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爲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這是我聽過最赤裸卻最有用的口頭禪。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還有一種病叫窮病,每日窮困潦倒,更不敢生大病,大病必死的悲哀,不勝枚舉。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而最近爆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就選用了“中國人看病”這個敏感卻兇狠的題材。排號難,看病難,買藥難、買藥貴。小病自己扛,大病一直拖。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這部被評為“零差評”的國產片,在所有人心上狠狠地紮了一刀,魯迅先生寫過一部名篇《藥》,雖然和電影不太搭邊,但“人血饅頭”我們可是常吃。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故事的開始,就是藥。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男主人公程勇(徐崢飾),是一個賣印度壯陽藥的中年油膩男,有著所有中年男人的困苦與尷尬。老父身患重病,妻子也執意離婚留下了年幼的孩子。人不如狗,將是中國底層社會多少男人的寫照。

後來,他遇到了身患慢粒白血病的老呂(王傳君飾),這病需要服用進口藥格列寧,一瓶4萬,終身服用,斷藥即死。這並不誇張,這就是現實。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這種藥價,別說老呂,即使富人,也不可能一直負擔的起。而誰又不想活著呢?對生命的渴望讓他找到了程勇,希望他能幫忙從印度走私能夠救命的仿製藥。

程勇也並沒有什麼高尚的品格,只是在暴利的驅使下,這活兒,他接了。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於是一個賣壯陽藥的小販,和4個慢粒白血病患者:老呂,老劉(患病牧師),思慧(女兒患病的單親媽媽),彭浩(被家人趕出的自閉男孩),組成了這個怎麼看都蹩腳的走私組合,卻在死亡的邊緣洋溢著一絲悲壯與希望。

而更可笑的是:4萬的正版進口藥,仿製藥進貨只要500,賣給病人5000,省了近90%的錢,病人也能續命了。

程勇只是為了賺錢,可病人把他當做“神”。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然而賣盜版藥屬於犯罪,也嚴重損害了正版藥的利益。警方立案,程勇退出前將進貨渠道賣給假藥販子,導致藥價翻倍,老呂最終死亡。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程勇這才明白,他帶著無以名狀的絕望和悲傷,決定重新開始賣藥,這次是以進價500元賣出,不再為謀取錢財,為的是重生和希望。最終程勇仍舊因為走私藥品入獄,病人們開展聯名抗議,一位阿姨說:“你要是抓了他,我們就得等死啊,我想活,我不想死!”真直白有力,刀刀見血,這句話的每個字我都認識,為什麼連在一起之後,讀著讀著我就哭了?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窮人的命就是錢這話一點不假,窮人真的不敢病,更沒錢病。

活著,只是有那麼一口氣在,對於病人來說都是一種奢侈,而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是一種倒數。

現實中的“藥神”

陸勇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程勇的原型。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從2002年確診該疾病服藥到2004年,陸勇“吃掉”了近60萬元。

一位來自長沙的患者唐某曾這樣描述正版“格列衛”:這藥就像吸毒,錢完了,人也就走了。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到2004年6月,陸勇發現了印度仿製藥,他隨後將仿製藥分享到病友群裡,隨後就有上千位病友找他買藥,到了2014年,平均每個療程的仿製藥只需要花200元就能買到。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可在2014年7月,陸勇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銷售假藥罪,被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上萬白血病病友自發在網上聯名申訴,並發表了轟動全國的《為爭取白血病患者基本生存權的集體自救行為的非罪化而吶喊》。

經過病友們的爭取,檢察院決定不予起訴。

理由是:他所幫助的買藥者全部是白血病患者,而沒有任何為營利而從事銷售或者中介等經營藥品的人員。他對白血病病友群體提供的幫助是無償的。

原來,制度面前,人性尚存。悲哀之餘,卻又半點欣慰。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NBA巨星約翰遜幾十年前感染了艾滋病毒,長期始用昂貴的藥物治療,他的主治醫生則表示其所攜帶的病毒如今都處於靜止休眠狀態,現任洛杉磯湖人隊運營總裁 。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魔術師約翰遜有足夠的錢全身換血,可普通百姓呢?

作為底層普通百姓,所求的也只是健康平安吧。踽踽而行,卻總不盡如人意。

深圳有一位63歲母親因兒子重病沒錢治療,她自知有一份受益人是兒子的保險,可以賠20萬,所以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可憐更可敬的母親,留下可憐的兒子在這個人世間,在母親離開之前,她將有多麼愉悅和溫暖,來抵消死亡帶來的恐懼?

孩子,為娘不能繼續陪你了,媽一點都不後悔,答應媽,一定要好好活著。媽盡力了,我們都會很幸福的。

我不是藥神:錢能救命,救不了窮 現實中母為兒赴死,卻徒勞無功

可她卻不知道,自殺是不能獲得賠償的,她的保險也已經過期了。

​窮人的孤注一擲,總是這樣的蒼白無力。

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