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說】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怎麼區分?

同等學力

學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簡稱,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對於更高層次的、注重學術研究能力的碩士教育來說,學位本身比學歷更有說服力。

同等學力是非本科和非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位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的單位審核。

【考研說】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怎麼區分?

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半脫產,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的一種類型。在報名、考試要求及錄取辦法方面不同種類有所不同。

同等學力申碩可以理解為在職研究生的一種類型。現存的在職研究生中,有同等學力申碩與一月聯考這兩種不同的形式。

一月統考參加一月份(12月底)的統考,週末上課,畢業後發雙證(學位證和學歷證書),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雙證在職研究生。這種研究生畢業後,和應屆生沒有太大區別,學校提供轉戶口檔案,畢業可以派遣。而且含金量也和應屆生的相當,幾乎沒有任何區別。要說區別就是在專業數量上在職研究生專業只有幾個,考試內容也是管理類的聯考。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MBA 傳說中的工商管理碩士,知名度高,報考人數多,學費貴,分數線也高,幾乎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報考。

(2)MEM 工程管理碩士,報考人數較少,適合技術人員,通過率比較高。

(3)MPA 公共管理碩士 ,適合事業單位,公務員人員報考。

(4)MPACC 專業會計碩士 財務會計相關人員可考,比較難,這個專業的特殊性在於允許應屆生參加。

(5)MFA 藝術碩士 ,藝術類考生可以考,分數線比較低。

(6)MPH 衛生碩士專業學位,醫衛類考生可以考,分數線較高。

(7)除此之外,還增加了農業碩士,教育碩士,體育碩士等。隨著與應屆生統考的合併,在考試難度增大的基礎之上,可報考的科目也在增多。

【考研說】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怎麼區分?

同等學力申碩:參加各個大學組織的研修班,先入學,通過考核後會有結業證,可參加5月份同等學力考試,考試合格後,可以向學校進行申碩申請,通過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沒有學歷證書。同等學力申碩雖然屬於先入學、後考試的形式,但是:部分高校/研究生課程班會選擇“入學考試”擇優錄取:

   如:《2017年暨南大學臨床醫學高級研修課程(D班)招生公告》中就指出:“申請人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外語入學統一考試,根據申請人的考試成績、申請材料等情況擇優錄取。”

   又如:《北京大學2017年行政管理專業高級專門人才研修班招生簡章》中也有類似“入學考核”的東西來擇優錄取:“我院(系)將對資格審查通過的人員進行業務考核。考核方式為申請考核制,科目考核為本專業的相關知識。考核時間為 另行通知。 根據考核成績,參考工作業績和有關科研成果,擇優錄取。”

  除了部分研究生課程班有入學考試,報名成功之後,還是要學習相關的課程,部分課程班會採用學分制,修夠學分才能完成課程班的學習;部分課程班還會有課程考試、結業考試,只有通過了才能頒發結業證書,達到研究生同等學力,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申碩流程。

【考研說】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怎麼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