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主義美學的穿越之旅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許多年之前,當你在《紅色警戒》中將邪典笑容塗裝的基洛夫空艇和天啟坦克成群開進敵人老家的時候,你完全不會發覺,未來主義美學已經間接通過電子遊戲影響了包括你在內的千千萬萬青少年。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沒有什麼是空穴來風的,我們童年時為之痴狂的《紅色警戒》也是如此。實際上,為這款遊戲奠定美學基礎的猩紅時代未來主義美學,也曾令那些影響世界局勢的大政治家們痴狂。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實際上早在二戰時期,蘇聯就已經制造出科幻感十足的武器了。

那時,“坦克”的概念在不斷地升級進化,刷新人類了對未來武器的想象。球形坦克,真的不是遊戲開發商在瞎扯,1941年蘇聯和德國已經開始試驗這項武器,但蘇聯在這臺機器的設計上更牛逼且實用些: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球形坦克真不是遊戲裡瞎扯的

這款“球型坦克”外觀為圓球形,兩條履帶設計為可拆卸,具備強大的機動性,適用於任何複雜地形。更厲害的是它可以

實現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轉向,能夠輕鬆瞄準四面八方納粹坦克的腦袋。以圓為美的實用性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坐在這臺潮流前衛機器裡,邊哼著小曲兒邊碾壓帝國主義的想法最終還是破滅,球形坦克最終並未投入實戰。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球形坦克設計圖

球型坦克的設計師是當時哈爾科夫“紅星”工廠首席工程師,戰前專業學的是冷金屬製品工藝。球形設計遵守著大審美法則鐵律,

渾然天成的設計理念在混亂年代下顯得更富有使命感。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在軍事武器和尖端科技之外,未來主義對俄國藝術、蘇聯藝術和蘇聯解體後的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就像搖滾樂般湧現出各種歷史性的先鋒派運動,其中包括上世紀Vasily Chekrygin未來主義思潮

這股思潮的一大具象表現是,藝術家和建築師抱著對未來極大的憧憬,把一棟棟瘋狂的巨構建築付諸於實際。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國家機器人研究院,聖彼得堡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軍事重地,有著《攻殼機動隊》一般的科幻場景,這棟賽博朋克風格的建築就是國家機器人研究院。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是太空船和軍用機器人。

1970~1990年的蘇聯,整個國家浸泡在宇宙夢中,在蘇維埃迷幻搖滾音樂的迷醉下,國民姑娘們“要嫁就嫁宇航員”的太空崇拜風靡全國,未來建築不再是阿西莫夫的幻想鄉,而是一磚一瓦建成的真實建築群。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阿斯塔納中央音樂廳,哈薩克斯坦

在建築師們看來,即便是聽音樂、看歌劇這種文娛行為,也要充滿未來主義色彩。這是由Nicoletti Associati工作室設計的位於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中央音樂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音樂廳之一,能容納三千五百人。藍色無機花瓣交織的建築構造,就像來自未來的、一朵綻放在哈薩克草原的花朵。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頓巴依村康復中心,1985,《CCCP》

這是建於1985年的頓巴依村康復中心,為切爾諾貝利受害者和宇航員提供氡氣和硫氰化物的康復治療。一反沙文主義建築的常態,轉身去擁抱科技未來的機械金屬,通過將建築表層整齊分隔成幾何方體,將集體政治性注入在未來城市的空間想象之中,這簡直就是建築界的“宇宙先鋒者”。

這些巨構建築創造出獨特的表皮結構和大膽的弧形外觀,可以說是建築師的現代啟示錄,當你身處建築群中,彷彿身處未來,跟一腳把你踢進烏托邦世界沒什麼區別。

同時期的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在看到這些東歐狂人建築之後,也受到了這些狠樓的影響,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現代建築大樓。這些社會主義朋克大樓不斷搖滾擺頭,引領著對岸的後現代主義建築潮流。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未來美學和實用主義的一體化貫穿了東歐與蘇聯的產品線。大到尖端科技、建築,小到相機、遊戲機、電腦,其中核心的美學思想就跟Tony Stark胸上的方舟反應爐一樣牢牢烙印在斯拉夫民族的科技樹上。

既然想征服整個星球,就必須得打好輕工業基礎。為了記錄下當年那個偉大時代,蘇聯生產了不少偉大的相機,FED旁軸系列就是硬核系列之一。

Fed的前身是捷爾任斯基公社(F. E. Dzerzhinsky Labour Commune),這就是Fed品牌的來源。前蘇聯的第一款35毫米的照相機就誕生於此。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FED3十月革命紀念版

