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底有沒有文物?

一壺秋色淡清歡


黃河,中國古代稱大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 、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底究竟有沒有文物?我的結論是:“有!”。不僅有,還會很多。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主要從幾個方面推理得出的結論。

一、中國藍田文明、半坡文明等出現在黃河流域。部落爭端,個人恩怨……危急時刻把東西埋在地下或扔進河裡是一種合理的推測吧。黃河改道,上漲,把埋在地底的物件變成了河底的物件也不是不可能。



二、黃河古戰場很多。像:牧野古戰場、崤山古戰場、官渡古戰場……這些戰場往河裡扔幾件兵器、盔甲也不是不可能吧!

三、別的不說,咱們單單隻說開封。在開封地下,有地下3米的清代開封城、地下5米的明開封城、地下6米的金汴京城、地下8米的宋汴梁城、地下10米的唐汴州城、地下12米的魏國大梁城。那在黃河裡,又有多少卷帶而去的文物呢!


四、咱們且不論花園口決堤的是與非,功與過。單單隻說這次事件波及江蘇北部諸縣市。河南、安徽、江蘇三省44個縣市遍地洪水。金銀珠寶、文物玉器會有多少捲入黃河河底?

五、古時,“黑船”、“黑店”不少。旅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變成“餛飩或者包子”。一定會有一些東西讓苦主扔進河裡。

六、黃河歷史上有名的改道有七次之多。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統計,在1946年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決口氾濫多達1593次,平均每三年就要決口兩次,大改道26次,而每一次的決口和改道背後都是數以萬計的生靈塗炭。

這其中有沒有捲入河底的金銀財寶文物呢?


七、古時祭拜龍王河神,祭祀用的金銀首飾全往河裡扔去,這些東西怎可能不多?



八、從古至今,因各種原因跳河尋短見的男女老少,也可以說是不少,以至於還衍生出“撈屍人”這個職業。我們在這裡對死者道聲“一路好走”。願你們在另一個世界裡,尋找到你們想要的生活。

九、即是上面的各種推測都不成立。但這個證據可是史書記載的啊:

秦國稱霸天下,進周朝首都,把代表王權的九鼎運往秦國,其中一個鼎落入了黃河……

以上是我通過九個方面肯定黃河河底肯定有文物的論斷。


恆實說


黃河河底當然有很多文物,或者說,黃河也不止一個兩個河底。

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在三門峽以下的中原大地奪濟、奪淮,製造了不少滄海桑田的鉅變和一個個人間慘劇,也讓很多曾經繁華的商埠、巍峨的堅城被河水和泥沙掩埋,比如六大古都之一的洛陽,現在的城址下重疊掩埋著幾個洛陽故城,這些故城大多是被河道改變和泥沙沉積所掩埋,隨之埋入地下的,自然還有很多文物珍寶、建築遺蹟,有時間的朋友不妨去洛陽幾個對外開放的城門遺址看看,記得有一座城門遺址下,就疊壓了至少九個被河水泥沙埋沒的更古老城門遺址。

除了洛陽這樣的古都,還有許多古代城垣、村落、古戰場遺址被黃河的泥沙掩埋在河道或古河道下,比如五代十國時後梁與晉國(後唐)曾在黃河中游沿著河道兩岸纏鬥很久,包括楊劉南北二城在內,許多昔日聞名的古戰場,如今都被深埋在古河床下。河南的許多位於黃河兩岸平原上古城,真正矗立在地面上的、超過500年的古蹟寥寥無幾,說是古城,許多“古建築”都是近代甚至當代重建或複製的,除了人禍破壞,主要也要拜黃河所賜。如開封,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圍攻開封,明軍抵擋不住就決黃河堤,雖迫使李自成撤退,但開封城也被河水淹沒,許多歷經幾百年滄桑孑遺的古蹟、文物,也就此痕跡無存。

除此以外,黃河河床、古河床還有許多更古老的東西,比如古生物化石,大名鼎鼎的劍齒象(黃河象)化石就是一例,這樣的珍寶應該還有很多。當然,層層疊疊的古河床本身也是文物。

至於九鼎之一,傳說中是掉入了古泗水,不是黃河。

當然,因為黃河頻繁改道,許多古河床早就變成陸地且難以分辨,加上泥沙沉積,即便明知有寶,想找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陶短房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上,如果說哪條河的地位最重要,莫過於黃河了。不只是因為它被尊稱為母親河,而是它的名字可以簡稱為

河,即黃河;黃河,即河。黃河就是這麼囂張,沒辦法,它的地位太重要了。

儘管黃河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卻有一個不相稱的河神—河伯,也就是馮夷。

馮夷,也就是山海經裡的冰夷。這個傢伙兩面三刀、陰險狡詐、性情卑劣,在古代神話中,只要有他出現,那他一定是反面教材的主角。

怎麼個反面教材呢?

