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關羽一生可謂風光無限,從一個賣棗子的小商販,升級到了蜀國的五虎上將中一員,實現了人生的大逆轉,後世還將他奉為神靈,特別是行走江湖之人把關係當成講義氣的楷模。但是在關羽的一生之中,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遺憾,最遺憾的事莫過於以下四件事。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殺錯一人

三國裡面的人物關係其實很亂,很多人因為在不同的陣營,但很多都是親戚,比如說張飛的老婆就是夏侯淵的養女,夏侯豹又是張飛的外侄兒,黃忠還把諸葛亮的姐夫殺了,殺來殺去都是一門子親戚。所以對待戰俘,你就得倍加小心,一要看是不是親戚,二要看他是不是有背景,三還要看他子孫中有沒有厲害的角色。漢李左車曾經說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有的就是不可預見的。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關羽早年三英戰呂布,後來過五關斬殺多個名將,唯獨殺錯了一人,這個人是關羽在水淹七軍的戰役上俘獲的龐德,關羽俘獲龐德後,想讓他歸漢,但是龐德生性倔強,不聽關羽的勸降,關羽沒有辦法,只有親自操刀將龐德砍了,以示對龐德的尊敬,按理說那是古代的對戰俘的禮敬,但這個龐德的後人不會這麼看,龐德的兒子龐會,也許是個實用主義加復仇主義結合體,四十年後,在魏國攻佔蜀國之後,從沒有忘記關羽的殺父之仇,隨關羽早亡多年,龐會將所有的積怨撒在關羽後人的身上,隨便找了個藉口,殺了關羽滿門。這種滿門之禍,竟源於關羽殺錯的那個龐德,早知道還不如要自己下手動手,何必講哪些江湖虛套。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信錯曹操

曹操表面上很看重關羽,在關羽落難的時候,曹操對他是禮遇有加,金銀珠寶,車輛馬匹,綾羅綢緞。關羽覺得曹操應該是個可以信賴的人,那時反正也不知劉備下落也就悻然接受了曹操的禮遇。俗話說“拿人手短”,這個曹操要攻打下邳的消息關羽知道後,就寫了封信請戰,佔領下邳城後,將下邳城守將秦宜祿的老婆送給他。曹操看信心想不就是個女人嗎,沒問題,就回了封信給關羽,讓關羽安心,沒過幾天關羽親自找了趟曹操(估計關羽知道下邳城就要被拿下了),說一定要把杜氏給他,曹操也沒多想又答應了。曹軍兵臨下邳城,關羽又將杜氏的事提了一遍,曹操也是胡亂的答應了,破城後曹操見到了杜氏,這一看不得了,杜氏還真是個尤物,曹操就直接安排衛兵將杜氏送到自己的府上,要挾杜氏,還將杜氏的兒子秦朗收為義子,也沒殺掉秦宜祿。這下給對義氣看得很重的關羽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讓關羽覺得很沒面子,曹操太重色輕友了,壓著怒火等到了曹操送給他的汗血寶馬,與曹操分道揚鑣。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信錯一人

“桃園三結義”成千古佳話,從一開始關羽就對劉備信賴尤佳,初次見面就將自己的漢朝後裔,擁有貴族血統,其實不然,劉邦之後,雖然評定了七國之亂,但是劉氏的子孫還是吃的開的,在各州郡還是有點產業的,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邦只是給自己的臉色貼金。所謂“成王敗寇”,只有成了,你說的才是真,就如東漢末年的劉秀,後成光武皇帝。關羽為人忠義,但劉備口頭上說是“匡扶漢室”,實際上是想重立王朝,關羽最大的官職是漢獻帝給他封的候,一旦關羽的忠與劉備的稱帝夢相對時,哪怕關羽沒有死在荊州,估計也會因護漢而被劉備皇權夢給吞噬。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看錯一人

關羽是個武將,自己也有點文化,對兵法什麼的都有所理解,但是就因為這些底子的影響,使得他看不起文人,他相信的是實戰加理論,一般謀士人他是看不上的,但是諸葛亮也被他看不起,這種態度讓他吃了很多虧,成為人生之大錯。

關羽一生做錯4件事,殺錯一人,信錯一人,跟錯一人,看錯一人

想當初,劉備三顧茅廬,關羽早就沒有耐心了,還不如張飛直來直去的表現,他說的幾句話,就足以叫場面冷卻。諸葛亮出山後,他就感嘆劉備不如以前那樣看重他們了,所以他多次挑釁諸葛亮的智謀,面對聯盟,關羽嗤之以鼻,諸葛亮是什麼人,還看不出關羽的心思,所以故意讓關羽在華容道守住曹操,看你是殺,還是放?這只是給關羽一個小小的考驗,殺了結果是怎麼樣大家都知道,不殺卻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曹操手上沾滿了多少蜀國將士的鮮血,難道沒有人為曹操的不死而感到怨恨嗎?在封五虎大將黃忠的時候,諸葛亮只說了一句,關羽怎麼看?諸葛亮為維護大局是處處給關羽臺階下,但關羽的表現又是怎麼樣呢,在失去荊州的時候,那二萬軍士,又到哪去了?至今都是不解之謎,難究本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