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春夏之交,乍暖還寒,早晚溫差也大,時有陰晴時有雨,極其容易受涼感冒,再加上花粉等過敏原偏多,過敏性鼻炎也多發。

過敏性鼻炎和感冒,都有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容易混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很多朋友認為感冒是小病,喜歡自己調治,但如果不能分清自己究竟是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的話,按照調理感冒的方式應對鼻炎,不但不利於疾病恢復,甚至可能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留下更大的隱患。

為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的區別

為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一是感冒常伴有發燒、頭疼、咽痛等全身症狀,過敏性鼻炎通常僅為局部表現;二是感冒發病有一段時間的過程,且1周左右症狀會消失,而過敏性鼻炎發病突然,只要過敏原存在,症狀就會一直存在。如上所示:儘管感冒和過敏性鼻炎都會有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但兩者主要區別在於:

對於感冒,如果症狀不重,使用非處方藥物等進行簡單的自我調治未嘗不可,但如果是過敏性鼻炎的可能,就應該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同時,過敏性鼻炎防重於治,治療越早越好,早期識別,尤其是避免與感冒混淆,顯得尤為重要

為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防治

⑴中藥內服

①肺氣虛寒:

鼻癢、時有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鼻黏膜色淡。既往怕風怕冷,易患感冒,易出虛汗,語聲低弱,舌淡,苔薄白,脈虛弱。

主方:溫肺止流丹(《辨證錄》)加減。

常用藥:黨參、黃芪、白朮、防風、訶子、荊芥、桔梗、細辛、甘草。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膠囊、袋泡茶、口服液)。

②脾氣虛弱:

鼻癢、時有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黏膜色淡。面色黃,無血色,吃得少不消化,腹脹便稀,飲食不慎容易拉肚子,肢體疲懶,少氣懶言,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主方: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

常用藥:黨參、黃芪、茯苓、白朮、半夏、陳皮、當歸、升麻、柴胡、甘草。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顆粒、口服液)。

③腎陽虧虛:

鼻癢、時有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黏膜蒼白。既往面色蒼白肢體發冷發涼,腰膝痠軟,神疲倦怠,小便清長,男性或見遺精早洩,舌質淡,苔白,脈沉。

主方: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

常用藥:附子、桂枝、熟地黃、山藥、茯苓、山萸肉、牡丹皮、澤瀉、烏梅、五味子。

中成藥:桂附地黃丸。

④肺經伏熱:

鼻癢、時有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腔乾燥,鼻黏膜偏紅。平素

口乾煩熱,咳嗽,咽癢,舌質紅,苔白或黃,脈數。

主方:辛夷清肺飲(《醫宗金鑑》)加減。

常用藥:辛夷、黃芩、桅子、桑白皮、麥冬、百合、石膏、知母、甘草、升麻、批把葉。

中成藥:辛夷鼻炎丸。

⑵針灸

①體針:取迎香、印堂、風池、風府、足三里等為主穴,以上星、合谷、口禾髎、肺俞、脾俞、腎俞、三陰交等為配穴。每次主穴、配穴各取1-2穴。一般採用補法。

②灸法:可選大椎、肺俞、印堂。脾氣虛弱質加脾俞,腎陽虧虛質加腎俞,亦可選擇三伏天進行灸治,每日1次。

③耳穴貼壓:可取神門、內分泌、內鼻等穴。

⑶穴位貼敷

將甘遂、白芷、延胡索、白芥子、生薑汁等製成膏狀,做成每塊直徑1.5-2cm左右。常用穴為大椎、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每次治療時間2-4小時,根據患者皮膚反應情況而定。治療時間可選擇每年三伏天,初、中、末伏各貼敷1 -3次。適用於肺氣虛寒質、脾氣虛弱質、腎陽虧虛質。

為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⑷自我調攝

①避免接觸過敏原,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

②適度運動,增強體質,預防外感。

③情志調攝,保持心情舒暢。

④食飲有節,避免生冷、海鮮等品。

⑤勞逸相適,避免熬夜。

參考文獻:

[1]陳旭青. 變應性鼻炎治未病的標準化制訂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為何過敏性鼻炎會誤當感冒,中醫如何防治鼻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