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女孩自殺:保護女兒,是每個父親的天職


甘肅女孩自殺:保護女兒,是每個父親的天職



大家好,我是貝兒爸爸。

今天,我們不聊讀書。聊一件讓我難以平靜的事情。

這兩天,甘肅慶陽女生跳樓身亡的新聞讓我非常難過,女生從高樓墜落的身影在我的腦海中反覆出現。

事件的經過大抵是這樣的,大概一年前,這位女生因為胃疼在醫務室休息,遭到她的班主任甘肅慶陽六中的老師吳永厚的猥褻,女孩因此得了抑鬱症。

在這一年時間裡,女孩經歷了轉學,輟學,治療,幾次自殺未遂,當她的父親想用法律去尋求公道的時候,檢察院卻認為“情節輕微,不予起訴”,最終女孩經受不住精神上的折磨,再次爬上高樓。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她成功。

在這次事件中很多事情令人動容。

班主任的虛偽的道歉。

校方對事件糟糕的處理過程。

負責救援的消防員在女孩墜落的一刻,嚎啕大哭。

而就在女孩決定躍下前的幾個小時裡,附近圍觀的人群中,居然有人起鬨,還有人拍視頻並表示“看完你跳,我還要去接娃娃呢。”

有位網友總結:女孩經歷了四次死亡,被班主任猥褻是第一次,學校的不作為是第二次,檢察院的從輕處理是第三次,圍觀群眾的起鬨是第四次……

可以想象,女孩內心中是怎樣的絕望。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難過的根源。

讓我不能平靜的是,我也有個女兒。保護女兒,是父親的天職。

這兩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女兒遇到這種事情,作為父親,我該怎麼辦?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反覆看了這起事件的經過,查閱了一些書,也瀏覽了不少視頻,但沒有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需要我們自己總結。

於是,我寫下下面這些文字。

1、細心陪伴,敏感的洞察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殊不知,其實恰恰相反,在童年之後,最不瞭解自己孩子的人,可能就是家長了。

在孩子獨立上學之後,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每天8個小時在學校,實際上能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而他們在家庭中所表現的一面往往是家長想要的樣子,並不是最真實的自己。

家長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有敏感的察覺,家庭在這裡就起到了決定行的因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暢通的溝通,會在意外發生後,及時反饋,讓家長能夠第一時間洞察,從而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同理心去傾聽

傾聽這兩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少說話。不要急於勸說孩子,不要急於發表意見,而是讓孩子先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得到有效傾聽之後,會逐漸平息下來,並且開始轉變。但我們一定要耐心,不要流露出不耐煩或者乾脆命令孩子停止哭泣。

傾聽的另一面就是“共情”:不是說我自己就同意或者贊成你的想法、做法,而是我從你的角度出發,對你的處境和感受表示理解。你很難要求孩子和你看法一致,但是至少你們可以相互包容,體貼一下對方的感受,而無須放棄自己的觀點。

3、無條件的信任

信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疏導孩子的關鍵。

家長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事情,往往會對孩子產生懷疑,從而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在意外發生之後,千萬不要質疑,比如問出“那麼多女生,怎麼就騷擾你”這一類傻逼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她最堅強的後盾,你不會因此嫌棄她,也不會因此責怪她,被欺負只是意外,你能幫她解決之後的所有問題。你愛她。

4、主動出擊,不輕易原諒

很多家長喜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會等著當事人給你賠禮道歉,然後息事寧人。

不要輕易原諒。這會讓孩子的自尊受到打擊,她會質疑她在我們心中的重量。

在發生意外之後,要主動去取證,蒐集證據,資訊專業法律顧問,為孩子努力奔走,讓她感受到你強烈的愛,以及讓涉事相關的其他人感受到你的力量。

給孩子以希望。

當孩子心理受到重創之後,她會從你主動為她爭取的態度中得到安慰,從而緩釋精神上的壓力。

你要去陪伴,疏導,去幫她走出陰影。

同時也不能忽視專業的醫學治療。一定要找最專業的醫院,千萬別去找和事件相關的任何人。比如事件中的學校的心理諮詢教師,他竟然不遵守心理醫師的保密原則,將女生的遭遇上報給領導,講本應用專業去治療的事,去用人情來解決,認為班主任的道歉就能讓女生痊癒。真是傻逼透頂。可以說,跳樓女孩的病情加重,和他有著關鍵的關係。

一定要排除任何干擾,去找專業的醫生來做專業而長期的治療。

有時甚至要使用強制手段,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

6、穩定的家庭

當然,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

在這起事件中,女孩處於一個離異的家庭,母親在外地打工,而父親也不能經常陪伴在她身邊。不完整的家庭勢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影響。

保護孩子的成長,是一件長期持續的任務,不論孩子多大,不論孩子是否成年,家庭都應該是孩子最堅強的護盾!

為了這個後盾,就算轉學,就算搬離這個城市,都要一起,要讓孩子知道,最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

最後我要說的,不管怎樣,作為父親,應該是女兒最強大的後盾,女兒遇到意外,無論怎樣,父親都不能慫,做好一切善後工作,然後去揍那個流氓,用自己的拳頭去讓女兒知道,為了她,爸爸什麼都豁的出去。用你的野蠻去喚起女兒的勇敢。因為一旦你選擇懦弱,就會有無數的髒水潑向你的女兒,將她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如果坐幾天班房能讓女兒渡過難關的話,那麼失去理智也許就是最好的理智。

史航給臺灣作家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寫過這樣一句推薦語: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倖存者。每一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扇門,打開之後,就是萬丈深淵。父親的天職就是,守好這道門,永遠不要打開它。

貝兒爸爸

出版人,媒體人,圖書推介人,講故事的人。著有《再忙也要陪孩子讀讀書》《嘿!曼巴 科比·布萊恩特傳》等。


做有態度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