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主》3T公司與時代潮流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每一個把歷史讀活的人,都有一葉知秋的本事。對於他們來說,每一張照片都像一片樹葉,掛在時代的樹枝上搖曳,看著它們就知道當時的風在往哪裡吹。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80年代末90年代初某電影院售票處,新片預告欄下數第三部電影正是《頑主》

比如上面這張老照片會告訴你:當80年代的日子僅剩幾個月的時候,國內誕生了一部名為《頑主》的電影。

電影中有一段充滿Cult氣質的T臺秀,堪稱整個80年代電影中最魔幻現實的片段:時裝女模特、健美運動員、霹靂舞青年、京戲演員、民國青年、農民兄弟、解放軍士兵紛紛登臺,最後混雜在一起在臺上跳Disco。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坐在影院裡的觀眾看完這段全都騷動了。潮流小青年們開心地笑了,心想這段真TM絕了;傳統老大爺們眉頭緊皺,唸叨世風日下,牛鬼蛇神又出來蹦躂了。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頑主》中展示的時裝秀,從1980年9月為開端

圖為中國首場時裝秀,美國設計師弗洛威克在更衣室裡與模特交談(劉香成 攝)

瞭解80年代的人一看《頑主》這部電影,就知道它為那個時代來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波普”,種種比電影魔幻不知幾倍的場景都在那十年裡上演過:成百上千的氣功練習者頭頂“信息鍋”接收宇宙信號;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民間科學家在公園廣場宣佈自己已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刊載各種不明飛行物見聞的《飛碟探索》是最暢銷的雜誌之一。

變革劇烈的十年,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你方唱罷我登臺,詩歌熱、薩特熱、搖滾熱、飛碟熱、氣功熱輪番上演,每股熱都似乎是時代的潮流。

還有一些想真正把握住時代潮流的人,加入到了“下海經商”熱之中。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3T公司失敗了,民營企業的時代卻到來了

這些人也包括《頑主》的三位男主角,他們搞了一個“3T”公司,看似不著調,但如果你把這個公司放到整個時代大潮裡去看,就知道它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起點。“3T”公司因為找不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失敗了,但也有大批人成功了。這些在那時草創的小公司,事實上就是日後中國經濟的動力源。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一位企業家手持“大哥大”,臉上全是如沐春風般的笑容(羅伯特·範德爾修斯特 攝)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90年代初期,上海外灘的三位時髦青年——

3T公司如果成功了,那哥仨也能笑得這麼開心(羅伯特·範德爾修斯特 攝)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站在1982年10月創立的成都市新津縣育新良種場門前,劉家兄弟以1000元開啟了創業之路

1982年,31歲的四川青年劉永好與三位哥哥一起辭去在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公職,到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在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最大願望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他們變賣手錶、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開始了創業生涯,從種植、養殖起步,經過六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並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1996年,他組建新希望集團,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潘石屹(右)和他的朋友們

“藕荷色的西裝,大花領帶,一副特大的眼鏡,頭頂還有點兒禿... ...”

依照潘石屹夫人張欣的回憶,80年代的潘石屹從中國石油管道學院畢業分配到石油部工作,眼看即將遁入佛系人生,但當下海大潮來臨後,他在1987年決定成為下海大軍中的一員,憑藉獨特的商業天分,他迅速闖出了一個地產神話。

看了這些老照片你就明白,當年這些弄潮兒們的意氣風發絕對假不了。那時候的生意人,無論大老闆還是小商販,對未來的期待寫在臉上,並永遠地記錄在了照片裡。潘石屹們的笑容,屬於他們自己,更屬於那個前所未有的變革年代。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如果說老照片能夠告訴你過去的時代是什麼樣子的,那麼當老照片與三十年後、四十年後的新照片相遇,就會碰撞出更多的意義。

看清以前的事,才能認準你今日的座標。搞不清過去事物的發展邏輯,你也搞不懂你今日的生存狀況。讀不懂老時代,新時代的方向又何從找尋?老照片與新照片的“對對碰”,能夠幫你更好地瞭解你所處的時代,找到你自己的前行方向。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95年6月5日,一名工人在深圳地王大廈工作,防護措施簡陋。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

改革開放最鮮明的標誌就是一座座摩天大廈的拔地而起,令中國的發展呈現出氣壯山河的氣勢。這張來自於1995年深圳地王大廈的老照片,讓我們可以從宏大敘事中,看到一位鮮活的個體。那一年,全國有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人奔赴城市,用自己的雙手與汗水,參與到改革開放這項偉大工程裡,他們是時代進程中的無名英雄。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北京CBD用升降機作業的工人,重型建築機械讓中國建築如雨後春筍,他身後便是北京最高建築“中國尊”。

如今,我們早已習慣穿梭於城市裡的摩天建築群中。當鏡頭對準建築工人時,與他們為伴的已是升降機等重型機械,這讓他們參與的建築工程進度加速,從高危繁重的工作中得到很大的解放。這一組的照片意義在於,當你在談論新的地標建築時,心裡會默默地向這些無名英雄們致敬。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82年,上海城隍廟,擠在電視機前看節目的年輕人。

70年代末,電視開始走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到了80年代初,擁有黑白電視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一戶擁有電視機的人家,宛若部落裡法力無邊的巫師,而《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的片頭曲就是最號召力的集結號。每天被無數人翹首以待的旋律一響,只消一會兒工夫,電視機前就坐滿了左鄰右舍,叔伯阿姨。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日新月異,VR技術讓人們可以真正享受到沉浸式的視覺體驗。

