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军交战,短兵相见,却败给了……

1

当两军交战,短兵相见,却败给了……

吴秀波在《虎啸龙吟》中再次大秀演技,在高平陵之变那一幕,用肃杀的眼神就可以震慑对手。从整部剧来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蜀国最后一次讨伐魏国,亮多次挑衅,而懿坚守不出。

这是因为在第六次伐魏的战争前期,与以往的作战方法不同,诸葛亮采取的是快速战斗的模式。特别是在派使者送上红衣那一幕,司马懿通过对使者的沟通判断,诸葛亮命不久矣。

司马懿自认自己如果在战术上跟诸葛亮硬碰硬,必然在其之下,因此采取的就是始终坚守不出的战略。果不其然,他对了。

2

当两军交战,短兵相见,却败给了……

两种不同的作战方式,一个是进攻,一个是做好防守,像极了理财。

在理财配置当中,一种是通过冒风险而获取收益,另一种就是保证安全,静待花开。曾经看过一个施工场地宣传语,说的是“事故是最大的成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道出了后一种理财方式的价值观。(原创文章:理财其实是价值观选择)

但两种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根据时局,所处状况的判断。

拿司马懿来说,论国力以及粮草供给,敌弱我强。诸葛亮强过自己的就是战略能力,所谓观天相,知地理,战术规划。因此一旦交战,损失更大的是司马懿自己。

再来看,自己相较诸葛亮要年轻两岁,并且长期练习五禽戏来强身健体。但诸葛亮受刘备所托,为蜀国大小事务而操劳,身体就要差上许多。

因此,只要保证自己的胜利果实,加上充足的时间,就能够战胜对方。

3

理财,亦同此理。当已经创造足够的财富,相较来说,同一个单位的损失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过于收益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当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更要依据体力、智力来进行判断。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一场足球比赛,上半场拼的是技术,下半场比的是体力。

人生亦然,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财富,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

财富即人生,亦同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