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導讀:

■英國哈羅公學落戶前海,薈同學校亞洲首個校區進駐前海

■前海教育向國際化邁進,到2020年至少建成3所國際學校

■雙重教育資源圍繞,超500萬㎡體量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正文:

■英國哈羅公學落戶前海,薈同學校亞洲首個校區進駐前海

6月12日,在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與英國哈羅公學校董會主席莊百庭見證下,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在英國倫敦與哈羅公學國際業務主席愛德華簽署合作備忘錄,擁有400多年曆史的世界著名學校——英國哈羅公學將入駐前海。

據瞭解,哈羅公學是英國曆史悠久、最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其著名校友包括詩人拜倫、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等。按照前海管理局與亞洲國際、哈羅國際簽訂的合作協議,將在前海深港合作區建設哈羅國際學校及禮德國際學院。兩校將建設在相鄰地塊,實現“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但兩所學校相對獨立,分別管理,共同享有教育配套設施和資源。

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而不久之前,在4月19日,前海管理局與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簡稱HEC商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將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引入前海。另外,3月3日,薈同學校全球品牌發佈會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宣告薈同學校在亞洲的首個校區落地深圳前海的媽灣片區。

■前海教育向國際化邁進,到2020年至少建成3所國際學校

從引進國際一流的HEC商學院,到薈同學校、哈羅國際學校先後落戶前海,昭示著前海教育事業正邁向國際化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各級各類學校就讀的外籍學生兒童達到了6500人,全市還有港澳臺籍學生近16000人。未來,深圳還將面對大量的外籍、港澳臺籍適齡上學兒童。而前海作為城市的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是深港之間發展合作的紐帶、國際人士進入深圳的重要片區,區域未來將規劃更多的國際教育資源以滿足前海人對國際教育的需要。

目前,區域引進了哈羅公學和薈同學校,而根據前海相關規劃,前海將建設3到5所國際學校和港人子弟學校,開設包括美國AP課程、英國GCSE/GCSF課程、A-Level進階課程、香港HKDSE、國際IB課程等公認的國際課程。

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按照建設時序的安排,所有教育設施建設共分三期:

第一期為起步期,時間為2015年到2017年,建設重點包括1所國際學校;

第二期為高速增長期,時間為2018年到2020年,建設重點包括2所國際學校;

第三期為成熟期,時間為2020年到2030年,根據需求建設1-2所國際學校。

具體而言,到2020年前海將建成15所幼兒園、4所義務教育學校,提供約3000至5000個國際學校學位。按照香港教育局預測香港國際學校數目曾使用的方法——GDP測算法,預計到2020年,前海國際學位數目將達到5550個。

■雙重教育資源圍繞,超500萬㎡體量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除了上述的國際教育資源,實際上,區域還有前海學校、荔灣小學、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南海中學、深大附中、港灣學校等一眾優質公立學校資源,吸引了不少家長選擇前海。作為城市未來的新中心,前海的教育資源將引領全城。

其中,位於媽灣片區的薈同學校是首家“全球K-12學校”,“K-12”,即“幼兒園至高中一貫制”。 該學校是一所真正意義的全球學校,由全球知名的教育改革家魏克禮先生引領,一批國內外頂尖的教育界資深人士及業界領袖人物投身創辦。集個性化、全球化、面向未來、全人發展特色於一身,致力於為全球3歲至18歲學生提供頂級基礎教育。

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一校多區是薈同學校的核心願景:首批兩個校區已分別落地於深圳前海的媽灣片區及美國首都華盛頓,計劃於2019年秋季開學;預計2026年前,薈同校區將覆蓋超過30多個世界一線城市,形成一張高度協調的全球教育網絡,供學生及教師在各個校區間交換學習,體驗不同文化。

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而位於媽灣片區核心位置的超500萬㎡的世界灣區新引擎——招商前海灣,一邊緊鄰中國首家“全球K-12學校”薈同學校,另一邊還將規劃建設一所九年義務制公立學校,區域教育配套極其豐富。

招商前海灣,是由招商局集團和前海管理局攜手打造。項目集辦公、居住、商業、酒店、文化娛樂配套設施於一體,產業引入的重點類型以金融、科技、文化、現代服務業為主。不僅自身業態多樣,周圍配套亦十分豐富。

除了教育配套外,從交通出行方面看,項目近鄰媽灣站和鐵路公園站,被臨海路、航海路、興海大道等多條主幹道圍繞,實現快捷出行;還坐擁100米寬的前海水廊道公園、“升級版歡樂海岸”寶安濱海文化公園等休閒配套,兼具宜居宜業兩大屬性。

大灣區國際名校聚集區:深圳看前海,前海看媽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