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今年早些時候,已然活成了表情包的騰格爾大叔在大火的綜藝節目《歌手2018》上重新演繹了他的名作《天堂》,馬頭琴再配以大草原靈魂之音的“呼麥”,一時技驚四座,嘉賓評委都被這種獨特神奇的歌唱手法所震驚,驚呼為神技,直稱聽得想流淚!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呼麥是啥?年輕人們可能瞭解得不多,這種樂音悠揚的長調堪稱是大草原的freestyle,又被稱為“浩林·潮爾”,傳承已有千年之久,是阿爾泰山周圍地區諸民族的一種複雜的唱法。“呼麥”又有“咽喉”之意——這可謂非常貼切了,唱呼麥的歌手多用喉部發聲,用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持續的帶有金屬感的低音,配以流動的旋律,巧妙地利用了口腔共鳴,非常獨特。有人將這持續的低音稱為“氣泡音”,這可謂非常貼切的比喻。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一種草原特色非常濃郁,且以歌唱草原壯美風光和繁盛的動植物為主的演唱形式,呼麥流傳於我國的內蒙古,以及俄羅斯的遠東和蒙古國區域。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內蒙鄂爾多斯的5A級景區響沙灣悅沙島的劇場,紫陌也欣賞到了非常原生態的蒙古族呼麥表演。蒙古族呼麥在10多年前就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在2009年,中國蒙古族呼麥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能在這裡聆聽這讓專業歌手也為之震撼的呼麥表演,實在是令人開心的一件事。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響沙灣悅沙島劇場裡的呼麥表演,除了呼麥歌手外,還有一整個樂隊——馬頭琴、蒙古箏、架子鼓、牛角號都會用上。演出開始後,帶有金屬音的低音從由呼麥歌手吟唱而出,連續不絕,草原上的金戈鐵馬,雪山戈壁,英雄豪傑似乎就在這樂音中,如行遊詩人般娓娓道來,如唱如訴,這是屬於草原民族的史詩。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實際上,在響沙灣景區,能欣賞到一系列的蒙古族特色藝術——除了呼麥之外,還有綿延700載之久的鄂爾多斯婚禮演出,將草原民族的禮儀、服飾、飲食、祭祀和歌舞文化都集於一體。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另外還有福沙島的祭祀演繹,遊客們能體驗到地道草原蒙古包、勒勒車、蒙古大餐等傳統蒙古族傳統特色,重新見證草原民族的生活、遷徙的風情。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在響沙灣聆聽呼麥,大草原的靈魂之音,已成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