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鞠思敏:不當漢奸「廳長」

人物|鞠思敏:不當漢奸“廳長”

李庶銘

鞠思敏(1872年——1944年),山東榮成人。濟南正誼中學的創辦人,著名教育家。

人物|鞠思敏:不當漢奸“廳長”

鞠思敏

說起正誼中學,老濟南的人大都知道。1913年,時任山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的鞠思敏,開始著手籌辦私立正誼中學,並於次年招收新生開始上課。鞠思敏在濟南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創民主進步的教育局面,實現“教育救國”的主旨。在他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創業,學校發展很快,且聲譽日高,成為當時省城頗有名望的一所中學。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頗負名望的教育家,就把學校門前的這條街命名為“思敏街”。解放後正誼中學改為濟南第17中學。

人物|鞠思敏:不當漢奸“廳長”

思敏街

鞠思敏出生於書香之家,20歲便中了秀才。190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優級師範學堂繼續深造,首次來到了省會濟南。在校期間,鞠思敏刻苦學習,博覽群書,作為學生中的佼佼者,他不但受到同學們的愛戴,也得到了校方的好評。這個時候的鞠思敏,思想活躍,行動積極。不久他就加入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並積極參加社會革命活動,特別是在“山東獨立運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人物|鞠思敏:不當漢奸“廳長”

正誼中學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鞠思敏出任山東高等師範學校教務長,二年後又升任校長。在高師期間,鞠思敏殫精竭慮,夜以繼日。他不僅引入先進思想,聘請進步教師,還完善了學科體系,添置教學設備,增訂科學書刊等,一系列的舉措,使學校迅速展現出全新的面貌,成為當時全國四大高等師範學府之一。

山東高師改為省立一師後,鞠思敏作為教育改革家,又大膽改進了辦學思想,推廣了新文化。特別是針對師範教育特點,在他的指導下,學校建立了多層次實習園地,取得了很大社會效果。1920年,濟南青年學生在反帝愛國的活動中,被軍警打傷。鞠思敏非常氣憤,立即呼籲濟南的教職員組成“濟南教職工聯合會”,支援青年學生的愛國行動,最終取得了鬥爭勝利。1925年“五卅”慘案後,數萬人在商埠召開大會,鞠思敏被公推為大會主席。在會上,鞠思敏義憤填膺,慷慨陳詞,號召人們起來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表現出一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思想和高昂鬥志。

1929年秋天,鞠思敏出任山東省立鄉村師範學校校長。同時又在濟南北郊創辦學校,為發展農村師範教育事業摸索經驗,探尋出路。當時全國正處在白色恐怖之中,鞠思敏不畏強暴,大膽提倡進步思想,支持師生閱讀革命書刊,使濟南鄉師成為學生運動和地下黨組織活動的基地。鞠思敏還及時轉移處在險境中的進步學生,接濟被捕入獄的革命志士,掩護我黨地下工作領導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濟南掀起要求政府抗日的熱潮,鞠思敏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出面慰問、支持學生,為此遭受到了迫害和打擊。並於次年被無辜撤職。

濟南被日本人佔領後,日偽漢奸曾多次邀請鞠思敏出任教育廳長,均被先生堅辭回絕。1944年8月7日,陷入貧病交加中的鞠思敏,在憂國憂民的焦慮中,抱憾而終,時年7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