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管實在不易!

這幾天,不少網管也在溝通,說咱們網管也不容易啊,在微快運組織的網管群裡,網管們各種自嘲。

網管實在不易!

網管實在不易!

私下裡,跟一些網管深聊,歸納總結網管的不易,不外乎以下幾方面:

招商難

百世快運剛起來的時候,50%的網點來源於快遞的網絡。後來慢慢擴張到專線、三方與大的直客,先行者不易。至今仍然有這樣的現象,專線或者普貨三方的會把快運歸屬於快遞的行列裡來。而快遞又把快運歸屬於大貨物流這範疇裡來。

真是爹不親、娘不愛,甚少歸屬感。筆者當年找一物流市場頗有規模的三方物流企業加盟時,人家聽前面的招商PPT還興趣盎然,一看到價格表,馬上撤退了,你們那麼高的走貨價,都是專線的兩倍甚至更多,如何能招到加盟商?!

安能2013年快運鋪網時,安能網管人手一份百世快運網絡區域表,所有區域地推招商,百世的網點老闆必定會接到一條短信通知。

後來

壹米滴答起網時,開始租酒店招商,壹米的網管們也會去做同樣的地推,百世、安能、中通等先起網絡的網點老闆、門店經理必然會接到這樣一通電話,或者早就被拉入一個微信群裡,進行招商廣告群推。

韻達快運起網時,很多網管都是從同行中挖角,相對容易一些。挖到網點,貨量也容易起來。這也是韻達快運迅速做到全網日均4000噸的原因。

當然,現在普通網管逐一走訪其他網絡網點、招商會招商、微信群推等等方式仍然一樣不落,這也算是精準營銷的一種吧。

但發展到現在,很多網管發現,資源很容易就用盡了,再去深度挖掘很難。

還有就是空白區域很少,一級網點的位置少了,產糧地早就被人分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沒人願意來啃。

再有就是經過了百世、安能、中通、壹米滴答、韻達,甚至後面的順心連續幾輪的割韭菜,一茬又一茬,韭菜生長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各種網絡起網的速度。

最後就剩下對優質加盟資源的搶奪了。最好的網點有車、有貨、有團隊、有好的經營理念,他們都是在百世、安能這一波網絡壯大中茁壯成長起來的。幾年的時間積累,投入了時間、感情,當然最核心的是賺到了錢。所以要他們改旗易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前面的網絡某些區域自己折騰又另當別論了。

各種網絡你來我往,各家套路都差不多,開始各種美好承諾,最後能落地的不多。所以網點也被各種招商教育得差不多了,越來越理智。網管們靠三寸不爛之舌輕易完成招商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網管招商確實越來越難!

攤分指標難

不管是前三名的安能、百世、德邦,還是後面日均沒有過萬噸的網絡,成長速度是吸引投資、擠壓競爭對手的必經過程。安能此次網絡大會更是提出“新五年計劃”,喊出千億收入、日均30萬噸貨量口號。

網點資源與貨量很多時候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日均30萬噸是個什麼概念?就是目前前20名網絡相加的總和也沒有日均30萬噸這麼多,除非未來市場環境春光無限好、仍然能急劇擴張,而其他網絡全部陣亡,一家獨大。我想估計有這個可能會達成目標。

安能已經創造了很多奇蹟,我們估計拭目以待。

日均沒過萬噸的中通、韻達及某答(不計其他鬆散聯盟那幾家),更有業績增長的要求,有的要求每年翻倍增長。

如果網絡沒有進一步擴張至全國一張網,而產糧地又未能進一步細分出更多的網點。換言之如果仍然是原有的2-4千家網點,就要求原有的網點貨量或者營收成倍增長。網絡自己招商都這麼難,還能指望一級網點輕易完成二級網點或承包區的招商?

所以網管攤分指標很難。有良知有職業道德的網管會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去分攤指標,至少保證網點還活著,靜觀行業變化。說不定,突然有幾家網絡因為資金鍊斷裂或者管理不善而倒閉,就有了將其他網絡的網點整編的機會。

處理異常難

當網絡動盪期間,異常成堆,保姆型網管會疲於奔命。

分撥運營這一幫同事給力配合還好;有人脈能混個臉熟的,其他區域的分撥或者網管、網點能賣面子的還能高效處理。另一些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只會勞而無功,每天長吁短嘆,甚至有人會以淚洗面。

網管如果不幫轄區的網點處理異常,網點根本不會頂你,與你共渡難關,甚至當其他網絡新起,會隨時跳槽。反正他有貨、有團隊、有運營能力,而現在網絡同質化又這些嚴重,做誰家不是做?!

