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的氫燃料汽車,加氫不容易

氫燃料電池車,即FCEV(Fuel Cell Vehicle),是通過氫與空氣中的氧的化學反應產生電力, 驅動電動機來行駛的汽車。氫氣的獲取來源廣泛,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態貯存於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廣泛的物質。氫燃料汽車可以做到零二氧化碳排放,排出的廢物只有水,也可以回收利用再次分解成氫。因此,氫燃料是公認的清潔能源。

正如燃油汽車上路需要建加油站一樣,氫燃料汽車要真正走入現實生活,也需要配套建設加氫站。

零排放的氫燃料汽車,加氫不容易

加氫站建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加氫站是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關鍵基礎設施,其相對於加油站、加氣站而言仍屬於新生事物,相關的法規、規範及標準尚不健全,因此在建設運營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1.投資大。一座標準加氫站的投資動輒上千萬(不含土地費用);

2.立項難。出於對國際大都市安全運行的考慮,有關部門對加氫站的審批往往從嚴掌握;

3.收益差。由於加氫車輛少,導致加氫站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4.費用高。一座加氫站的年運營費用高達200萬;

5.重視不夠。加氫站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規劃及建設審批流程尚不明確。

影響上海加氫站建設速度的具體問題是:

1.土地獲取困難。如果加氫站用地參照加油站,土地性質屬於商服用地,必須公開“招拍掛”。在上海要買一塊地的難度可想而知,即使有也買不起。如果加氫站租用工業用地,安監部門對在工業用地上是否可以建加氫站尚不明確(加氫站如定性為危化品經營場所就不能建在工業用地上)。如果加氫站在有條件的現有加油站基礎上擴建,應該是獲取土地的捷徑,但受制於人,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協調。如果加氫站用地可以歸入市政用地,實行定向“招拍掛”,則是加氫站建設單位的福音,但需出臺總體規劃方案。

2.加氫站規劃研究滯後。本市建多少個加氫站,在哪兒建,何時建?已經出臺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只說了個大概,並沒有根據車輛的發展計劃進行總體規劃研究和詳細的進度安排,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差。

3.加氫站性質不明確。加氫站屬於危險化學品經營場所還是城市燃氣設施?這個說法尚不明確,住建委認為氫氣不屬於城市燃氣範疇,安監局認為加氫站與本市車用LPG、CNG加氣站無異。由此導致建設單位無所適從。

4.審批流程複雜。由於加氫站性質不明確,使得原本審批流程就複雜的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更復雜。

5.第三方評價項目過多。氫氣屬易燃易爆品,嚴格的安全評價是必須的。但環境評價、職業衛生評價、社會穩定評價就顯得有點多餘,既牽涉精力又增加成本。

6.審批時間過長。雖然市政府發佈了“進一步深化本市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實施辦法”,但似乎陽光並未照射到加氫站項目上。

水氫技術解決燃料電池氫源

雖說,在新能源補貼逐步下滑的背景之下,氫燃料電池產業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推崇,但實際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仍然受氫能的設施安全、製備成本、存儲運輸等問題困難重重。

針對燃料電池氫能氫源的成本問題和安全問題,及傳統鋰電池能效比低和充電難、汙染轉移等問題,廣東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致力於研發水氫技術,利用催化重整技術,將甲醇水作為原料制氫直接發電,不再需要將氫氣壓縮裝罐或者管道運輸、通過加氫站使用。做到了“用氫不見氫”,從根本上解決了儲氫和運輸的安全難題。同時,降低了氫能製備和使用成本,整個發電過程均為電化學反應,僅排放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零汙染物排放。

根據應用領域,水氫技術的應用分為三類,便攜式、固定式和交通工具。便攜式水氫機主要是為移動設備充電,應用前景是消費電子和軍工產品;固定式水氫機應用於企業數據中心後備電源、基站供電電源和瓦兆級大型發電站,是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水氫汽車具有內燃機汽車一樣的續航能力卻沒有排放,具有傳統電動車的環保性和便捷性卻沒有充電難題,具有氫燃料電池汽車一樣的綠色動力卻沒有加氫難題,可謂水氫技術最有前景的應用領域。

實際上,合即得已初步掌握了水氫技術關鍵材料、電堆、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氫技術平臺。現在,水氫機在壽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已經達到車輛使用要求,並在積極申請國家相關資質。

與內燃機汽車相比,水氫汽車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100%,CO2可實現循環利用,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約為內燃機效率的2.5倍。水氫動力系統將有可能成為繼內燃機之後的汽車最佳動力源之一。

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水氫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發,技術逐步趨向成熟,特別是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空前飛速,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水氫汽車以其能量利用率高、環境友好、續航里程長等優勢而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