美學上突出質感和曲線,突出鏡頭與機身的和諧。各個旋鈕上的金屬蝕刻和飾皮上的花紋讓你覺得這寶貝玩意兒可能得是德國工藝製造。

成像領域中,為了抵抗西方資本主義帶來的“電子海洛因”,蘇聯開始做自己的“海洛因”,他們仿照日本Game&Watch 製造出了一臺掌上游戲機,兼具金屬質感和弧形屏幕外框。一部主機備有一支特定的遊戲,在彩色液晶顯示屏上顯示;並且主機還備有時鐘和鬧鐘功能。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蘇聯時代掌上游戲機

1977年,美國人制造出Apple II計算機取得巨大商業成功,蘇聯為了對抗蘋果的商業蠶食,自主研發了Agate-4,並於1984年上市。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Agate-4電腦

我們會發現蘇聯設計師對弧形有種偏執的愛,將具有未來感的弧形融合在電腦屏幕外框和機身之中。

宮崎駿最喜歡的設計大師,綽號“百水先生”的佛登斯列‧漢德瓦薩曾說過:

“直線是惡魔的工具”

他認為曲線是世界上最美的的線條。如果你不明白他的意思,那麼看看這臺上古時代的計算機就知道了。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百水先生與他的作品

遺憾的是,限於技術原因,蘇聯屏幕需要將控制面板與屏幕兩者嵌入機身,在這種時代技術背景下,雖然採用弧線使屏幕的延伸感和視野看上去更加開闊,但屏幕依然要受限於邊框大小。如果技術成熟的話,更具備實用性和科技感的全面屏一定會被蘇聯設計師所採用。

不論是讓你具有穿越感的宏偉建築,還是讓你愛不釋手的電子產品,猩紅時代的未來美學核心始終貫徹其中。弧線與廣闊平面的結合,突破邊界的限制達到審美的和諧;同時太空時代人類對未來主義的崇拜,也讓設計師們追求各個領域的未來感。

如果說科學技術讓生活更美好,那麼出色的美學設計則像是達到美好未來彼岸的潤滑劑。

如今,蘇聯已成往事,但未來主義美學概念卻依然得到了傳承。

相對於蘇聯後現代主義建築,如今“科技之美”這一概念看似來之不易,但又唾手可得:因為你和穿越之感的距離,僅僅相隔一部vivo NEX

正如vivo NEX秉承的理念“

非凡一升,突破未來”,這款手機從視覺、結構,再到使用體驗,都會讓你感覺自己正在突破未來的天際線。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如同未來主義的坦克一般,vivo NEX的設計美學同樣可以用“渾然天成”來形容。外觀上以圓為美,採用曲線勾勒出整體屏幕,圓潤華美。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vivo NEX“正面零界全面屏”將渾然天成之感演繹到了極致,屏佔比達到了91.24%,所見皆是屏,無限接近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未來電子設備。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雖然它的身材遠遠不及那些巨型建築那般宏大,但它卻與那些未來主義建築一樣,擁有獨特的結構設計與創新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它的“升降式攝像頭”。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升降式攝像頭”的背後,有著如同打造武器一般的科技硬實力:

精密步進電機,連續升降5000次無故障;

不鏽鋼殼體結構,可承受強大的拉力及扭轉力;

緩衝式傳動結構,可化解瞬間的衝擊力;

智能檢測系統,檢測到外力後自動回收。

這種創新設計不僅大膽打破了邊框界限的束縛,促成了攝像頭的革新,同時令這部手機在整體審美上呈現出了一種前衛的科技感。

vivo NEX的顏值也彷彿一位未來來客,它擁有幻彩機身。背部玻璃採用全息幻彩技術打磨,以自然界貝母的獨特紋理為設計靈感,通過納米級高精度激光雕刻工藝,在手機後蓋上雕刻出數萬個幻彩衍射單元,每個單元上切割出四個光學衍射面。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全面屏技術、結構設計的創新突破與審美的三重結合,使vivo NEX在美學上、在實用性上都創造了一種新的可能。手握他,你的高級審美取向一覽無餘。

未来主义美学的穿越之旅

如果你追求實用性,也追求科技感審美, 想體驗手握未來的感覺,我推薦你即刻擁有一部 vivo NEX。

另外,它真的沒有劉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