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里處在什麼位置?

徐崢最近有多火,大家肉眼可見。但是說到徐崢在中國的導演裡排什麼位置,真的,用票房來排,low到死……如果只論票房,百度一搜,1、2、3、4都出來了啊,這有什麼意思呢?就好像拿月薪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一樣,同樣很Low。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所以會計就答非所問一下,如果說徐崢的導演實力+票房+對電影的熱愛程度等等,能在中國的一眾導演裡排什麼位置,感覺這個問答才更有點意義。否則一直追票房,就會追成馮小剛那樣,為票房而自甘墮落,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最後躺在錢和票房上,low到被人唾棄,被人忘記。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徐崢最早是演話劇的,但是演話劇不掙錢大家都知道,所以還是通過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李衛當官》等紅了。但是看一個演員的質量,要看他紅了之後幹什麼。紅了之後徐崢很快就去弄電影了。先是演,然後導。論演技,徐崢是有的,而且絕對不差,印象中他在電視劇《大男當婚》裡就很完整,很用心,把電視劇的質量抬了一個臺階。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雖然到不了戲骨級別,但是徐崢的演技85分以上肯定沒問題。只是他對自己的形體、形象上不是太管理,所以能演的類型不多,特別是在電影裡,基本上有點定型。但是這不重要,因為他的目標在導演上。《泰囧》的票房很好,當年也是秒了馮小剛的《1942》,在票房榜第一霸佔了好長時間。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但是《泰囧》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不單是票房,而是徐崢對中國類型喜劇片的貢獻。他用不太高的成本,縝密的劇本和拍攝過程,以及精良的製作和營銷宣發,證明了中國電影是可以工業化的。只要你嚴格按照流程走,電影能不能發財不敢說,但不會賠錢。他後來的《港囧》就是個例子。演員選擇失敗,題材老舊沒有新意,酒瓶裝新水的結果是被大面積吐槽,但是票房過了15億,賺得盆滿缽滿。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如果到這個階段,徐崢也就是電影行業一個合格的螺絲釘,掙錢,有戲演,上個綜藝《嚮往的生活》就渾身都是梗,隨便洗個頭都爆笑。但是徐崢和甯浩一起做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就真的對中國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啟發。

而且之前徐崢就以監製+主演的方式,支持過一系列小成本電影《催眠大師》《幕後玩家》,保證它們能掙錢,受到關注,扶持新導演……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當然,不要懷疑他們掙錢的野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不為了錢?活著是踩著錢才能往前走的。但是如果掙錢的同時那個事情有意義有價值,就真的很完美了。先說《我不是藥神》,文牧野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但誰都看得出來,更大的保障甯浩、徐崢監製,他們三個人也就是傳說中的“兩彈一新”組合。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壞猴子的項目可不是就這一個《我不是藥神》,去年的口碑之作,路陽執導的《繡春刀·修羅戰場》,現在正在瘋狂收割的《我不是藥神》,接下來還有新導演牛涵的《甜美生活》;新導演曾贈、秦海璐監製並主演的《雲水》……

培養新導演,給新項目包括劇本、策劃、資金、發行製作等一系列的幫助,讓有才華的新導演有機會露面,讓好劇本有機會變成電影,上院線,對整個電影行業和中國電影的往前推進,都有挺重要的意義。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有明星徐崢、黃渤等帶頭參與,保證票房和盈利,有專業的團隊保障,爭取不賠錢,接下來可以期待黃渤、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等好電影了。說回《我不是藥神》,這種社會現實題材的電影,是有風險的,畢竟中國的電影審查,大家都懂的。所以當這部電影的龍標拿到,連徐崢都興奮得在微博上語無倫次。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因為這種電影雖然做不到像韓國的《素媛》《殺人回憶》之類的能改變國家,但是以喜劇的形式體現難以言說的現實,讓人笑完能哭,能思考,能回味,豐富電影類型,給觀眾藝術享受又收穫豐盛的票房反哺公司發展,真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電影悲劇更打動人,現實裡,還是大團圓比較好。從這個角度,徐崢導演在中國的一眾導演裡,肯定排得上一線。就別苛求導演能力不如張藝謀陳凱歌,營銷話題宣傳不如馮小剛,藝術深度沒有侯孝賢吳天明瞭……也別拿八卦來糊弄,那是個人品德,跟導演功力、藝術追求等關係不大。

跟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比,徐崢在導演裡處在什麼位置?

反正以後的事情不知道,目前來看,徐崢和甯浩,特別是主演+監製徐崢有一部《我不是藥神》,起碼在他目前的事業當中,是個里程碑,年度最佳先放著,在他的電影事業裡,這都會是一個熠熠閃光的節點。

我要去給《我不是藥神》貢獻票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