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潮汐能開發利用現狀

在全球範圍內,潮汐能是海洋能中技術最成熟和利用規模最大的一種,國外對潮汐能發電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歐洲擁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也是潮汐發電技術的起源地,在開發利用潮汐能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發電站始建於德國,1912年德國在胡蘇姆興建了一座小型潮汐電站,開創了潮汐發電的新紀元。其後,潮汐電站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國都紛紛加大興建潮汐電站的人力物力投入。如今,許多大型潮汐電站已陸續建成,如著名的法國朗斯潮汐電站、加拿大安娜波利斯潮汐試驗電站、俄羅斯基斯洛灣潮汐電站等。近些年,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和阿根廷等國還對規模數十萬到數百萬千瓦的潮汐電站建設方案作了不同深度的研究,計劃擬建或將建10餘座大型潮汐能發電站。

國外潮汐能開發利用現狀

韓國近年在潮汐能開發利用方面發展勢頭較為強勁。韓國三面環海,潮汐能資源非常豐富,西海岸和南海岸的海水漲退潮間落差大、海岸地形易於儲蓄大量海水,為韓國利用潮汐能發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雖然韓國進入潮汐能發電領域較晚,但近年來,韓國政府積極落實本國的低碳綠色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潮汐能電站建設,技術水平已接近歐洲發達國家。韓國於2007年在全南南海郡和津島郡之間的津島海域建設了1000kW級試驗型潮汐能發電站,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建設始華湖潮汐能發電站,2011 年,裝機容量為25.4萬kW的始華湖潮汐發電站建成並投產,成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此外,韓國政府還在泰安郡、江華島、平澤以及永宗島北端等地區大力推進潮力發電站建設。

國外潮汐能開發利用現狀

目前,全球潮汐能發電站的理論總裝機量可達4370×104kW,年發電量為6.4×108kW·h,開發利用潮汐能是未來新能源規模發展的新趨勢。由於潮汐能發電的發展主要受高成本因素制約,而建立大型潮汐電站將可有效地降低單位發電成本,因此,很多國家都致力於大型化潮汐能電站的興建,預計未來10~15年將會建成百萬千瓦級的潮汐發電站。此外,為降低潮汐能發電站的發電成本,一些潮汐能發電站通過生產燃料和發展觀光旅遊等產業來創造新效益,以期快速回收投資成本,推動產業化發展。在燃料生產方面,利用潮汐能產生的熱量、以海水和空氣作為原料生產氫、氨或甲醇,以液化的方式貯存,供應市場。在潮汐能發電站的綜合利用方面,由於站址一帶風景秀麗,可通過建設旅遊設施和海上樂園,在周邊進行填海造地、建高檔住宅區和旅遊等綜合開發區等,推動海洋新興產業發展,以獲得遠高於潮汐能發電的收益。

國外潮汐能開發利用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