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如果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在突顯企業文化和品牌訴求時,這是一句非常牛B的slogan。,在聯想發展巔峰的時刻,也最好的詮釋了聯想的江湖地位。然而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做到永不掉隊,永不落伍。尤如人的成長歲月,年華老去;尤如四季的輪迴,春夏的交替。週期、起落、成長和消亡,這是對於世間萬事萬物最本質的發展描述。所有的事物都會有起落,都會有周期,都會有成長,也都會歸化於塵埃。

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所以聯想作為中國科技創業史的里程碑意義已經歸入創史江湖,聯想的巔峰已經過去,聯想的未來也只是老套的去闡釋一個企業不變的發展軌跡。

至從聯想從柳傳志時代跨入楊元慶時代,媒體就持續的質疑甚至批判聯想的發展,然而依託創業教父柳傳志的保姆式扶持,使聯想度過了艱難的接班時期,避免了企業所謂的大起大落,但也同時闡釋了所謂的“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確實,聯想在楊元慶時代持續走下坡路,戰略遲頓,創新乏力,公關幼稚,這也正是聯想和楊元慶持續走在輿論風口浪尖的重要原因。

聯想發展的三光思考:

一、聯想發展的高光時刻:2005年,對IBM全球個人電腦收購的時刻,這是聯想入局全球IT爭峰的關鍵戰略,也一舉支撐了聯想電腦世界第一的高峰;這是聯想PC時代PC主業發展的巔峰,也是聯想專注的成果。

二、聯想發展的暮光時刻:2014年,聯想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旨在拓展聯想手機業務。這已是雷軍推出小米手機後的第三年。而聯想攜帶全球收購的手段妄想支撐聯想手機業務的全球戰略,然而這一戰略顯然看來已經失敗,聯想不僅沒有鞏固“中華酷聯”的第一梯隊地位,相反和老牌的手機廠商一同沉淪,煙消於手機江湖。加之聯想主業PC市佔率下滑,全球第一的位置不保;聯想多元化戰略導致的資源分散;聯想過分迷信全球併購的作用,都使得聯想遠離了“科技創新”的全球風向。一家科技型企業沒有將重心用以主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卻將併購作為維持江湖地位的法寶,焉能不敗。這是聯想在科技時代科技產業遲暮的開始,也是聯想戰略不清的後果。

三、聯想發展的寒光時刻:2016年以來,楊元慶加V的微博、頭條號開始不斷給聯楊打CALL,然而缺少了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只靠企業領導人的高爆光焉何扶起企業的頹勢。感覺得出,楊元慶是內向,也是不善於媒體打交道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在一個遲暮的時刻,缺乏應有的創新戰略和創新產品支撐,只通過領導人的高爆光去與市場溝通,如何能讓制止企業的頹廢,這是企業的“公關幼稚”,也是企業缺乏創新的表現。聯想的持續虧損和楊元慶的1億年薪;聯想持續併購導致的業績持續下滑;媒體江湖對“聯想5G標準賣國”的負面引導,使得聯想一次次捲入輿論風暴。這是聯想在大數據時代的迷失,也是聯想在新商業時代的無奈。

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聯想是偉大的,柳傳志作為中國科技教父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聯想在整個中國科技創業史的地位也是值得稱讚的。然而聯想的使命已經結束,在時代更迭加快,科技創新加快的世界,“聯想老矣”已是不爭的事實,跟不上時代,無法主導創新,戰略遲暮,創新乏力,聯想的時代已經結束!而作為媒體江湖的風暴,聯想如能深重的反思,開啟再一次創業,幸許能帶領聯想再攀高峰,否則遲暮的英雄終將退出歷史的舞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名單上也只不過多了一家曾經偉大的企業。

聯想的使命已經結束,在如今媒體輿論的風暴眼中,對聯想而言,就當成“愛之深,責之切”吧!對媒體而言,就無需再痛打落水狗了。因為人是有生命的,企業是有生命的,世事輪迴,起起落落是江湖的遊戲規則。

聯想的使命已結束,無需再痛打落水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