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朱然墓的發現,爲何震動了日本?

社會小達人


1984年的6月的一天,馬鞍山下了一場大暴雨,這場大暴雨衝出了一座古墓,一座後來驚動我們鄰國日本的古墓。其實,這座古墓的主人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然的墓,論影響力,朱然墓葬被發現肯定不至於有這麼大的反響,然而,日本人在乎的不是朱然,也不是出土的貴重文物,而是一雙不起眼的鞋子,木屐。

村民們在發現古墓之後,發現了大量的金銀器,於是上報文物局,古墓開始被髮掘。其實,在大雨之前,朱然的墓已經被盜掘過很多次了,只不過盜墓賊盜墓不徹底,在這次發掘中,仍舊在朱然的墓裡發現了一百多件文物和一些錢幣。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漆器,一些有考古價值的圖案,但是這些貌似都和日本八竿子打不著。

我們回頭說說那雙酷似木屐的鞋子,為什麼日本人對它如此看重呢?原來,如果這雙鞋是木屐,那就是重重地打日本人的臉!而且打的他們顛覆認知觀!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一直認為木屐以及和服都是他們自己的傳統,和中國沒關係,如果這雙1700年以前的木屐是真的,那他們可就要被現實打臉了!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木屐是日本從中國學習,後來發揚光大的。

我們承認,近代以來甚至現在我們都有不如日本的地方,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國家,我們在反思,在進步,縱觀歷史,一旦有一段和平時期,中國總能創造奇蹟!


潁州小史官


朱然是三國時代東吳的一員大將,是呂蒙之後孫權最為倚重的大將之一。

朱然最值得吹噓的事情,那就是在跟隨呂蒙討伐關羽的過程中,與潘璋在臨沮生生擒關羽父子。

所以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虛構了一個場景,在夷陵之戰中,趙雲一槍刺死了朱然,也算是為關羽報了仇。實際上,朱然是在公元249年病死的,已經距離夷陵之戰二十來年了。

不過,本文並不打算介紹朱然,而是朱然墓。

朱然墓是上個世紀80年代被發現於安徽馬鞍山,朱然墓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本來嘛,朱然跟日本八輩子都打不著交道,朱然墓也和日本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朱然墓中出土了一件物品,讓日本國內的專家們不太好過!

這件物品就是一雙漆木屐。這雙漆木屐的歷史超過了1700年,是我國最古老的漆木屐。漆木屐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這下子日本的專家們坐不住了,中國竟然出土了1700年前的漆木屐,這怎麼可能?中國的木屐歷史怎麼可能比日本還早?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人一直以為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因為在當時,只有日本人才穿木屐。

因此朱然墓的漆木屐的出現,顛覆了日本專家的觀念,也證明了木屐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

很遺憾的是,現在的中國人只能指著出土的木屐驕傲的說:看,我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木屐!

但是,木屐在日本卻成為了他們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傳承了上千年,直到今天。

歷史固然是向前走的,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卻是不能被遺忘和丟到的,因為它們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小鎮月明


盜墓是為自己,肯定成天鑽研這個,考古是拿工資盜墓,有時間拿個茶杯看個報紙多好,等別人發現了,再申請了出差費再去,然後大加宣傳發現某某古墓,再寫個論文,裡子和麵子全有了,多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