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聽說,有些學校學生已經考完試放假了!還沒放假的也彆著急,也就這幾日了!

說到寒假,必不可少的,當然是寒假作業啦!

寒假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怎麼佈置作業,讓學生寒假過得又嗨又有意義呢?老師和家長們,別煩惱!題海戰術已經out了,快看過來,文濤君來支招咯,準保既趣味橫生又充滿教育意義。

1

錦囊1:應用型——實用才是硬道理

枯燥的試卷、習題已經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讓學生做算術、背春聯,從書上學習傳統文化,遠不如讓他們在生活中自己動手,自己去感受,來得有效。


1、學生和家長一起置辦年貨,填寫購物記錄單。

家家戶戶,過年都得辦年貨。江蘇某學校一年級的小學生,每人都領到了一張寒假作業表,上面寫著,“隨家長一起置辦年貨”。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春節的文化,真切瞭解春節對尋常百姓家的意義。而且,這份寒假作業,孩子們都說“很喜歡”,“有意思”,也樂於接受。在小磊哥家裡,年貨向來都是孩子要一起置辦的。


2、製作一份壓歲錢清單,說明收入與支出。

春節最開心的,當然是壓歲錢!不得不說,春節簡直成了孩子們的“豐收季”。可是,這樣一筆“鉅款”,如何讓孩子學會節儉,懂得理財呢?建議老師們可以設計一張“收支明細表”,要求同學們逐項記錄自己春節壓歲錢開銷。很多孩子沒什麼理財意識,這也是課堂上比較欠缺的一堂課,所以趁著春節趕緊來補上!

3、動手寫一對春聯,並且解釋其意思。

現在,大多數家裡貼的對聯都是集市上買的。但是,老師如果能佈置中學生,動手寫對聯,創作一副春聯,那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不僅孩子會覺得有成就感,家長也會覺得了不起,沒準就直接用上貼在家門口了也說不定!


2

錦囊2:人文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美國,通常老師會要求學生寫三到四篇比較深刻的日記,不可以是流水賬,而是要反映寒假裡面的一些個人的思考。比如對一個新聞事件的反思,對一出電影的評估,對一個現象的批判,等等。

1、選一本喜歡的書,可以寫讀書筆記、寫日記、也可以做讀書卡片來記錄感想。


寒暑假是孩子集中讀書的好時光。所以,一到寒暑假,學校也好,家長也罷,都會給孩子推薦一些書單。那麼,就可以讓孩子從中選擇一本,寫讀書筆記,或者是製作讀書卡等。具體的呈現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看孩子從讀書中獲得的思考。

2、閱讀、瞭解一個自己喜歡的作者,將他(她)介紹給同學、老師。

讀一本書,其實就是在和書的作者談話。如果孩子喜歡一本書,那不妨試著讀讀這個作者的其他書籍。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一來對這個作者有更深入的瞭解,二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最近讀了特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周益民的一本書《童年愛上一本書》,書中他就提到,借鑑國外的“真人圖書館”,在班級裡,鼓勵學生潛心閱讀,從而成為某本書、某個作家、某個專題的專家,獲得為同學講解、介紹的機會和資質。

3、參加當地猜燈謎遊戲,開學回來班上玩競猜。

猜燈謎遊戲,是民間一種比較好玩的習俗。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全民皆可參與。之所以推薦學生們參加,就是希望他們能在參與的過程中,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收穫知識,拓寬視野,絕不是簡單的網上搜索答案。

3

錦囊3:體育型——身體好才是真的好

寒假適逢春節,好吃好喝,舒服娛樂不斷,同時要提醒孩子,不能忘了身體鍛鍊。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髮展的基礎,咳,簡單來說,就是身體是本錢啊。

1.每天鍛鍊一小時(跳繩、跑步、仰臥起坐)。

河南一所中學為學生們增加了寒假體育鍛煉計劃,要求學生每天進行跳繩和仰臥起坐鍛鍊,並給每位學生髮放了《健康促進行動記錄表》,學生要把每天運動的項目和時間都記錄下來。當然,這個可能需要家長配合督促。

2.與小夥伴們進行戶外遊戲(打沙包、跳皮筋、撕名牌)。

一個人運動容易乏味,堅持不了幾天。但如果有小夥伴,那麼就會變得有趣了。和小夥伴們在陽光下進行一些戶外小遊戲,既充分放鬆享受快樂,又有利於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溝通,增進友誼,可謂一舉兩得。當然,霧霾天除外。

4

錦囊4:主題型——過春節、學知識

春節可以說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豐富的傳統文化、獨特的傳統元素都是學生可以汲取豐富知識的途徑。結合除夕、春節、元宵節,引導學生理解民俗文化,在豐富多彩的寒假體驗中享受親情、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1.拍一組春節照片,開學後分享故事。

拍一組春節照片,可以是孩子的家庭聚餐,可以是家鄉的變化,可以是守歲的場景。開學後,小夥伴聚在一起,這個說“這是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那個說“這是我老家”。這項作業,其實就是希望,讓孩子的眼睛變成了鏡頭,懂得尋找春節中的畫面。

2.除夕夜,和家裡人一起包餃子。

北方的年夜飯,總少不了餃子。倘若孩子能夠和家裡人一起包餃子,想必年夜飯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曾經有一個老師佈置暑假作業,就是讓學生在假期時學會做一道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不少中小學生還真是不懂得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佈置這樣一道作業,倒不是說改變什麼,而是告訴孩子們一些生活的常識。寒假的作業,不只是完成題目,還有認識生活。

3.瞭解春節來歷,記錄自己家鄉獨特春節習俗。

認真研究春聯的押韻、對仗等手法,體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書報、網絡、電視瞭解一些春節禮儀,包括拜年、祭祀、敬酒等,瞭解民間風俗、手工藝、小吃。


5

錦囊5綜合實踐型—我參與、我快樂

提倡素質教育也好,培養核心素養也罷,社會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都被視作中小學生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活動。但是,怎麼才能讓學生更積極參與,而不是純粹為了學分、完成任務,這可能是老師們需要花心思的。

1.公益活動:敬老院公益服務、安全宣傳等。

讓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說到敬老院,陪伴老人聊天,給老人表演節目。或者是,做一些安全宣傳活動,比如說過年了,讓孩子們學習一些安全知識,然後充當志願者,給身邊的孩子,普及安全常識,包括燃放煙花爆竹、防盜等。

2.親子類活動:陪父母工作一天、幫助父母做一次家務等。

學生與父母共同制訂假期活動計劃。比如參加家務勞動學點廚藝,比如做菜、補衣服、釘紐扣,或者充當一天家長的工作小助手。

希望這些錦囊能給老師有所啟發,孩子們一定很期待這樣有意思的假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