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巴結日本人,給天皇當兒子,臨終叮囑子女:好好學習日本文化

清朝滅亡後,前朝貴族們整天做著復辟的黃粱夢,其中就有個認死理兒的王爺,為了他的“千秋大計”,不惜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到日本,認賊作父。他的女兒不辱父命,成為了令人不齒的女漢奸川島芳子,其人就是善耆。

為了巴結日本人,給天皇當兒子,臨終叮囑子女:好好學習日本文化

說來善耆呢,祖上可來頭不小。他的祖先是和多爾袞為皇位爭奪的你死我活的肅親王豪格。善耆雖然承襲了王位。可惜他命不好,生在內憂外患的晚清時代。

話說到了庚子年的時候,老佛爺被聯軍趕出了北京城,倉惶西逃。善耆本來也是跟著一起跑路的,可被老太太命令回去北京善後。縱使萬般不情願,善耆也只能硬著頭皮回京,而這次回京讓他有了意想不到的見聞。

為了巴結日本人,給天皇當兒子,臨終叮囑子女:好好學習日本文化

回京後他發現自己家被燒了,紫禁城卻完好無損,一打聽是一個日本翻譯官川島浪速的功勞。善耆於是有意結交,一番交談後頓感相見恨晚,就差拜把子了。也是這個時候,善耆也萌生了依靠日本,維持清王朝統治的思想。

清朝覆滅後,依靠日本幫助恢復基業就成了支持善耆的唯一的精神支柱。由此,在任何場合,他都極力鼓吹“中日親善”,甚至不惜將自己年僅六歲的幼女送去日本,認浪速作義父,取名川島芳子。川島芳子沒有辜負善耆的“期望”,向著漢奸的道路一去不回頭,終於使得自己遺臭萬年了。

為了巴結日本人,給天皇當兒子,臨終叮囑子女:好好學習日本文化

作為父親的善耆也不逞多讓,明治天皇去世時,他就像兒子死了父親一樣,披麻戴孝痛哭三天。善耆不惜以傾家蕩產的代價投身到“復辟”事業中,索性跑到東北的旅順,完全投向日本主子的懷抱。就這麼折騰了十年,到了1922年五十六歲的善耆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他把子女叫到身邊,告訴他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日本文化,不要忘記恢復大清的“使命”。呵呵,老賊真是至死不悟呀,要是讓他多活個十年八年,說不定他還會做出什麼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無恥勾當呢。

為了巴結日本人,給天皇當兒子,臨終叮囑子女:好好學習日本文化

縱觀善耆的一生,也絕非平庸之輩。曾刺殺載灃的汪精衛也稱其為“了不起的政治家”。但在筆者看來,他所謂的才華只是從維持一家一姓的特權而著眼的,為了維持特權不惜背叛國家,心甘情願做日本人的走狗,只是無恥的政客,稱不得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