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前兩天微博熱搜說,有數據表明,中國目前單身人口超2億,已經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的總和,年輕人都不願結婚了,將會對國民經濟產生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厲害了,以前是不想生孩子,後來是不想結婚,現在連戀愛都不想談了。

不想談戀愛,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恐婚吧,畢竟“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呢?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1.害怕失去絕對自由

單身的時候,我想幹嘛就幹嘛,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未來我規劃,沒有人可以指手畫腳。

可是結婚後,我們會從“我”變成“我們”,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難免要考慮對方的意見,就會有一種被束縛,不自由的感覺。

而且,走入婚姻後要面對的“不自由”其實還有從兩個人變成兩個家族的束縛感,逢年過節要到處探訪要發紅包,甚至到了假期還要討論去誰家這些來自生活的小事。

最重要的是,結了婚,接下來就會面臨生小孩,帶小孩。

“事業和家庭兼顧是最大的謊言”,有了孩子,夫妻中必有一方要為了家庭做出犧牲和妥協,如果不願意犧牲事業,不願意放棄自我,那麼只能先不結婚,不生孩子。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2.害怕婚姻裡的傷害和不幸

如果一個人對婚姻生活的印象,充滿著爭吵,抱怨,家庭暴力,欺騙,背叛,出軌……那麼他一定抗拒走進婚姻。

父母一輩的婚姻多數不幸福,爭吵不斷,彼此怨懟,卻又為了孩子不願意離婚,只湊合著過,在這樣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見過了父母的不幸福,他們不願再走同樣的路。

加上現在社會出軌成風,離婚率居高不下,“喪偶式育兒”的廣泛存在,離婚分財產的一地狗血,年輕人對婚姻的失望情緒越來越嚴重。

如果父母和身邊的朋友,婚後都過得不幸福,都在抱怨婆媳矛盾,老公不做家務,帶孩子辛苦,那誰還有勇氣“跳火坑”呢?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3.害怕承擔責任

結婚了之後,責任隨之而來。

對配偶負有責任,我們生活上要照顧,經濟上要扶持,精神和身體上都要忠誠,再也不能“只顧自己爽”;

對對方父母負有責任,要孝順,要贍養,要把他們當自己爸媽一樣看待,要滿足他們“早點抱孫子”的心願;

對子女負有責任,要供他吃穿,要供他讀書受教育,為了讓他有一個完整的家不能輕易離婚,要給他攢錢買房結婚,甚至老了還要幫他帶孩子。

從此女人不在是女人,而是“妻子”“兒媳”“母親”;男人不再是男人,是“丈夫”“兒子”“爸爸”,沒有了“自我”的概念,只剩下家庭和社會角色,以及角色相對應的責任。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4.經濟壓力太大

不是不想結,是結不起。

結婚之前要買房,小兩口尚且可以湊合,有了孩子呢?不買房孩子上學怎麼辦?何況不買房,根本過不了丈母孃那一關啊!

但是現在的房子,不是說買就能買的,北上廣深多少人集全家之力都買不起一套房子。

最重要的是,結了婚,就要生孩子,現在養個孩子真是太貴了,前段時間不是網上還有人吐槽,月薪三萬都撐不起孩子的暑假生活嗎?

養家餬口既然那麼難,不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恐婚的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其實婚姻沒那麼可怕,大多數婚姻都是幸福的。

只是幸福的人早已閉嘴,只顧著自己幸福去了,而人們對於痛苦和不幸的嗜血性,更使那些狗血的婚姻悲劇得以病毒式傳播。

就像是土豪都悶聲發大財,沒錢的人才到處哭窮。

你看到聽到的,都未必是真相,圍城裡到底是好是壞,你需要親自到圍城裡去看一看。

婚姻的喜怒哀樂,你要結了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