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南海新區:文明新風潤民心 底蘊豐沛助「雙招」

威海南海新区:文明新风润民心 底蕴丰沛助“双招”

威海南海新区:文明新风润民心 底蕴丰沛助“双招”
威海南海新区:文明新风润民心 底蕴丰沛助“双招”

中國山東網威海7月12日訊(記者 郭婉瑩 通訊員 王曉根) “錢雖不多,但我們想與南海共成長。”只有十幾個人的一家小企業,為南海愛心基金會捐款30萬元。更大的捐款數字緊隨其後,1000萬元、500萬。融創山海、雅居樂等企業共同參與提升新區核心競爭力。這是發生在7月11日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暨威海南海愛心基金會成立三週年座談會上的一幕。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根基支撐,是城市在激烈競爭中贏得勝利的重要軟實力。威海南海新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制定出臺了《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三年規劃綱要》,深化提升“南海精神”,紮實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陽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和行為佔領陣地,用厚重的文明底蘊為南海新區“雙招雙引”、實現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文明支撐。

文明之風次第盛開,正能量引領發展風向標

7月11日,區內25家企業向威海南海愛心基金會捐款5500多萬元,愛心基金會總額達1.6億多元,會員單位已超過50家。

企業家爭相盡力,聚力南海,奉獻南海,這是崇德向善的真切表達,也是文明的光輝的展現。“我們公司是最早進駐南海新區的企業之一,只有南海好了,我們才能更好!”威海南海愛心基金會發起人之一的威海美博傳媒董事長羅堅,把“與南海共成長”作為企業宗旨,在今年4月15日,默默地將300萬元款項打到了基金會的賬戶。三年來,羅堅的慈善從未間斷,已經累計向愛心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

堅持慈善不輟的不僅羅堅。在威海南海新區,有14家企業連續三年向愛心基金會捐款,使威海南海愛心基金會短時間成為山東省基金規模最大的非公募基金。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愛心送到基金會中。雅居樂今年剛進駐威海南海新區投資建設體育休閒小鎮,便成為愛心基金會的重要一員,向愛心基金會捐款500萬元,融創山海捐款1000萬元……僅在7月11日當日,就新增9家捐款單位。

凝聚企業愛心,助力全區項目人才的發展。三年來,愛心基金會僅用於獎勵高層次人才、先進工作者以及支持的科研項目研發的支出就達到110多萬元,9家企業因此邁向科研更高端、步入發展快車道,130多名千人計劃專家、泰山學者等高端人才及先進個人更加堅信來南海的選擇是正確的,爭相為新區高質量發展築牢智力支撐。

企業與人才得到了善待,更多的企業與人才便會被吸引至此。無疑,基金會已成為助推威海南海新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強大支撐。“基金會反映出南海新區與企業是共同成長的。我們也會盡己所能,助力基金會發展壯大,建設南海、熱愛南海、奉獻南海。”融創山海威海南海新區項目負責人魏玉寶說。

企業家的示範引領,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與南海共成長”中。彭俊焙是其中之一。

來威海南海新區的6年裡,他組建了旗袍、拉丁舞、民族舞隊伍,組織和引進了各類大型比賽20多場次,用一己之力帶動著威海南海新區文化的繁榮。幾天之前,他還號召10多名社區居民組成了愛心志願團隊,走進貧困村的貧困群眾家中,與貧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助力貧困群眾早日脫貧。

用文明撥亮一盞燈,用愛心照亮一座城。人人參與,共建共享,“與南海共成長”已讓“愛在南海”成為城市品牌。在威海南海新區22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中,一大批網格協管員主動加入文明建設之中,通過自己的“小努力”,助推南海新區“大和諧”。威海南海新區更是湧現出助人為樂的出租車司機侯會強、積極救助車禍少年的好老師張明光,威海市“最美志願者”吳雅楠。“南海愛心助學項目”讓威海南海新區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獲評“全省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多家企業和個人獲“山東慈善獎”,“愛在南海”志願服務獲評威海市“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獲評威海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走遍四海,還是威海”是威海的魅力所在,“四海一家,家在南海”則是對五湖四海的南海人親如一家,共同紮根南海、奉獻南海的生動寫照。正是有了這些“新南海人”的主動作為,讓威海南海新區完全褪去昔日的蠻荒色彩,讓文明成為城市底色。

