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上市的第一股 優信二手車流血不止

中國互聯網的故事似乎早已失去當初的“性感”。小米、美團上市在即,中國互聯網誕生的獨角獸們,都在爭先搶後的趕上赴美熱潮。優信也緊隨其後,在美國納克達斯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二手車電商第一股。不過集體性地跑去上市,無疑說明接下來苦日子就要降臨。優信的銷售和營銷費用早已高於總營收,難不成, “再不上市就沒錢花了”,但在目前為止,燒錢成風的二手車電商行業,優信又是如何做到率先上市?又能否將身陷燒錢和信任危機的行業注入新鮮血液麼?

虧損上市的第一股 優信二手車流血不止

6月28日,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在納斯達克正式上市,股票代碼為UXIN。上市首日,優信開盤價為10.4美元,相比較9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5.6%。開盤後,優信股價不到半個小時便破發,隨後拉昇。截至美股週三收盤,優信股價上漲0.67美元,報9.67美元,漲幅為7.44%。

虧損上市惹的禍

優信本次IPO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發行了2500萬股ADS(美國存托股份)。以此計算,優信整體公開募資規模達到2.25億美元,估值為26.32億美元。若加上承銷商可能執行的375萬股超額配售部分,優信最大公開募資額將達到2.59億美元。

與此前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相比,優信發行價和髮型數量都有所下調。此前該公司擬發行3800萬ADS,每股ADS定價在10.5美元至12.5美元之間。

即便下調發行價,優信在開盤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也一度跌破發行價,一路跌至8.16美元。最終,優信以9.67美元的價格收盤,IPO當日維持在7.44%的上漲。按照收盤價計算,其估值約29.67億美元。

虧損上市的第一股 優信二手車流血不止

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優信2017年1月G輪融資5.1億美元,當時估值約36億美元。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多,優信估值不漲反跌,折價6.33億美元,約合41.87億元人民幣。

通過計算發現,如果優信此次依原計劃,定價在10.5美元至12.5美元之間上市,即估值可達36.81億美元左右。

不難想象,為了上市,優信在估值上做出很大讓步。沉迷燒錢大戰的二手車電商行業,已然“燒”出了第一股。話說,上市其實相對容易,但是否能守住,穩定,想必很難。如果優信不能夠處理好貸款拖欠率,那麼只會將承擔的風險逐漸放大。尤其是在上市之後,信用上的風險更是會明顯的在股價上顯現。

廣告營銷費用持續擴大

隨著世界盃的火熱來襲,黃金廣告位想必也吸引不少觀眾的目光。優信竟然簽約好萊塢巨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為品牌代言人,大筆廣告投入的背後,優信二手車迎來的卻是持續虧損的大寫尷尬,花巨資打造世界盃廣告 。

根據優信此前披露的招股書內容顯示,2016年、2017年,優信在銷售和營銷上的投入分別為7.94億元、22.03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96.2%、112.9%,而這意味著去年的營銷費用已經超過全年營收。

數據顯示,2017年優信營業收入為19.514億元,和2016年相比大幅增長136.7%。2017年、2016年運營虧損分別為18.23億元、12.52億元,淨虧損分別為27.48億元、13.92億元。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在2017年為37.73億元,2016年為17.75億元,虧損額都在擴大。與此同時,優信在招股書中還坦然表示,“2011年成立以來,我們並未盈利。”

不同於美國市場,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速度相對較慢,規模比例上還有差距,而這也讓國內二手車未來的潛力更大。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1240.09萬輛,同比增長19.33%,交易額8092.72億元,同比增長34%。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2018年,國內二手車交易量有望接近1500萬輛。到了2020年,國內二手車交易量將超過2900萬輛。

虧損上市的第一股 優信二手車流血不止

在如此大的增量市場下,二手車電商要想突破線下渠道商實現突破, 提高品牌認知度以及用戶信任度,砸錢投廣告補貼用戶目前看來相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與此同時,不少吃瓜群眾表示,廣告費佔運營成本三分之二的公司,又是否能被看好?又是否是互聯網企業的老套路,上市圈錢?大手筆的營銷本身就是一道門檻,能讓用戶知道、記住,產生認同感才是最重要的。歸根結底,互聯網終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最終還是資本解決問題。畢竟,市場的競爭就是大魚吃小魚的存在。儘快實現扭虧為盈,才能在之後的競爭中站住腳,把握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