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渴望在葫蘆島找到腦癱孩子的爸爸

老夫妻渴望在葫蘆島找到腦癱孩子的爸爸

7月14日,家住長春的王金田告訴記者,已經和老伴兒帶著腦癱侄女回到長春。10天前,連山區連山街道一位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說一對家住長春的老兩口帶著一個殘疾孩子到街道請求幫忙,而老兩口要找的人的地址並不在連山街道轄區,於是街道工作人員向記者求援。

這個腦癱孩子他們撫養10年

見到這對老兩口時,他們正在連山大街路邊,手裡拉著一個看上去十幾歲的女孩。女孩不會說話,走路要別人攙扶,老兩口告訴記者,孩子出生時患有先天性腦癱。烈日下,老兩口一身疲憊,眼中充滿無助與無奈。“真不知道咋能找到孩子的爸爸!”老兩口不住嘆息。

站在路邊的樹蔭下,老兩口向記者詳細介紹他們來葫蘆島尋親的原因。王金田今年68歲,妻子周麗波64歲,家住吉林省長春市,老人攙扶的孩子叫王菲(化名)。王金田說,自己老家就在葫蘆島。2008年,他和妻子從長春來到葫蘆島,給老母親(現已去世)過生日。當時王菲剛剛兩歲。孩子爸爸也就是王金田的弟弟告訴哥哥,孩子一出生媽媽就不幸去世,更難的是孩子患有先天性腦癱。“弟弟當時生活很難,媳婦死了,孩子殘疾,看著難受。”王金田說,就這樣想幫弟弟一把,就和老伴兒商量把孩子帶到自己家撫養。

“照顧一個正常嬰兒都很難,可想而知侍候一個嚴重的腦癱孩子將會怎樣?”周麗波說,孩子剛到家後,每天吃奶粉。尤其是夜裡就更麻煩。只要孩子餓了,老兩口就開燈下地,把奶粉溫度弄到正好。有時孩子鬧,常常抱著幾個小時。兩年後,為了讓孩子腦癱病得到緩解減輕,周麗波每天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為了節省些路費,大冬天也捨不得打車。三個月康復治療後,周麗波按照醫生的囑咐,自己在家給孩子進行康復訓練。其實,離開醫院主要原因還是治療費用太高。康復訓練後,當孩子六歲的時候,老兩口還教孩子簡單的知識和生活常識。孩子沒有語言功能,老兩口即便教幾個字也要用上幾天時間。

由於腦癱比較重,雖然經過康復訓練,但孩子生活仍不能自理,經常流口水,獨自吃飯拿不好碗筷,飯粒也掉得哪兒都是,上廁所必須得需要人。“儘管不能說話,但這孩子心裡都明白,我們都是用手勢交流。我們記憶力不好,東西經常不知道放哪裡,而她總是用手比劃幫助找到。”孩子這些舉動讓老兩口感到付出有了回報。

尋親雖然未果心中充滿溫暖

隨著年齡增長,老兩口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加之孩子逐年長大花銷增多,因此有些吃不消。“我的腰不好,老伴癌症剛做完手術正在恢復期,我的小兒子38歲還沒搞對象,加上這孩子到處都需要錢。最主要的是我們老兩口在經濟上尤其是精力上都無法照顧孩子了,所以決定把孩子交給他爸爸。”王金田說,最後一次見到孩子爸爸是在2013年。那時候就決定讓弟弟把孩子帶回去,可無論如何也聯繫不上。這期間,也來葫蘆島找過,但始終沒找到。王金田說,這幾年由於聯繫不上,孩子的撫養費也就沒給過。這次來葫蘆島,老兩口能否找到弟弟也沒有十足把握。果然,還是沒有找到。

雖然如此,老兩口沒想到遇到了一件件讓他們感動的人和事。按照手裡當年弟弟留下的住址,記者幫助他們幾經輾轉來到了所在轄區化工街道,街道工作人員得知孩子的遭遇很同情,給孩子出具了相關手續。連山區殘聯又免費給孩子提供了一臺輪椅,孩子坐在輪椅上,老兩口在葫蘆島尋親省了不少力氣。隨後記者與他們來到孩子戶籍所在地的化工街道派出所,相關工作人員按照孩子殘疾證上的信息等幫助查詢到了孩子父親的住址和聯繫方式。“可我們前去找尋卻找不到人,打電話過去也無人接聽,真不知道咋的好了。”王金田說。記者按照派出所查詢到的電話撥打過去,儘管電話接通了,可卻無人接聽。“4年時間裡,大老遠的我們連續來了五六次,每次都是電話不接、人也找不到,我們要崩潰了。”老夫妻含淚說,真擔心他們哪天真要是走了,這孩子可咋整?所以希望孩子的父親能夠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繫,讓孩子有個穩妥的去處。得知老兩口的遭遇尤其是善舉後,撫養自閉症兒子長大成人的楊知翌,給老兩口捐助了1000元錢。

7月14日,王金田在電話中說,雖然在葫蘆島沒能找到孩子的爸爸,但老兩口還是一再表示對連山區殘聯尤其是幾位葫蘆島好人的感謝。王金田說,這是幾年來葫蘆島尋親過程中最讓他們溫暖的一次。而尋找孩子爸爸成了老兩口晚年最大的心病和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