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探親(1)了卻心愿逛上海

十七 探親(1)了卻心願逛上海

1976年,是73年入伍的老兵服兵役義務已滿的年份,按規定,義務兵役已滿,可以分期分批迴鄉探親。我因入伍不到半年就因母親病危而探親一次,以為沒有我的份,不料連裡安排探親的名單上仍然有我,當時,我很感動也很高興,感動的是連首長的關心照顧,高興的是過不了幾天,就能見到久別的父母,恨不得馬上就坐上火車,來到父母的身邊,問候請安。

我們這批探親人員是5人,都是同鄉的。我們先從膠州灣過內海,到青島火車站上車,經濟南過南京到上海轉車。一路上既風塵僕僕,也激情奔放,這時我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詩句:“即從巫峽穿巴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我的心情也和千年前老先生一樣,巴不得一時三刻就能到達家鄉。同行的老鄉戰友方維春,有一個大哥在上海某部服役,已提升為軍官,他知道我們的行蹤後,便到上海北站接我們。因為在上海轉車要簽證,需要住一個晚上,次日出行。那位方大哥。便就近安排我們住下。 一放下行李,他便帶我們去逛上海市。我們入伍時,曾在上海站內吃了一餐中飯,然後就匆匆上車,上海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是一無所知。以前只知道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是中國共產黨的誔生地,對它充滿了崇敬和嚮往。那時,我就曾經許諾,上海,總有一天,我硬要揭開你神秘的面紗,看看你偉岸的身軀和絢麗的丰采,今日終於如願以償。這次方大哥帶我們先逛南京路,後逛外灘。當我們真正置身於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時,心裡頓時升騰起一種自豪的感覺。南京路上,高樓林立,兩邊街道 ,車水馬龍,只覺得到處是人,到處是車,拿著地圖都找不到所在。上海第一百貨大樓,樓上樓下,人流如潮,貨櫃架上,品類齊全,琳琅滿目,一時叫你競分不出東南西北了。而一到外灘,則叫你眼睛突然一亮,心中豪氣萬丈。站在外灘大壩上,放眼一望,一邊是寬闊的黃浦江,江面上,千帆競發,汽艇聲聲,碼頭上,吊重機,裝卸車,忙個不停,掛有各色國旗的巨大貨輪上,裝滿中國精美的產品,裝滿中國工人階級的智慧和熱情,駛向世界各地。另一邊是連綿不斷參差有致的歐美式建築,沿著江面彎彎曲曲排開,有園頂式的,有尖頂式的,有炮臺式的,風格不一,各具特色,其建築物上的人物鳥獸造型 ,無不栩栩如生,精妙絕倫。夜慕下的黃浦江外灘,更是流光溢彩,華燈閃爍,人流如雲,笑聲飛揚,街上的燈火,天上的星星,江裡的倒影,交織在一起,象一幅流動的畫卷,如小孩子的萬花筒,變幻著神氣莫測的繽紛畫面,令人好象至身在童話世界裡,而隨晚風送來的縷縷清香,瀰漫在夜色中,如同用蠶絲織成的一張輕柔的網,使你如同在夢幻裡,如痴如醉,心曠神怡,以至流戀忘返了。這時我想起了卞之琳的一首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站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是呀,我們不都是互相裝飾美麗的夢嗎?要不是次日趕車回家,我們定要玩它個通宵。無奈,我們只得隨著人流十分不情願的回到旅館休息。

第三日,我們從上海轉乘北京到福州的火車,經過杭州,到第四天早上到鷹潭下火車,再轉汽車於上午11時許回到了家鄉。

到家一看,其它變化不是很大,只是母親比以前更蒼老了,瘦骨嶙峋的樣子,一陣微風都能吹倒,父親也比以前顯老了,歲月的蒼桑在他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而飽經離別的痛苦折磨,更給他們的心裡打下了沉沉地烙印。本家同輩兄弟們早已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給他們父母以天倫之樂了,想到我已長大成人,卻不能承歡膝下,給父母增添天倫之樂,心裡不禁悲哀起來。尤是母親,農忙季節,幫鄰家伯母照看孫子女們,總是常常感嘆,哎,我何時能有如此起眼嬌豔的孫子帶呢。可見母親企盼孫子的強烈慾望。此時我更有愧疚之意。

老家的房子,因年代太久,許多木料已經腐爛,磚石也已倒塌,搖搖欲輟,十分令人擔憂。父親省吃儉用,左拼右湊,對房子進行了一番修理,才能夠安心居住。我到家時一看,也覺得安全多了,只可惜我沒有幫上忙,讓父親一人承受,我總覺得過意不去,枉為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