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底有沒有錯失這些年的網際網路機遇

昨天被刷屏的同時讓每個上海人感到焦慮的可能就是肥肥貓的一篇《上海是怎麼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的?》。

上海到底有沒有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

總的來說就是指出上海這十年沒有出像BAT這樣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也沒有很好的培育互聯網創新的土壤。原來驕傲的上海人只能到上海的後花園去當YP。文章分析得很全面也很徹底,特別是對上海這個城市的底蘊和上海人的特性描寫得淋漓盡致。其實這篇文章寫得真的不錯,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身邊的不少人其實也都已經在談起上海這幾年的原地踏步、缺少生機這些讓人隱隱約約感到蕭條的方面。

今天早上起來,就看到水庫君的一篇反擊文章《上海沒有錯失互聯網》。水庫君羅列的理由都很正確。確實互聯網並不等於成功,而且互聯網經濟佔整個GDP的比重是非常小的。

上海到底有沒有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

上海除了有六大實體的支柱產業包括汽車城、通信設備、石化等。上海還有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你看一下上海每年幼升小、小升初擠破頭的場面;你看上海各大三甲醫院門庭若市,看一個專家號等上一天,一個三甲的床位如果沒有關係等上半個月是正常。

最後,水庫君文章提到的做企業應當踏踏實實,得幹實業,得以利潤為導向。作者提出一個企業和一個城市應當宣揚的是實幹精神確實非常正確,但是企業是否應該以利潤為導向,這裡我們到是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很多對財務一知半解或者不太懂財務的人,可能覺得創立企業就是要以利潤最大化為導向啊,看一家企業就是應該看這家企業的利潤呢。利潤為正的就是好企業,利潤為負的就是不好的企業。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或者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裡所說的“利”和“利益”,都是指好處。翻譯成財務詞彙,最接近的就是“利潤”。

確實利潤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太重要了,

(1)大家在選擇股票的時候,有個指標很重要,那就是市盈率(P/E),如果利潤降低了,公司的股價也會相應地降低。因此,公司的利潤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股價。

上海到底有沒有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

(2)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是企業向銀行借債的安全保障。銀行一般會根據企業的利潤變化來決定給企業貸款的額度。特別是在中國,利潤指數是銀行家最看重的數字。利潤的高低決定貸款的規模。沒有利潤的企業在銀行家眼裡跟破產等同。銀行的勢利體現在對利潤的高度重視上。

(3)企業的經營管理層的命運更是與利潤息息相關。經理人的職業生涯往往通常被利潤操縱著。公司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管理層的職責,也是所有的職業經理人的成就感、榮譽感和個人報酬的最重要的來源。

利潤處於這麼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左右了這麼多人的命運。

上海到底有沒有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

然而,這個世界上最具戲劇意義的是,在現實中,這麼重要的利潤實質上卻是根本不存在。

沒有一個公司的保險櫃裡面藏著一筆叫利潤的錢,當然利潤也不是現金不能幫你付錢和請客吃飯。因為,一個公司的利潤都是財務做出來的。

真正決定一個企業命運的或者說企業應該以之為導向的應該是企業能否創造出可持續的現金流和企業能否增加股東的價值。

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講講這個利潤表是如何做出來的。

上海到底有没有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