善加引導聚合力量,讓精神文明建設邁向縱深

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之中,映襯出群眾對“文明南海”的迫切召喚。

威海南海新區的開發者、決策者們也是這樣想的。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譜寫新時代打造藍色經濟新動能聚集區的新篇章,更離不開豐潤的道德滋養。所以,要靠精神文明為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

可是,從零起步的新區,該如何厚植文明沃土?其實,11年來形成的“南海精神”就為文明南海奠定了根基。威海南海新區開發,靠的就是南海人以苦為樂、舍小家顧大家、艱苦奮鬥、激情創業的奉獻精神。

熱愛南海、建設南海、奉獻南海、讚美南海。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就要善於引導、深化提升南海人對南海的愛。

“精神文明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讓全區居民參與文明建設,讓人人因文明而驕傲,以城市而自豪。”威海南海新區管委負責人如是說。

引導愛心,聚合文明力量,得需要一套系統的實施方案。《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三年(2018-2020)規劃綱要》應運而生。

打開規劃綱要,一系列建設舉措赫然在列: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創新爭先活動……逐步向縱深發展的精神文明建設站在了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

“我們要圍繞精神文明建設總目標和總要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面推進,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味和群眾生活質量,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新區。”威海南海新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按照規劃綱要,下一步,南海新區重點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各類創建活動,同時,夯實文明城市建設的基層基礎,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改善服務,切實提高城市社區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水平。此外,威海南海新區還將優化公共環境,堅持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專業隊伍管理與群眾參與管理相結合,不斷鞏固擴大整治效果,拓展延伸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領域,不斷加強誠信南海、和諧南海、法治南海建設,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的覆蓋面。

全員參與整體推進,馳而不息地奔向文明新高地

從南海愛心基金會示範引領,到“新南海人”主動參與多點開花,再到精神文明建設三年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逐漸駛向深入,威海南海新區各界也對“文明南海”充滿無限嚮往。

“我們要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在開完大會後,小觀鎮東浪暖村黨支部書記蔡曙江萌生了一些新想法。“我們是全國文明村,理應成為文明南海建設的排頭兵。”蔡曙江計劃著結合正在進行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打造特色民俗旅遊目的地,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經營場所,增加村民和村集體增收。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也向著美麗進發。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重心也正由城區向農村延伸、由“城”的文明向“人”的文明聚焦。

“我們將深入落實《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三年(2018-2020)規劃綱要》,涵養文明氣質,深化文明創建,結合全域旅遊要求和打造休閒養生小鎮的定位,打造生態長廊,對接南海景點。同時加快鎮區建設,實現鎮駐地與南海新區城區完美對接,讓一個個鄉村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談到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舉措,小觀鎮黨委負責人如實說。

文明建設離不開文明教育。學校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在威海南海實驗學校校長孫連福看來,學校在傳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決不能放鬆精神層面的建設,讓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同步發展、同步提高。“我們將打造高水準的思想道德建設平臺,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蓄積起文明南海建設的新力量。”孫連福說。

新徵程呼喚新力量,一股充滿活力的年輕力量在南海新區大地聚集。北京交通大學(威海)、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兩所大學為威海南海新區精神文明建設帶來寶貴財富。未來,兩所大學將開展更多的志願服務活動,讓高校文化成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如今,精神文明建設的號角已然吹響,作戰圖已經繪就,主力軍蓄勢待發。未來,一座既有“外在美”又有“內涵美”的“開放、和諧、法治、誠信”威海南海新區必將張開臂膀迎接四海賓朋。

“精神文明創建,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圍繞建設一座未來之城、美德之城、文明之城,我們把文明作為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用文明滋養髮展環境、豐富城市內涵,助力‘雙招雙引’,努力建設一座有實力、有底蘊、有活力的現代化新城區。”威海南海新區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