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羣滄州大學生完美詮釋了青春的含義,年輕真好!

日前,由滄州青年話劇社——入夢劇團帶來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市圖書館進行公演。這部話劇的主創是6名來自不同大學的滄州籍90後大學生。就讓我們走進這個話劇團,去聽聽他們的青春夢想故事吧。

話劇公演 收穫觀眾掌聲

2月9日,話劇《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市圖書館進行首次公演,吸引了300多名觀眾前來觀看。當燈光匯聚於舞臺的那一刻,臺下一片寂靜。隨著大幕的拉開,精心佈置的舞臺背景將觀眾帶回了1986年的除夕。一對青年男女因為陰差陽錯相識、相知,衝破世俗觀念走在一起。

演員們在舞臺上,傳神而到位的表演,吸引著臺下的觀眾。演出過程中,觀眾們的心情也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演員的喜怒哀樂發生著變化。謝幕的那一刻,熱烈的掌聲更是給了主創及演員們這群年輕人無限的信心。

據瞭解,這部話劇改編自梁贊諾夫的《命運的撥弄》。董桐柏、呂漪萌等6名在校大學生作為主創,他們結合本土文化,運用喜劇的手法,表現出了兩代人對美好生活和純真愛情的思考與追求。

這群滄州大學生完美詮釋了青春的含義,年輕真好!

因愛好結緣 6名大學生組建話劇社團

《月亮代表我的心》劇本創作時,6名主創認識的時間只有一個月。2017年8月,同在南京藝術學院求學的滄州人董桐柏和趙芸,聯合其他朋友在滄州推出了話劇《驢得水》。雖然只有兩個星期的籌劃,不到一個星期的彩排,但市民的反響不錯,重要的是這部話劇讓董桐柏、趙芸和幾位來自不同學校就學的滄州籍大學生就此相識。

2017年9月,滄州青年話劇社——入夢劇團正式組建,董桐柏、呂漪萌、趙芸、唐一清、宋妍睿、陳曉亮,這6名大學生成為話劇團的主創,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因為就讀的城市不同,他們平時就通過網絡相互交流,研究劇本,進行修改,《月亮代表我的心》最初劇本就是這樣完成的。

一放寒假,這六名大學生就從不同城市趕回滄州,籌備這場話劇。跑贊助,招演員,找彩排地點……當時很多人前來試鏡,有學生,也有職員,在應聘的40多人中,滄州師範學院齊越傳媒學院的首屆本科生楊輯翰和解星,成功成為男女主角。

辛苦彩排 換來表演成功

話劇團經費不足,為了節約成本,劇組成員四處借服裝、道具,圖書館、群藝館也為他們提供了排練場所。彩排時,導演呂漪萌不斷地給演員講解角色,嚴格要求每一個細節,劇本在一次次推敲中更加完善,演員的表演也更加優秀。

為了話劇能成功演出,大家鉚足了勁。話劇中,有個反串角色,由男演員王大城來扮演老太太。他找來有關老太太的視頻一點一點揣摩;蔡傳旭表演的是一名南方人,口音的把握很關鍵,他就臺上臺下一直練,還讓大夥兒提意見,最終將人物塑造得很豐滿;解星家在保定,為了參加演出,住在親戚家,還有更多的朋友、家人也到劇團中幫忙……

近一個月的辛苦彩排,終於迎來了現場演出的時刻。上臺前,大家相互鼓勁。登上舞臺的那一刻,演員便融入了話劇的世界,彷彿講述他們自身的故事。話劇結束後,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話劇團的所有人這才舒了一口氣,為圓滿演出而歡呼。

接下來的公演,每場都有300多名觀眾來觀看。精彩表演獲得了觀眾好評。“如果說我們讓夢想照進了現實,那麼照亮我們的正是支持我們的人。我們會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呂漪萌說,他們預計每年在滄州推出兩部話劇,讓更多的人去感受話劇的魅力。(圖文:滄州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