話說有一年啊,河伯馮夷變成一條白龍在河裡洗澡,然後被后羿看到了。后羿就用箭射了他一下,並射瞎了一隻眼。河伯肯定不幹呀,就去天帝那裡告狀。

天帝心裡清楚馮夷的為人,於是就問河伯,后羿為什麼要射你啊?河伯就說,我在河裡游泳,他就箭射我眼睛了。天帝就對他說,那你活該。

天帝曰,使汝深守神靈,羿何從得犯汝?今為蟲獸,當為人所射,固其宜也,羿何罪與

如果說馮夷僅僅是惡人先告狀,那還算是誇他了。丫不僅對神仙如此,對凡人也是相當的挑剔,而且吝嗇。

大家都知道,黃河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較大的泛濫,為什麼會氾濫呢?就是陰晴不定的河伯馮夷,想要人類的貢品。什麼樣的貢品呢?

莊子雲:牛之白額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

什麼意思呢?牛頭上有白點,豬鼻子有坑,人有痔瘡,都不可以用來祭祀。是的,祭祀這貨不僅要用牛和豬,還要用人,而且還不能得痔瘡的人。

你說這特麼的都是什麼玩意兒啊!!!

自古至今,黃河氾濫的次數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了,每一次氾濫都要舉行重大的祭祀活動,祭祀的祭品不僅要有活物,珍寶也要有的。

因為馮夷特別貪婪!!!

當年天帝封他為河伯之時,已經給他造了一座很大的官邸。可是他還是時不時的冒出水面,看見河邊有富人走過的話,就拽進水裡,然後搶走錢財。

博物志就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澹臺子羽渡河,攜千金之璧於河。河伯欲圖之,至陽候波起,兩蛟夾船。子羽左手持璧,右手以劍斬蛟。既渡,三投璧於河,河伯躍而欲歸之,子羽毀而去

後來有一年河水乾涸,河伯亦不見蹤跡。有人說是被天帝囚禁於黃河水底忠極之淵,每年唯有夏至日出來放風一個月時間。

幾千年來,河伯也不知道斂了多少錢財,都被藏在河底。這些錢財,大抵都算得上文物吧?


山鬼祗樹


感謝葉大師推薦,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和文明的誕生,還有那些沉入歷史長河中的人和物。

蜿蜒曲折的黃河全長5464km,流經中國文明的幾大發源地,也見證了宋朝以前的所有朝代的興衰更迭、乾坤鉅變、金戈鐵馬;無論是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河南地區,還是秦漢隋唐的長安,還是宋朝的汴梁城,都位於悠悠黃河畔,漫漫江水旁。這還只是都城,除此以外,其他的和主要城市也基本沿著黃河分佈。在璀璨悠久的中國歷史上,黃河從來不曾缺席。

而黃河由於含有大量的泥沙,歷史上河底被逐年抬升,不同時期的許多古蹟文物自然也被掩蓋在黃河的河床之下,而黃河卻在記錄著當時的那些人兒那些事兒那些不曾為人所知的故事。

我是珞珈山的貓,一直在陪著你~


珞珈山的貓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河之一。應該說,黃河自古就因河水暴漲而引發水災,多次改道,自然也就會將村莊市鎮淹沒,甚至變成河床。最直接的一個觀點,就是北宋徽宗晚期的官窯窯址就在黃河河底。所以黃河河底肯定有文物,當然也有一部分因洪水的衝擊而移動也是有的。


恆古木斧


肯定是有不少寶貝的,但是黃河泥沙太多,基本上衝不遠就淤在河底了,泥沙越來越厚,有的話也都在很深的地方,因為黃河底加厚的速度比長江快多了,找也很難找,除非有特別靈敏的金屬探測儀,這只是金屬,其他材質的就比大海撈針還難的多,再說黃河有史以來改道的次數數不勝數,區域太大了……


44120773


別的不多說,隋唐期間,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點,南北不用說,往西延伸到隋大興,唐長安。兩唐書,長安志記載,洛陽船舶往西前往長安,在三門峽段,最少三船翻一……你想想,除了糧食還有多少好東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