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姜文,絕對是國內同屬一代的導演中我最喜歡的一位,但其實也可以把“同屬一代”去掉。

所以這次有多期待“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自然不用多說,即使對前面兩部我的態度是“不太喜歡”和“最不喜歡”。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但一個能拍出《陽光燦爛的日子》、《guizi來了》、《太陽照常升起》的人,是不需要質疑他的能力和才華的。

這種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者性導演,以至於很多人在看完《邪不壓正》後,都會來一句“恩,很姜文”作為對電影的評價。

但是,“很姜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其實很多人都說不清楚,這3個字解釋起來,就跟他片中臺詞的密度和信息量一樣複雜。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姜文的電影,很難把它歸到特定一類的類型片。

在他導演的6部作品中,前3部和後3部曲中間是個大風水嶺,後3部曲是實實在在的商業片製作模式,從演員的配置、電影的故事、製作的成本,甚至你只看每部電影的間隔週期(1994-2000-2007 到 2010-2014-2018)都能看出來

熟悉姜文的人都清楚,不好好講故事,一直是他導演作品中的通性,《陽光燦爛的日子》或可以不算。有的人看電影喜歡故事性,但對有的導演來說,故事性根本不重要,一些作者性的東西才是更有趣和更應該關注的。

這裡提一位美國“大師級”導演、被稱為電影詩人的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他的作品就是典型的無敘事、無故事性的代表,你可以找《歌聲不絕》、《聖盃騎士》、《通往仙境》、《生命之樹》中任意一部去看,效力堪比安眠藥,神奇的是每一部的卡司陣容往往比大多數商業片還豪華。

但怎麼看電影吧,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邪不壓正》雖是改編自張北海的小說《俠隱》,可基本上只取材了其中的人物關係和背景作為大的框架,復仇的戲碼更像是淪為了噱頭,姜文還是用非常自己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喜歡夾帶私貨,體現個人情懷、冷幽默和惡趣味,這是姜文在“民國三部曲”中一脈相承的地方。

這種戲謔的表達方式,繼承前3部但又有所不同,顯然玩心更重也更商業化了。

相比我最不喜歡、觀感最差的《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在角色嗑藥式放飛方面是有所節制的,其它如臺詞的密度和信息量依舊,充滿著大量的惡趣味、冷幽默和成人梗,“爸爸”梗更是有種莫名的喜感,越到後面每一次從彭于晏口中出來都會讓人想笑

除了開場李天然和洋爸爸的車內嘴炮以及後來和藍爸爸車內的“不要哭了,再哭就到了,沒事我速度壓著呢”這樣比較通俗的冷幽默,姜文還玩起了一些略顯隱晦的成人梗,比如李天然初次給唐鳳儀打針,後者戲言自己已經70歲了,然後李天然壞壞的說,你不像70的,像69的,這個數字相信大多數成年人都能意會到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巧合的是,69是許晴的出生年份,而今年,又剛好是建國69週年。

李天然送唐鳳儀屁股一個“根本之寶”,後來卻被綁架“回禮”了一身子的“鳳儀之寶”,進而促使彭于晏只著披風在屋頂上的一段裸奔這樣的惡趣味段落,又同時滿足了男性和女性觀眾的不同需求。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所以,只要跟得上片中的臺詞速度和姜式思維,樂趣不會少。

當時在看電影的時候,就有注意到廖凡和彭于晏決戰完,手插在了彭于晏衣服裡這個細節,原來真的是姜文出的“鬼主意”(彩蛋)...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廖凡和彭于晏都笑岔氣了

想不到他真的是這種姜文...對彭于晏真是各種為所欲為啊!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估計拍完發朋友圈了

至於故事,姜文從來就不會規規矩矩給你講。《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還會例外嗎?要哪天他不是這樣了,不過以姜文的個性,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小。

很多人會用“嗑藥三部曲”來形容姜文的“民國三部曲”,只是這嗑的什麼藥和嗑的程度還是有分輕重的。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一步之遙》之所以最不喜歡,就是因為嗑過頭又太放飛了,顯得非常隨心所欲,說白了就是玩自己的,讓你們自個去兒說去吧,非常任性。所以豆瓣上會有“用力過猛”、“看不懂”、“爛片”這樣的標籤。

但就像當時看《太陽照常升起》後我說過,姜文壓根就不在意別人看不看得懂。

相比之下,《邪不壓正》整體上有所收斂,觀感也就好上不少,為此我特意再看了一遍《讓子彈飛》,

發現三部曲最喜歡的確實是《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的故事主線是關於復仇,但姜文卻把想復仇的李天然,刻畫成了一個愣頭青的形象,單純沒主見,嘴上老嚷著要報仇,但其實內心卻還很孩子氣,像當年目睹師父一家被滅門一樣還是個膽小鬼,而15年的特工訓練,也把他改造成一個命令為先,絕對服從上級的人,這也讓他在洋爸爸死後,完全淪落為藍爸爸的棋子。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吐槽劇情的話,也可以說是從洋爸爸死後開始“垮掉”的。

而以往最被拿來做各種解讀的,充滿隱喻的超現實元素,這次則用屋頂和地下的兩個世界來呈現,屋頂上的李天然是解脫天性般的存在,而下來之後,一下回到現實,只能圍繞著棋子和報仇轉。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以姜文的能力,規規矩矩的講好這個關於復仇的故事,討好觀眾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要如此的話,他也就不是姜文了。

在“三部曲”裡,每一部當中都會固定設計兩個風格迥異的女性角色出現。

像《讓子彈飛》的縣長夫人(劉嘉玲 飾)和花姐(周韻 飾),《一步之遙》的總統完顏英(舒淇 飾)和武六(周韻 飾)。

到了《邪不壓正》,則是“交際花”唐鳳儀(許晴 飾)和“裁縫”關巧紅(周韻 飾)。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這裡無一例外的,別人家的媳婦,都負責騷,而自己的媳婦,只能負責雅,《邪不壓正》裡的關巧紅,姜文又把周韻的美拍出了新高度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甚至,李天然和關巧紅的曖昧關係,還拍出了“三部曲”中少有的浪漫氣息。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姜文的電影,看點永遠是故事主線之外的元素,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從各個層面來解讀他的人和電影。

表面看似在玩兒,姜文卻裡邊夾雜了很多的私貨、隱喻。你看懂了也好,看不懂也好,甚至還有那些過分解讀的,這些其實都跟他沒關係,因為他說,“人生就是建立在誤讀之上的,一切都是誤讀”。

而就像《十三邀》裡許知遠問他怎麼看待自己身上反叛的特性,姜文直接回“我有嗎,我覺得我很正常啊”。這就是姜文,他才不管外界怎麼評論他。

姜文迷戀歷史,喜歡藉助歷史來表達,但認為表達出來的又不一定要是歷史本身,他還對小時候生活過的老北京有一種情懷在,加上《俠隱》這個故事,《邪不壓正》就是在他的想象和認識下投射出來的一部作品。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真正喜歡姜文的人,並不會因為對某一部的不喜歡而改變。就像你喜歡一個人,也不可能喜歡他(她)的一切,那些不喜歡的總會慢慢變成包容和習慣。

姜文至今導演過的6部作品,從民國到文ge後都講遍了,在“民國三部曲”後,也期待他接下來開啟新的篇章。

《邪不壓正》:不好好講故事,還一堆惡趣味,但這才是姜文!

給女粉絲的福利

- END -

作者:小輝叔影社(Hui-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