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rtin Margiela被走上神坛了,在他离开时尚圈近十年之后。

这感觉颇像,他正云淡风轻地吃着瓜,不留神走入一座庙中,瞅见庙门有他的名。哎,巧了这不是?

人们热衷于指出现代潮流设计中与他重叠的部分;热烈探讨他尝试过的走秀方式;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rtin Margiela在平民窟举办的第一场秀

更有一些颇为专业的声音去解析他到底神在哪。

在下不才,稍有不同意见,想聊聊。

先说Margiela较为突出的设计手法。

在一段时间内,Margiela重视设计的观念,而非设计本身。他用各种素材进行拼接,比如,最早期的瓷片上衣。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它强调的是这种手法,而非这一手法带来的美感。

再看看设计师Sarah Burton为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2011秋冬系列,采用了同样的设计手法,但呈现出来完全不一样,因为她在手法以外,也强调美感。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这些瓷片并非单纯的拼接,整个廓型非常考究,色彩的变换也很精致,仔细看,腰部和脖子部分侧重红色。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中国有位艺术家李晓峰在2010年做过一个瓷片衣的系列,相对来说,他的呈现效果就不会过于强调设计上的美感,同样是观念,跟Margiela比较接近。也许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李晓峰的作品

强调观念,在Martin Margiela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

比如用扑克牌拼接的衣服,用手套拼接的衣服——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还有在1997年展览中,他将18件衣服作为培养细菌的器皿。服装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其实是不可预料的。

这种对面料的实验性改造,Martin Margiela是第一人吗?

别忘了时尚界还有位将艺术玩得非常娴熟的Hussein Chalayan。1993年,Hussein Chalayan的毕业作品就是将衣服埋入泥土中,让它自然腐坏,几年后Martin Margiela的观念与他有相似之处,但做法不同。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Hussein Chalayan的毕业作品

顺便一提,十多年后,中国著名设计师马可女士用了同样的设计概念创作了一个系列——把衣服埋进土里,并在巴黎进行展示。

你看,人们还是比较健忘。

说回Martin Margiela。

他的设计手法中,有意思的挺多,我非常喜欢他在1993年的作品——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宽松的背心被透明的紧身背心包裹后,会出现自然褶皱,它就像自然界的纹理一样,妙不可言。

当然还有他极为著名的1997春夏和秋冬两个系列。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7春夏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7秋冬

在人台上做立体裁剪的样子被做成了设计,一切都是未完成的状态。

“未完成”这三个字,在Martin Margiela这里或许比解构来得更贴切。很早就有评论家用“解构”来形容Martin Margiela的设计,但他本人拒绝这样的标签。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7春夏

我的理解是,正如前文所说,他重观念,而且很多设计中只有观念,呈现观念的设计则很粗糙,就像未完成品,也许由此触发了他另外一些“未完成”风格的作品,未完成与不确定性也相辅相成。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06春夏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9春夏

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超级宽松的轮廓,超级长的袖子,普遍被认为是源自Martin Margiela。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01春夏

这样的外观,他主要吸收了80年代的宽肩造型,以及在那个年代很流行的洒脱感。老牌Gianfranco Ferre在1984年和1985年的海报就展现了那种强势与闲适兼具的女性气质。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1984年的Armani 与后来Martin Margiela设计的爱马仕,也在气质上接近。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Armani,1984年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rtin Margiela设计的Hermès1998秋冬

七八十年代还有个很知名但现在没有多少声音的名字——Anne Marie Beretta,挺神的一位。

Anne Marie Beretta擅长设计风衣,那种超大廓型与后来的Martin Margiela也有些像。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80年代的Anne Marie Beretta

当然,Martin Margiela更具有当下的酷。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00春夏系列

Martin Margiela在过去中汲取灵感,再加上自己独特的设计观念,通过极简的方式呈现出来。

评论家Suzy Menkes在1993年3月13日的《纽约先驱导报》中关于时尚新力量的评述:“时尚自北方而来:奥地利的Helmut Lang,有着一半瑞典血统的Marcel Marongiu,以及比利时的 Ann Demeulemeester和Martin Margiela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9春夏系列

后来媒体对他的报道反而不如今天这么多,首先他不喜欢接受采访,另外,那时候在世的大师、在状态的设计师实在太多了,一个Alexander McQueen ,加一个John Galliano,基本吸走了时尚圈半壁流量。

