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後乾性鼓膜穿孔邊緣的組織學觀察

目的:研究中耳炎後鼓膜穿孔邊緣的組織形態學變化,探討鼓膜修補術中穿孔邊緣處理的相關問題。

方法: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入院中耳炎後鼓膜穿孔行鼓膜穿孔修補術的患者48例,病例選擇條件:手術前一年內曾有耳流膿史,近2月無流膿,耳鏡檢查鼓室無肉芽和膿液,中耳CT檢查鼓室和乳突無軟組織影,符合鼓膜修補術條件。患耳間歇流膿史從1年到30年,患者年齡17歲到47歲。15例患者鼓膜穿孔邊緣增厚,厚度和形態保持足以取組織送病理,石蠟切片HE染色光鏡觀察。

結果:48例患者中,手術顯微鏡下見鼓膜明顯增厚的有39例,其中28例患者鼓膜外耳道側上皮異常增厚,確定為鼓環和鬆弛部上皮過度增生導致,覆蓋於正常鼓膜的外表面,尤其以錘骨柄以上的區域為著,上皮來源於鬆弛部,類似於粘膜息肉樣脫垂於鼓膜的表面,其中11例完全遮蓋原穿孔,使手術者在術前誤判穿孔的大小,在鼓膜的表面形成類似室帶和聲帶的雙層結構。將過度增生的上皮掀起,可以看見真正的鼓膜穿孔。過度增生的上皮送病理檢查,見上皮重度增生,伴血管增生和淋巴細胞浸潤。一例外院採用鼓膜穿孔筋膜外植修復術後失敗的病例,可以看見手術後穿孔有縮小,但新生鼓膜內側的錘骨柄上皮高度增生,形成像“芭蕉扇”樣結構,新生鼓膜和錘骨柄不相連。15例穿孔邊緣的組織HE染色檢查發現,鼓膜外表上皮和鼓室內側面粘膜的交界點全部位於鼓室內側面,並非在穿孔的邊緣中點。

討論:1、因為鼓膜的外側上皮的增生能力較粘膜強,而且早,所以鱗形上皮和粘膜上皮的交界位於穿孔的鼓室粘膜面,在修補術中,處理穿孔邊緣時,需要注意切除穿孔邊緣內側的組織,即便是外植法也要處理穿孔邊緣鼓室面。

2、炎性穿孔後鼓膜增厚的改變以前很少有注意,本實驗觀察到人類鼓膜穿孔在炎症刺激後的上皮增生反應和大鼠極類似,但上皮的過度增生導致了鼓環外側上皮的唇狀增生。由於唇狀增生的上皮遮擋真正鼓膜,手術時需要注意清除部分增生的上皮,顯露真正的鼓膜,尤其要辨認出錘骨柄並對其周圍的上皮進行處理。就鼓膜的結構和厚度而言,人類憑目前的顯微器械是無法完成所謂的“夾層法”鼓膜修補術的,“夾層法修補”手術很可能是將筋膜完全鋪在了鼓膜的外面。即便成功,也將造成雙層“鼓膜”,聽力將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