網絡平穩,質量靠譜。網管會輕鬆些,一旦遇上爆倉、分撥崩盤,網管甚至會去支持分撥清倉,搬貨開叉車是常有的事。那時的網管,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指標是否能完成,而是網點是否能活得下去,網點會不會起異心的事了。

異常最極端是網點扣貨。

第一次遇上網點扣貨是2014年,秦皇島一個網點,當時因為網點投全額保費發了一臺機器,最終破損而平臺理賠不及時,一拖再拖,此事件直接導致網管下課。2017年又協助處理一起華東某省網點退網扣貨事件。

最近聽說有網絡扣貨事件時有發生,甚是替網管擔心。

異常處理不容易。網管有時既當爹又當媽,管完網絡還得支持運營,讓網點儘量理解運營。

總部與網點兩頭受氣,猶如風箱裡的老鼠

網絡急速擴張與網絡運營動盪期間,網管不可避免會兩頭受氣。一方面要把網點的貨量催上來,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網點正常運作,掃描率、派件及時率、網點KPI做上來。而網點不堪重負,發出的貨又經常出現異常。這些都要求網管經理及時得體去應對。

如果遇上總部制訂遊戲規則的領導完全不懂行,超出實際情況去進行負激勵。網管還得去貫徹執行,同時做好解釋與安撫工作。

如果應對不得體,風箱裡的老鼠是當定了,吃力不討好是常有的事。

所以網管不易。

職業前景不明朗

網管這個角色往往在一張網絡新起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網管猶如織網的蜘蛛,有的是市場開拓型的,當一張網織成功後,對網管的要求又不一樣了。此時,這類網管感覺自己象被用完的抹布,被網絡隨時拋棄,命運悲慘。

所以網管這個工作對不少人來說,可能是階段性的。那麼網管們未來的職業走向何方?我們不也妨設想一下:

  1. 轉崗。網絡一旦搭建成功,運營質量與穩定性是衡量一個網絡是否優良的最關鍵指標,所以轉崗運營是其中一個方向。網管有其優勢,他懂網絡,瞭解網點與網點的經營,所以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適崗。
  2. 創業。正是因為網管了解網點的經營,所以一旦條件成熟,比如有合適的合作伙伴,有資金、又有客戶可以變現,而網管又瞭解一家網絡及整體網絡的生態,在他以網管為職業的過程中,又積累了不少的人脈。即使遇上網絡折騰,去其他網絡去分流貨物,對他們來說,也駕輕就熟。
  3. 升級。同樣一張網絡,雖然網管升級做大區總、省網管與省總的機會比較少,但畢竟還是有一定的機率去成功。走到這一步,職業視野又不一樣,面臨的機會也會更多。
  4. 轉行。比如我個人,在轉崗去做培訓的時候積累了相當的課程與客戶,發現這是一個行業空白,剛好快運風起雲湧,而零擔快運的培訓,尤其是能實戰落地的課程完全沒有。所以在基本瞭解完自媒體的運營後,就創辦了微快運,被不少資深快運人士評價為“最接地氣最懂網點”的自媒體!

前不久,發現有網管轉行做跨境電商的,而且還做得不錯的。這也算跨行的一種。

當然,有不少網絡發展越來越好,象百世,建成8大事業部,快遞的網管可以去快運,快運的網管可以去百世優貨,這也延伸了網管的職業壽命。

中通在快遞成功後,又跨界到快運領域裡來,中通的網管也有類似的選擇。

做網管不容易,還有諸多其他方面。網管工作高壓;他們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如果得不到網點的理解,甚至有時會遇到人生安全的威脅;也會因為長期出差,生活作息飲食不規律而導致胃病等職業病;週末經常開招商會或者網絡大會很少時間陪伴家人,有時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等等。

下方留言吐吐苦水吧,沙龍一直在你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