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節當日7·16艇首次開放,市民登船瞻仰毛主席游泳英姿

渡江节当日7·16艇首次开放,市民登船瞻仰毛主席游泳英姿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6日訊一艘普通的交通艇,因為一次特別的歷史事件,成為了一代人記憶。7月16日,2018第44屆武漢7·16渡江節如期舉行,“66-7·16艇”同日正式對外開放。長江日報官微微信徵集的10名讀者成為首批登艇觀眾。

此次“66-7·16艇”復原陳列展由武漢江灘管理辦公室和武漢長江日報博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

“66-7·16艇”見證一代人的成長

“能夠登上這艘艇真得很激動。”16日,熱心讀者龔建國報名參觀“66-7·16艇”,他在長江日報官方微信後臺留言說:“我是跟7·16艦艇一起長大的,每年的渡江節我只要在武漢就會去觀看(其中有十幾年在外地當兵),我希望能登臨7·16艇,了我心願!”

龔建國告訴記者,1966年他7歲,小時候很多事情已經記不太清,但當年的渡江節他記憶猶新,那時武漢的夏天也很炎熱,他和很多武漢市民一起到江邊觀看渡江,看著浩浩蕩蕩的人群遊過長江很興奮。當時聽說毛澤東主席來到了武漢和大家一起渡江,後來通過報紙和很多渠道看到了毛主席在“66-7·16艇”上揮手的圖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憶啊。”龔建國感慨。

龔建國說只要自己人在武漢,就會來參加渡江活動。即將退休的他成為了一名攝影愛好者,16日龔建國拍了一上午的渡江節活動,下午又來到7·16艇參觀。

和龔建國有著同樣感觸的閆宏生,也是老武漢人,閆宏生現在是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訊學院的一名教授,今年52歲,曾多次參加渡江節和漢馬,在外人眼裡是一位運動健將。可他卻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身體不太好,體育課都不能參加,後來進入軍校身體才開始練了出來。“對很多武漢人來說,渡江節不僅僅是一次體育盛會,7·16艇也不是一艘普通的船艇,它所傳承的渡江精神影響一代代武漢人,也影響了我的一生。”閆宏生說。

73歲南海艦隊老兵登上“66-7·16艇”

“船頭的信號燈,不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還能夠在水上航行時傳遞信息。”73歲的冷轉運在艇上,指著船頭信號燈說。冷轉運登上“66-7·16艇”,對艇上的結構和設備如數家珍,原來他和很多觀眾不同,他是一名南海艦隊退伍老兵。

渡江节当日7·16艇首次开放,市民登船瞻仰毛主席游泳英姿

冷轉運告訴記者,他於1964年8月15日應徵入伍,進入廣東省廣州市台山縣上川島南海艦隊,1969年3月退伍。“我們那時候的艦艇很大,一個艦隊1000多人呢。”冷老回憶,1966年,自己正在部隊裡面,登上“66-7·16艇”,看著裡面的開水瓶、航海日誌等老物件,回憶起了那段崢嶸歲月。冷轉運還特意帶來了自己年輕時在部隊的照片,照片中身穿軍裝。“我想帶過來在7·16艇前合個影。”冷轉運說。

退伍回到武漢後,冷轉運也把奉獻精神帶回了家鄉。他每個月都會為四新社區為周邊的居民義務理髮,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帶上理髮工具上門服務。16日上午忙活了半天,為17位社區居民免費理髮。“在那個年代,雷鋒精神和渡江精神兩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我們也希望能夠傳承下去。”冷轉運說。(記者李翌 實習生肖詩華 王曉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