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撈鯽魚,老父慈愛之心,換來夫妻倆真心悔過,孝奉晚年。

本文是自媒體原創作者“一枝文筆”的原創作品,現通過頭條號發佈,請尊重版權。閱讀更多感人至深的美文,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一枝文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隆冬時節,江漢平原一個普通的村子裡,張華喜得貴子。本是喜事,可妻子何玉生產後奶水不夠,剛出生的兒子時常餓得嗷嗷哭,怎麼辦?這可愁壞了張華。

村裡的鄉親都很窮,過著苦日子。想弄點鯽魚做湯,給妻子補補身體。可如今天寒地凍,河裡結冰,怎麼弄到鯽魚呢?自己還是個旱鴨子。一連幾天,張華毫無辦法。

這天清早,他去後院上廁所,路過走道旁的一個破水缸,聽到缸裡一聲輕微的嘩嘩水聲。起初他沒在意,走了兩步,又聽到嘩嘩水聲,這次聲音更大。張華感到奇怪,這破水缸常年露天擱置在此,前幾天雨雪,缸裡有水不奇怪,奇怪的是這缸裡怎麼會有響聲?
天寒地凍撈鯽魚,老父慈愛之心,換來夫妻倆真心悔過,孝奉晚年。

張華好奇的走進破水缸,只見缸裡有半缸水,上面結有一層薄冰,幾條有筷子長的鯽魚在裡面遊動。張華大喜,有了這幾條鯽魚,兒子的奶水就有希望。可想到這缸裡的鯽魚是怎麼來的?他糊塗了。難不成從天而降?這世上哪有此事?肯定是有人偷偷送來的,至於是誰?張華哪知道。不管了,先給妻子做湯再說。

解了燃眉之急,何玉吃了這幾條鯽魚之後,果然有了奶水。那個偷偷送魚的人像是算準了似的,何玉這邊幾天剛吃完,第二天早上後院那邊缸裡又有幾條鯽魚。又吃完,缸裡又有。連著三次,有了這些鯽魚湯的滋補,何玉產後身體恢復極快,奶水充盈。

一個月後,張華要給兒子辦滿月宴。儘管日子很窮,也不能不辦此事,不能壞了祖輩們傳下來的風俗。親朋好友接到喜帖,紛紛前來祝賀。張華和何玉商量,要不要接父親過來坐坐。也許是心情很好,何玉這次答應了。張華趕忙去接自己的父親到家。
天寒地凍撈鯽魚,老父慈愛之心,換來夫妻倆真心悔過,孝奉晚年。

張華的父親張爹已經六十多歲。他年輕時,妻子就病逝 。為了不讓兒子張華受罪,他一直沒再娶,自己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把張華養育成人,又給他娶了一個媳婦。張爹原以為兒子完婚,自己可以安度晚年,沒想到兒媳婦一過門,就嫌棄他,對待張爹從來都是冷若冰霜。

張爹是個識趣之人。趕緊在村外蓋了兩間磚房,把自己的鋪蓋和隨身用點搬到那裡,這一住就是兩年。這兩年,只有張華抽空偷偷來過幾次,張爹從不到兒子媳婦那兒去,自己獨自過著日子。

張華低著頭進屋,見自己父親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兩床薄被,瑟瑟發抖。張華大驚,到了床前,一摸父親的額頭,滾燙滾燙。張華關切的問道:“爸,您怎麼感冒了?沒去村衛生室看看?”張爹強打起精神,回應到:“不用,你來的正好,你給我煮一碗薑湯,我發發汗,就會好的。”張華答應一聲,趕緊到廚房去燒水。
天寒地凍撈鯽魚,老父慈愛之心,換來夫妻倆真心悔過,孝奉晚年。

張華在低矮昏暗的廚房忙活一陣,水燒開了,卻找不到生薑,不知道父親這有沒有,用眼睛在四周尋覓一遍,沒看到生薑,卻無意中看到牆角有一張魚網,溼漉漉的,好像不久前用過似的。張華有點奇怪,這天寒地凍的,父親用魚網做什麼?腦中忽然一道閃電掠過,張華聯想到自己後院破水缸的鯽魚,以及現在正感冒發燒的父親,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張華懶得再尋找生薑,他急奔回家,見到何玉,把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分析向她說了一遍。何玉聽完,傻眼了,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如此不待見公公,張爹仍能如此貼心為她著想。現在不用說也知道,自己吃的那些鯽魚,肯定是公公冒著嚴寒,敲開河面冰層,用細魚網撈到的。想到公公為了自己,現在都凍感冒了,何玉大受感動,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何玉抹了抹臉上的淚水,對張華說:“走,咱們把爸爸接回來,然後找醫生來給咱爸看病。”張華一聽,爽快的答應一聲。
天寒地凍撈鯽魚,老父慈愛之心,換來夫妻倆真心悔過,孝奉晚年。

夫妻倆接回張爹,請醫生醫治。張爹病好後,何玉誠懇的向張爹賠罪,承認自己不孝,並讓張爹以後就住在家裡。張爹也不計較以往之事,畢竟都是一家人。至此以後,張爹在兒子張華家安享晚年,一直活到九十歲才無疾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