2009年,遮遮掩掩中,媒体知道了Martin Margiela离开了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事实,之后他再无踏入时尚圈(也许踏了大家不知道),这给Martin Margiela的封神奠定了基础。

没有了Martin Margiela那几年的品牌,为什么很像曾经,但就是不够?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11春夏系列

没有了灵魂人物的团队,仅仅是重复之前的设计方法,而没有去创造新的观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后来的Martin Margiela,倾向于传统的“要美派”了。

什么是“要美派”?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是我生造的一个词,另外还生造了一个“山川派”,看过旧文《我发现了Gucci、Givenchy、Galliano不可告人的秘密》应该比较好理解。

从整个时尚历史的进程来说,80年代是分水岭,因为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给时尚圈投了一个炸弹。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Comme des Garçons1985年

在那之前,主流时尚都维护传统审美体系,这种审美体系是经历过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慢慢承袭下来的,尽管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同,但始终是要美的,也就是“要美派”。

“山川派”当然指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他们是不要美的,他们的本意就是打破传统美感,也许这是观念艺术在时尚界最早的体现,而为什么是两位日本设计师将观念艺术这个炸弹投向巴黎,我觉得也是有必然性的,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Yohji Yamamoto,1984年

之后时尚圈的总总,基本逃不脱“山川派”和“要美派”这两大阵营,直至今日,“山川”这两位属于真正的神级。

如果说Martin Margiela是某些潮流品牌的“爸爸”,那“山川”应该是“爷爷”。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Yohji Yamamoto1995秋冬

Martin Margiela吸收了“山川派”的破坏性,将观念艺术运用到设计中来。

还有个人对他有影响:1985年至1988之间他是Jean Paul Gaultier的助理,Gaultier擅长结构的处理,从后来Margiela的设计来看,结构也是重点之一,不能说两者没有关联。

我们看下Jean Paul Gaultier和Martin Margiela对牛仔面料的运用,有很相似的地方。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左: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9春夏

右:Jean Paul Gaultier1994春夏

而且,尽管Martin Margiela的许多作品都有未完成的粗糙感,但他不乏细致一面,尤其在他设计生涯的后期,这些细致都体现在结构和廓型的处理上。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06秋冬

回忆一下,大家什么时候给Margiela“建庙”的?

拜Demna Gvasalia所赐。

曾经在Martin Margiela品牌工作的Demna Gvasalia创立了Vetements ,又接管了奢侈品牌BALENCIAGA,他火了,于是他那些采用诸多Martin Margiela经典设计元素的作品,给足了新旧媒体们报道的素材。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左:Vetements2018秋冬,右:Maison Martin Margiela经典Tabi鞋

Vetements和BALENCIAGA,近几年以潮流姿态C位出道,带动了一波时尚风潮,流行趋势总结下来,跟风者众多,于是,Martin Margiela在众人口中成了潮流的起源。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1999春夏系列

人们就喜欢出世的神。

世间多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从不接受采访,从没有被拍过照片,半个时尚圈都抄袭他,等等,最奇特的传言是没有这个人,是虚构的。

大家都有一颗写书的心,缺乏较真的气力。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rtin Margiela与Jean Paul Gaultier

他沿袭了潮流,顺着时尚的走向,但又突破了许多传统,在功能主义的基础做了许多实验性的尝试,重要的是将以欧洲为代表的传统美与日本设计师为代表的山川派的“不要美”做了初步融合,从长远的时尚历史来看,这或许是他最重要的突破。(嗯,这是我说的)

Martin Margiela的封神之路

Maison Martin Margiela2007春夏

Martin Margiela确实很优秀,但他的设计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是有迹可循的,仅凭现在一些品牌对他的模仿就封神,一来把他看轻了,二来,过几十年还被抄袭的设计师也不少,又不是《封神榜》,哪有那么多神。

只能说,当下很平庸;还得说,现在的传播领域也更适应于造神,往死里踩和往天上捧两种方式,似乎才符合流通规则,才能激起读者的神经,不然很容易淹没在潮水中。

啊,好像说的是我哎,被淹没了。

欢迎转发朋友圈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明细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email protected]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以时尚为主的视觉艺术

人物专访 时尚解析 辛辣评论

文刀米不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