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干黃了」7家公司,僅僅因爲能力運氣不好嗎?

你今年多大了?20?30?還是40?

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30-35歲是一個程序員開始掉頭髮的年齡,他們普遍糾結的問題是:“我還可以再寫幾年代碼?”“我是不是可以轉行開個超市?”

但這個歲數同樣也充滿幸福,這個歲數的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很多人也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職業定位。

5年“幹黃了”7家公司,僅僅因為能力運氣不好嗎?

在事業的上升期,有的人已經是公司中高層,有的人已經創業成功,有的人已經套現離場,而絕大多數人應該和普通人一樣碌碌無為,在平凡的普通人中苦苦掙扎著。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位朋友在北京5年,“幹黃了”7家公司,第8家公司面試完,拿到offer的那一刻,他斜著嘴苦笑了一陣,他只是希望這家公司能堅持一年不倒閉。

5年幹倒閉7家公司這不讓他遺憾,讓他遺憾的是到了30歲這個門檻,他的履歷卻那麼膚淺複雜,他沒有過晉升,他只想找份工作謀生,每次面試他的人承諾帶他去納斯達克敲鐘,他都會開心的點點頭,離開面試官辦公室時,兩人相擁在一起,面試官送他離開時總是那句話: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5年“幹黃了”7家公司,僅僅因為能力運氣不好嗎?

到了第5家公司開始時,朋友心理默唸:我連錘子都舉不起來了,你讓我怎麼和你敲鐘?”

5年“幹黃了”7家公司,僅僅因為能力和運氣不好嗎?有時候學歷和見識也是決定因素!

5年7家公司,平均10個月換一家公司,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他進的公司很多都倒閉了,是他晦氣嗎?是他沒有能力嗎?能力的話企業不會留他半年以上,而經歷的這一切都沒有像名校畢業生那樣在一家知名企業終老的結局。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高學歷的擇業門檻要比低學歷好的多,從校招會就能看的出,就像考研名師張雪峰曾經所言:你去北京的重點名校看看他們的校招會,你再去的齊齊哈爾大學校招會看看,你就知道那些是什麼企業了。

那位朋友難道不想進世界500強嗎?當然想,但他學歷不夠,第一關他就被pass掉,更別提Offer了,他就這樣把自己30歲的青春揮霍的一乾二淨。

5年“幹黃了”7家公司,僅僅因為能力運氣不好嗎?

30-35歲應該怎樣避免尷尬和危險就是讓自己不被新人替代,保持一顆前沿、與時俱進的內心,善於學習並熱愛改變,及時喚醒自己,35歲讓自己在企業裡依舊是中流砥柱,雖然前有華為35歲辭退員工的典故,但華為的高薪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及時被辭退,你踏出華為大門那一刻,銀行卡里至少可以有150萬的存款。

換句話說,在職場裡不是你能有多大的作為,最重要的是你在自己的崗位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我知道的企業副總50歲在職的大有人在,拋開這一切不說,首先你得讓自己可以進入這些大公司,那麼提升學歷也就成了你必須要做的事!

ps:對於想提升學歷的學員來說,如果對河南成人學歷提升不太瞭解,可以搜一下 鄭州問鼎教育,瞭解一下2018年河南成人教育學歷提升報名方式、填報志願方法、報名條件、報名時間、考試規則、考試時間、錄取規則等詳細內容,以防止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