呂芳捶腿,他對呂芳的孺慕之情也是很深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呂芳說要帶楊金水見皇上,楊金水又緊張了起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一兩個縣嘛,皇上心裡裝的是九州萬方”,嘉靖心裡裝的哪是九州萬方,不過是自己的私慾罷了。為政者的取捨如此,世道如何不亂。

▼楊金水換了身素衣去見嘉靖,嘉靖修玄,呂芳伺候的時候也是穿素衣。楊金水說是見嘉靖 ,其實也是見不到的,嘉靖待在精舍裡,背對著楊金水。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已經把毀堤淹田的事情都告訴了呂芳,呂芳又都告訴了嘉靖。嘉靖這次只問了楊金水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嚴世蕃給鄭泌昌何茂才的信楊金水是否親自看到?這個是在確認事實。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嚴黨行事,也是會和宮裡綁定的,毀堤淹田這樣的大事,肯定也是和宮裡的人一起辦的。這也是嚴黨能把持朝政這麼久的原因。

▼確認完了事實,嘉靖要確認的第二件事情是馬寧遠的供狀,這個決定了“毀堤淹田”的事情是不是要上臺面。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答案是不確定,但是胡宗憲知道答案。

▼所以嘉靖要確認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胡宗憲的立場,這個也決定了馬寧遠那份供狀是不是把“毀堤淹田”的事情翻上臺面。這個問題不是陳述性的,而是要說自己意見的,楊金水拿不準,還望了望呂芳,呂芳直接讓他有什麼說什麼。在嘉靖面前,自然是要明說,而不是打眉眼官司。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楊金水的回答總結就是胡宗憲首先是顧大局,其次是和裕王那邊親近了些,最重要的是和嚴世蕃不和。

▼楊金水這個回答和嘉靖內心想法一致,所以嘉靖也獎了楊金水。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嘉靖此時也認為胡宗憲是有投靠裕王的想法,心中猜測馬寧遠的供狀會把“毀堤淹田”的事情翻出來,所以讓裕王、嚴嵩還有胡宗憲都一起過來。

4. 胡宗憲進嚴府

▼胡宗憲到了嚴府的大門口,嚴嵩也正在府裡等他。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小說裡這段還寫了一段胡宗憲的內心戲,他當時想起了二十年前他剛中進士被召見的情形,這次他要面對可能的責難和波譎詭異的朝局,他正在完成最後的心理準備。

▼胡宗憲到底還是敲開了門。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胡宗憲想象過各種尷尬和難堪,卻沒有想到嚴嵩不見他。

▼胡宗憲內心酸楚,還是請門房再去通報。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其實不是嚴嵩不見他,嚴嵩也在等他。但是胡宗憲沒有想到,嚴嵩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對嚴府已經失去了掌控力,內閣和嚴府的實際控制者早就變成了嚴世蕃。

▼門房去通報了嚴世蕃而不是嚴嵩。嚴世蕃此刻正在寫一份奏疏。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這封奏疏顯然是以胡宗憲的口吻寫的,他要胡宗憲自己上疏請辭。鄢懋卿執筆。

▼門房不敢說話,小閣老見到門房,直接問了。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小閣老在氣頭上,當然是不見。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門房也有點不忍。

▼小閣老怒了,直接把硯池砸了過去。

《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毀堤淹田之後各方勢力是如何博弈的?

▲這張圖截的好辛苦!書裡有寫鄢懋卿已經習慣這樣的事情了,小閣老家的硯池大概是要經常換的哈哈哈。小閣老發完了脾氣又繼續寫奏疏,也是萌萌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