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和啤酒來個約會吧!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四月不減肥,五月哭到黑。這是為啥呢?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天氣來的越來越早。明天就是夏至啦, 在這熱浪中,一動一身汗,不動一身膘。哎,這腿是邁出去呢,還是邁出去呢,還是邁出去呢?這矛盾、糾結的小心情,足以讓躁動的心再次升溫…….怎麼辦?怎麼辦?別急,來一杯冰鎮的啤酒舒緩一下吧!

夏天來了,和啤酒來個約會吧!

有人說,喝啤酒豈不是更長膘?如果不長膘,那“啤酒肚”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啤酒這鍋背的有點冤枉。因為啤酒的熱量很低,100毫升的啤酒所含的熱量為30~35大卡。在相同的質量下啤酒的熱量比蘋果還低,略高於黃瓜。所以若只喝一杯啤酒,這個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一瓶640毫升的啤酒,大約為200大卡,那兩瓶啤酒也就是400大卡左右,喝三瓶啤酒則為600大卡,要想消耗掉,需要慢跑1小時。可是在酒桌上,沒個三瓶五瓶,下的來嗎?而且,啤酒還有促進食慾的作用,所以,經常有酒局且不怎麼愛運動的人,啤酒肚不知覺地就出來啦。

啤酒是夏季人們降溫消暑的最佳選擇,除了熱量低以外,啤酒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低分子糖、無機鹽和各種酶,能被人體所吸收。適度飲啤酒,還具有消暑解熱、幫助消化、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等功能。

夏天來了,和啤酒來個約會吧!

那啤酒是怎麼製作的呢?《辭海》中對啤酒的解釋為:啤酒,亦稱“麥酒”。用大麥芽及啤酒花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而製成的一種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低度酒精飲料。淺黃至咖啡色透明清亮液體,有爽口甘苦味。釀造方法分上面發酵法和下面發酵法兩種。前者用上面酵母在較高的溫度下發酵,時間較短;後者用下面酵母於低溫度下發酵,時間較長。瓶裝、罐裝並經過殺菌的,稱“熟啤酒”或“貯藏啤酒”;未經殺菌的,稱“生啤酒”或“鮮啤酒”,含有活酵母,不耐貯藏。

不管生啤酒還是熟啤酒,都得經過發酵才能製成。啤酒的發酵過程大致是這樣的:第一,製作麥芽漿,將麥芽中的澱粉轉換成可發酵的糖。第二,就是沸煮麥芽漿,添加酒花來製作麥芽汁。第三,將過濾後的麥芽汁冷卻後立即加酵母進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酵母將麥芽汁中的葡萄糖轉換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併產生各種風味物質。經過一定的發酵週期後,即為成熟的發酵液了。發酵液經離心去除酵母、大分子蛋白質後,即成為晶瑩、清澈的生啤酒了。再經巴氏滅菌後即為熟啤酒,便可進行罐裝貯存了。

夏天來了,和啤酒來個約會吧!

其中,發酵是啤酒製作中最關鍵的步驟了。發酵的時間、溫度、容器等都對啤酒的酒精度、風味產生影響。如果對這些關鍵因素沒有把握好,那製作出來的啤酒的風味估計會讓人皺著眉頭對它表示無法忘懷吧。那麼,發酵的原理是什麼?如何選擇發酵容器?如何輸送原料進行發酵?如何調控各種發酵因子呢?這個故事說起來那就長了,不過,河南農業大學的邱立友教授主編的《發酵工程與設備》(第二版)對這些都有翔實的說明,且有視頻來為大家說明哦。如果大家感興趣,那就快來關注這本教材吧。

夏天來了,和啤酒來個約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