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地產的缺點和未來趨勢 原建設部副部長這麼說

近幾十年,特別是98年以來,我們確實新蓋了不少房子,住房供應短缺問題基本搞定。

1998年到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增加4倍,達到33.3平方米。到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經達到了40.8平方米,其中城鎮居民人均36.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45.8平方米。

好多事情都是這樣,平均很豐滿,單看很骨感。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出席一個行業活動時表示,目前儘管大部分家庭有了房子住,但是房地產仍然不平衡。過去若干年房價上漲過快,城市裡部分家庭尤其是新市民新就業人群住房依然很困難。而且住房品質也沒跟上時代和消費者的需要。

房地產開發的方式很粗獷,前些年都是以毛坯房的形式交房。嚴格講,房地產只是提供了一個居住的空間,近幾年才開始出現全裝修、精裝修房子。

稍微老一點的房子,生活配套、小區環境、宜居安全等設施不全或者沒有,一些老舊小區甚至沒有物業。

劉志峰認為,這些都是房地產存在的比較突出的缺點和不足。

當下,人們對住房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要求住的安全、住的健康。劉志峰表示,以後房地產要想穩定可持續發展,要在質量和品質上下功夫。建造百年住宅,以全裝修的成品住房交付。同時還會融入高科技和智能家居家電,降低室內汙染。

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對住宅的健康更為關注。新時代的房地產都要與老齡化社會和兒童健康保護相適應。

以室內燈光為例,老年人和兒童都要有保護性照明,長期光汙染下生活,老年人白內障發病率提高40%左右,兒童近視類提高50%左右。

劉志峰建議,從當下開始,房地產開發要重視健康問題,從選址環節到部品建材都要有科學的健康標準,要解決好水和空氣質量問題,房地產開發應與醫療機構加強合作,與文化企業、健身企業、養老機構等身心健康行業加強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