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古藺旅遊扶貧 讓生活有風景 讓未來有希望

泸州古蔺旅游扶贫 让生活有风景 让未来有希望

“畫裡鄉村”古藺雙沙

四川新聞網瀘州7月17日訊(朱茂 記者 嶽東)6月23日,瀘州古藺縣東新鎮古郎洞遊客中心人山人海。歷經2年,耗資1.2億元的古郎洞景區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正式開業迎客。今日,古藺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古郎洞景區將是繼黃荊老林景區、太平古鎮景區、箭竹大黑洞景區之後,古藺縣全力打造的第4個國家4A級景區。

近年來,古藺縣委縣政府全力推動主導產業由酒業、能源“雙輪驅動”向酒業、文化旅遊、新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足鼎立”轉變。明確“生態田園、紅色古藺”的總體定位,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打造“一核一線一片多點”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實現“決勝脫貧攻堅、實現撤縣設市、同步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

泸州古蔺旅游扶贫 让生活有风景 让未来有希望

大寨富民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菊花產業

旅遊扶貧“五帶動” 人民增收路子多

“一核一線一片多點”是指以黃荊老林、桂花地質公園、紅龍湖為核心旅遊景區,以“黃荊—縣城—永樂—太平—二郎”為精品旅遊線路,以大寨、箭竹、雙沙、馬蹄、馬嘶為重要鄉村旅遊示範片,以其它鄉鎮特色旅遊景點為補充。

用好“一核一線一片多點”上的旅遊資源,古藺縣目前全年可舉辦大寨踩山節、雙沙菜花節、馬嘶茶文化節、黃荊老林英雄會、水口楊梅節、箭竹苗家風情節及東新獼猴桃音樂節等14個重大旅遊活動,覆蓋全年,實現了旅遊節事活動“月月有”。

泸州古蔺旅游扶贫 让生活有风景 让未来有希望

古郎洞景區溶洞奇觀

舉辦節事活動只是抓手,推動人民增收才是目的。古藺縣紮實做好旅遊扶貧工作,通過景區開發帶動、鄉村旅遊帶動、線路開發帶動、產品開發帶動、節事活動帶動“五個帶動”推動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增收致富。

來到黃荊鎮金魚溪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該處一期項目已建設完工,所有房屋均以發展旅遊帶動脫貧的目標高標準設計,全面實現了旅居一體化。二期項目將建設金魚溪旅遊度假小鎮,預計於2019年開發建設。

記者瞭解到,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景區開發通過吸納貧困人員參與項目建設等方式,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作為黃荊老林景區的配套服務次中心,該項目建成後,還可通過鄉村旅遊帶動引導貧困人口通過土地流轉、住房轉讓租賃等方式參與旅遊開發、旅遊創業和發展農家樂、民宿客棧等實現增收。隨著項目的逐漸建成,大黃荊生態旅遊環線的體驗內容也將進一步得到豐富,旅遊線路的開發,將進一步吸引遊客,增加他們的遊覽時間,帶動沿線貧困群眾吃上旅遊飯。而竹筍、蜂蜜、臘肉等一系列旅特產品的開發,讓貧困群眾能夠參與產品生產,實現多渠道增收。最後,依託已連續舉辦九屆的特色旅遊品牌黃荊老林英雄會的廣泛帶動,大量遊客紛紛湧入,貧困戶還可通過參與活動服務、旅遊商品銷售、特色餐飲及民宿等方式實現增收。

泸州古蔺旅游扶贫 让生活有风景 让未来有希望

黃荊金魚溪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

用好做活“旅遊+” 鄉村走進新時代

說起大寨苗族鄉富民村,村民們都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這裡的改變。

據瞭解,富民村曾是重點貧困村,基礎設施極不完善,支柱產業缺乏、集體經濟空殼,群眾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和傳統農業種植,收入極其微薄。

如今再到富民村,一副宜業宜遊的繽紛畫卷正在逐漸展開……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將全域旅遊打造成為脫貧攻堅新引擎的重大決策。

近年來,古藺縣高度重視發展旅遊,縣委、縣政府以1號文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古藺縣旅遊產業發展領導組。隨著全域旅遊的不斷深入推進,各鄉鎮鄉村旅遊多點開花,做活“旅遊+”文章,積極引導群眾轉變生產方式和發展思路,盤活青山綠水,開啟了一條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聯姻”的致富新路。

“旅遊+農業”打造休閒好去處。為實現“產業富民”的目標,富民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核心產業區發展中藥材(菊花)種植基地項目80畝,有紅運、戈壁晚霞、奇黃、白雪山等14個種類的菊花。每年5-6月,富民村80畝成片菊花競相綻放,彷彿為地面披上彩色地毯,每天都有上千遊客到此觀光。目前,當地已有4戶貧困戶開辦了農家樂和民宿,5戶擺攤設點,在旺季每天收入可在1000元以上。

“旅遊+文化”營造特色風情地。作為少數民族鄉鎮,大寨苗族鄉在菊花盛開時,結合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舉辦菊花節暨苗族吃新節吸引人氣;花期過後,又利用菊花製成抱枕、香包等少數民族工藝品進行銷售。據統計,2016年至今,富民村已接待遊客20萬人次,提供就業崗位400餘個。2017年,富民新村成功創建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並順利實現整村脫貧。

“旅遊+紅色”鑄就脫貧新引擎。古藺縣把長征精神作為黨性教育的最好教材,在發展紅色旅遊的基礎上,建設四渡赤水乾部學院,以太平古鎮為主教學點,在二郎、雙沙、水口、黃荊4個紅色革命遺址設立現場教學點,全力打造全國黨性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學院已舉辦培訓班112期,培訓來自黑龍江、上海、新疆等13個省、25個市州各級幹部8200餘人次。

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巧用活用,進一步強化了幹部使命意識,提升了幹部工作作風,推動了全縣加快發展。2014—2017年,古藺縣各級幹部擼起袖子幹扶貧,廣大貧困群眾甩開膀子爭脫貧,累計減少貧困村67個、貧困人口7.52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5.7%。

高標推動“全域遊” 風景“錢景”雙豐收

近年來,古藺縣除成功創建黃荊老林、太平古鎮、箭竹大黑洞景區3個國家4A級景區外,還創建了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以及畫裡鄉村、富民新村、甜橙莊園、茶山果海、楊梅林海5個國家2A級景區。

記者還從古藺縣文旅局瞭解到,截至目前,古藺縣全域旅遊規劃面積達750平方公里,覆蓋全縣20個鄉鎮、60個貧困村,佔117個貧困村的51.2%。特別是截止2017年底,全縣有2.6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旅遊發展成功脫貧,佔脫貧總人口的35%。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古藺縣正式被評為四川省旅遊扶貧示範區和四川省旅遊強縣。

預計到2020年,古藺縣將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2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5個、國家2A(3A)級旅遊景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10個、鄉村旅遊示範鄉鎮8個,打造一批特色鄉鎮、精品村寨、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和鄉村民宿達標戶,建成西部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實現年接待遊客100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100億元以上,讓更多人口特別是貧困戶享受到全縣全域旅遊帶來的實惠和好處,實現風景和“錢景”的雙豐收。(古藺縣委宣傳部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