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花儿”的海洋——2018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侧记

青海新闻网讯 黄河之水静静流淌,孕育着河湟文化的绚烂多姿,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喇家遗址、禹王故里穿越千年而来,今朝“花儿”故乡、青海“东大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7月16日,2018年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河湟民俗文化节暨第十七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盛大开幕。

沉浸在“花儿”的海洋——2018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侧记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先生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民和的万亩桃花远近闻名,它是青藏高原天路起点的唯一桃园,与民和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花儿”,也在这片热土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民和就是个与花有缘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听姥姥唱‘花儿’,今天我带着孩子和她的姥姥来艺术节,一起感受我们民和的‘花儿’之美。”李香莲特地带着4岁的女儿来观看开幕式,希望和她一起储存关于民和“花儿”的记忆。

沉浸在“花儿”的海洋——2018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侧记

舞蹈《大禹治水》。

民和人爱“花儿”,64岁的李梅兰退休后就在社区唱“花儿”。开幕式前一个小时她就来到会场,“我到的时候看到演员们在布置桃树道具,这布景我非常喜欢,民和人对桃花有特殊的感情,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花儿’才别有风味。”李梅兰觉得在民和举办丝路花儿艺术节给了民和推广自家“花儿”的良好平台,让更多人知晓民和“花儿”,也让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被更多人传承下去。

举办艺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宣传让文化得以传播,吸引有兴趣的人将其传承和发扬,而青少年是很好的载体。“在我的印象中,‘花儿’是乡村的文艺,和城市生活的人离得很远,但在今天的艺术节上,我听了西北五省(区)的‘花儿’,却觉得内容特别生动,旋律也好听,或许我也可以学一下。”互助三中七年级的马丽作为伴舞演员参与了本届艺术节开幕式,却意外喜欢上了“花儿”,演出结束后,她和小伙伴们在后台讨论着唱词的内容,还不时哼唱几句,笑容像花儿一样。

受到艺术感染的成年人也不少。淳朴的地方民俗艺术,其实就如种子一样,潜移默化地种进人们的心田,遇到机会就能萌发生长起来。37岁的冯海龙是民和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本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来看开幕式,没想到看了安召纳顿节目,尘封的记忆一下子被启动了,“我家有亲戚是土族,小学的时候我到他家过纳顿节,也跳过安召舞,今天看到觉得特别亲切,我觉得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文化血脉,我们应该去保护传承。”

文化展现着一个地方的精神,体现着人民的思想风貌,同时也是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以“花儿”为媒,以民俗做引,艺术节把分布在群众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聚合起来集中呈现,让更多人知道并喜爱以至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更久远的岁月中释放无尽的魅力。恰如本届丝路花儿艺术节“花儿漫丝路,开启新征程”的主题,整体展现了西北五省(区)“花儿”的地域及民族特色,是海东通过区域间文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新的理念引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有益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