當年在鄰居家追《射鵰英雄傳》的你怎能想到,如今的電視已經失去了提供影音娛樂的主力地位。VR電影院的照片在提示你,讓人們覺得新鮮好奇的,已經變成了讓人如同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的虛擬現實技術。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86年,北京前門穿西裝的男士在用公共電話,這是一個開放的標誌。(閻雷 攝)

而90後、95後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公共電話在80、90年代是時髦的新事物。這位西裝革履、神情凝重的男士,或許在有限的通話時間,獲取了令他事業更上一層樓的關鍵信息,也可能是聽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問他在外地過得好不好。隔壁女士還沒有拿起話筒,也許是在尋找用來打電話的硬幣。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2018年,北京地鐵裡,手機幾乎成了人的一個身體器官。

兩張照片橫跨了悠長的通訊革命歷史:從公共電話到智能手機,從接線員到4G網絡,老照片中的一切在30多年後,與電報、打字機一起成為歷史遺蹟。而這兩位背靠背的兩個人,雖然在同一列地鐵的同一扇門前,卻完全沉浸在不同的世界裡——30年前誰能想到,打電話已成為通訊工具的“副業”,它的主業已變成了上網、看電影、聽音樂。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98年8月22日,出租車經過一面廣告牆。

1979年以後,隨著改革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招手就停”的出租車開始在各大城市出現。昂貴的價格曾令普通人對它望而卻步,只有先富起來的人才能經常“打個的”。笑笑出租汽車公司這個名字,也讓人想起那時服務業的一大標準——微笑服務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共享出行”成為了共享經濟的代表,叫車、抵接到支付、評價,全部都在線上完成。

恐怕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預料不到,現在打車已不再是站在路邊揮揮手,而是拿起手機點一點。結賬下車錢師傅的口頭禪,也從“有零錢嗎”變成了“麻煩您給個好評”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86年,青島的一位市民在茫茫車海中尋找自己的自行車。(閻雷 攝)

八十年代的中國是真真正正的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數量傲視世界各國。上下班,送孩子上學,給上夜班的老婆送飯,全靠一輛自行車解決。有多少上班的,就有多少自行車,所以你也不難理解,老照片中這位大哥為何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車。我猜他看到的自行車,八成以上都是“鳳凰”,當時那可是吉祥和高貴的象徵,是他娶媳婦時必備的“三大件”之一。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北京三里屯一位市民正在解鎖一輛共享單車。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十年,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地鐵線路越來越密集,很多人告別了自行車。誰能想到最近幾年,智能手機這個新鮮事物,居然能讓已成為過去的自行車重獲新生。說“共享單車”是新四大發明固然有點誇張,但在茫茫車海中尋找一輛好用的自行車,顯然已重新成為上班族的常態。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88年,擁擠的人們用紙幣購買大同往瀋陽的火車票。(閻雷 攝)

曾幾何時,售票員、售貨員需要如同八臂哪吒一樣,迅速完成接錢、給票/拿貨、找零的一系列操作。其中的佼佼者如張秉貴,因為練就了“一抓準”(一把就能抓準分量)、“一口清”(迅速算好賬,同時報出了應交的錢數)等絕技,成為全國勞模,圈粉無數。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人更青睞電子支付這種快捷的支付方式。

如今,售貨人員不再需要變身為任何超級英雄了,只需手握掃描槍或者出示二維碼,就能瞬間完成結賬,不會出錯。這就叫科技改變生活!只不過你或許還會偶然想起,曾經無所不能的老售貨員吧。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84年3月,上海某新華書店。

三十多年前,新的思想剛被允許進入人們的視野,被壓抑了數十年的求知慾便迫不及待地尋找解放。“知識改變命運”成為共識,書店的生意幾乎沒有不好的,在八十年代的青年們想與西方接軌的渴望中,薩特、哈耶克就是那個年代裡10W+的大V。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現代的書店更注重人們的消費、閱讀體驗,不再僅僅作為一個“工具性”的地點存在。

如今,隨著電腦、手機的出現,我們的閱讀習慣被徹底改變了,一個個熟悉的老書店沒了蹤影。經營狀況好的書店,主要功能也不再僅僅是賣書。文藝青年們拿著冰鎮玫瑰茶,走進清涼的書吧,充滿著儀式感。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1975年,廣州公園,正在拍攝全家照的人們

三四十年前,拍照從來就不是小事。面對鏡頭的人們,坐著的要坐如鐘,站著的要站如松,面部表情嚴肅,睜大眼睛,要把自己最英姿颯爽的一刻定格在相片裡。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智能手機讓拍照成為日常

這四十年發生了什麼?從人們面對鏡頭的表情、動作來看,你也能找尋到答案。動作是越誇張搞怪越好,表情是越開心越放鬆越好。手機讓拍照變成了一件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的小事。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許多年以後,當你翻看華為MateRS保時捷設計記錄下的幾組新照片,它們也會像那些老照片一樣,講述光陰的故事,向我們這個時代致敬。

而策劃這組“致敬時代”攝影作品的華為,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徵之一。

近年來華為智能手機增速迅猛,經過幾年積累,一躍成為國產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對於品質創新的極致追求,使華為手機成為“精品國貨”的代表。華為成功豎立了國產手機高端精英的形象,引領著中國製造屹立在世界潮流之中。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華為MateRS保時捷設計

華為手機與使用它們的國人並肩奮戰,拼搏在時代最前線,將繼續見證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風雲變幻,他們的視線,往往就是中國快速發展中的時代畫面。當時間再過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華為手機記錄下的一張張照片經過歲月的洗禮,會被後人解讀出我們這個時代的動人故事。

致敬時代,留心時代,當你與這個時代一同大踏步向前時,也請記得駐足停一停,記錄下你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為這個時代留下真實的記憶,讓我們的歲月可以回首。

《顽主》3T公司与时代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