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爲何說李王妃生下皇儲,清流們就平安了?

《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的御前會議上,因為周雲逸事件,嚴世蕃把矛頭直接對準了清流們他對高拱他們說到:

算來算去算到皇帝頭上。我看你(高拱),不光是你(看向張居正),還有一些人(暗指徐階)就是去年臘月二十九周雲逸誹謗朝廷的後臺​。這句話逼得張居正大驚失色,高拱無話可說,徐階回頭看嘉靖。

《大明王朝1566》裡,為何說李王妃生下皇儲,清流們就平安了?

所以放裕王此刻擔心有兩層意思,一是在御前會議上和嚴黨針鋒相對的清流們,一是正在生產的李王妃。裕王一直活在嘉靖的陰影裡,處事謹小慎微。而不管朝局此刻如何兇險,只要李王妃生下皇儲,徐高張三位師傅就會平安,這是為什麼呢?

裕王在該劇裡是一個心繫天下萬民,擔心大明江山安危卻能力相對平庸的一個角色。在嚴黨這個大陣營面前,裕王跟徐高張都是一夥的。也等於說徐高張都是裕王的人。而倒嚴總是不成功,是因為嘉靖不倒嚴,反而倒倒嚴的人。當時的情況莫說徐高張,就是裕王都有因周雲逸一事被牽連的可能,結合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看出來,嚴黨覆滅前夕,在嘉靖態度沒有明確之前,裕王都認為嘉靖這次還是要處理自己,處理徐高張而不是處理嚴黨,裕王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

《大明王朝1566》裡,為何說李王妃生下皇儲,清流們就平安了?

但這個第一個皇孫的降生,在此刻讓裕王的地位大大穩固了。嘉靖非常高興,“棗栗子”更堅定表明了立裕王為儲的態度,平常都不願意見兒子的嘉靖為了看孫子親自跑到裕王府裡來,所以裕王和李王妃要“磕謝天恩”。但就像上一段說得,即使如此,裕王在倒嚴的過程中都是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

我們開上帝視角可能會覺得他完全不必,因為他作為劇中嘉靖唯一的兒子,生了嘉靖惟一的孫子,嘉靖只有這一個繼承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為了嚴黨把兒子幹了。而且劇中兩大陣營的首領嚴嵩和呂芳​都早早的就看透這一點了,所以嚴嵩才會問嚴世蕃:你想想裕王是誰的兒子?而呂芳派馮保去裕王府時說:如果真有裕王入住大內的那一天,乾爹這條老命還得靠你。

不過如果真有那一天,裕王在這之前,一定也只能老老實實謹慎小心,生了皇孫的平安,也只能給他,給他身邊的大臣們暫時的平安。

《大明王朝1566》裡,為何說李王妃生下皇儲,清流們就平安了?

而原因也在嚴嵩和呂芳的話裡:我大明朝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那就是皇上。在我大明朝只有一顆太陽,能照著兩京一十三省,那便是皇上。

《大明王朝1566》裡,為何說李王妃生下皇儲,清流們就平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