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中國股市到底經歷什麼?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資主體主要為中小股民。有調查顯示,25歲到55歲的適業人群構成了個人投資者的主體;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

“楊百萬”是這批投資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憑藉著對政策的敏感、善於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能吃苦耐勞,從而在當年國庫券倒賣風潮中發家。1990年,“楊百萬”在別人還對國庫券大感興趣的情況下轉戰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購買的500股電真空股票,成為交易所的第一筆交易。

1996年~2002年:機構坐莊投機時代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直接導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現。

可以說,1996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為沸騰的歲月,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股市相比並不遜色,內幕交易、莊股文化盛行。這段時期內,“垃圾股”得到了極大的追捧,ST股票甚囂塵上。這段時期也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資本系最為活躍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內外資機構群雄爭霸時代

這一階段,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上群雄爭霸的年代,QFII、險資、社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紛紛崛起。

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後,證券業開始進入對外開放全新階段。2002年7月,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作為先進投資理念的導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場曲線前面的角色。讓市場稱奇的是QFII屢屢精準的抄底技術。

2003年1月,新修訂的《保險法》開始實施,國內保險資金運用開始進入快車道,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批准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

2007年至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雙格局時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遠去,但究竟緣何大跌,其實業內並沒有共識。很多人認為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傳導的結果,亦有人把二級市場上大小非的解禁拋售行為作為“罪魁禍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場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傾向於從市場的參與者角度來分析——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這6個月中,以大小非股東減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不計成本拋售解禁股,話語權驟然增加,成為參與中國證券市場價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資本則被迫通過殺跌來壓低整體估值,使得產業資本在拋售過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加速了市場的尋底過程。

經過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力量並非是減弱了,其實是增強了,而那場大跌的最終勝利者其實是產業資本。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炒股:什麼人一虧再虧,什麼人億萬富翁?

在中國:85%的股民處於虧損之中。

中國股市已開設接近30年了,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中國股市常年有85%的投資者虧損,特別是以下特徵的幾種人:

1、專門挑表面便宜股買的,比如8元買了工商銀行、長期不動的。

2、忙於日常事務性工作,買了就扔在那裡,再跌也捂著不動的;稱長期投資,總有一天會解放的。(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會一直下跌,將來有可能跌成香港的仙股。)股市是市場,不是銀行,切切,切切!

3、20萬元買了10只不同股票,還自信地稱:“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裡”。他們哪裡知道,中國股市的籃子,10只有7—8只可能是有洞的,是靠不住的。

4、越跌越補,越補越虧的。

5、三隻股票套著,堅決不割肉。一隻剛上漲解放了,馬上就跑了;不料碰到了外高橋,一連八、九隻漲停板,後悔的夜不能寐,腸子都悔青了;另兩隻則越跌越深,如攀鋼釩鈦之類。

6、水平不高、個性又很強,聽不進哲人、友人規勸的。

7、一次買股漲了,賺了幾萬元,就認為手氣好,有財運;傾全部存款,甚至賣了房子,借了親友的錢來炒股,結果在熊市中虧的一無所有。

8、十分沉迷於純粹的技術分析,“五天線穿過十天線,黃金交叉,殺進去,……”。從長遠看,也多是不成功的。離開大柏樹的證券公司好幾年了,進去看看,很多老朋友都搞技術分析;一問,說:“謝老師,我這些年三十萬變三十五萬了,沒虧。”唉,浪費了多少年華,還不如買些長期債券啊,年收益6%—7%!

9、整天看電視股市節目,相信上面的分析。其實,我認識的一位著名股評家,在實際操作中,把委託他操作的公司的上億資金大虧了50%。故本人是很少看這類電視節目的。真正的高手考慮到安全的原因是不會來這裡做節目的。

10、打聽消息,尋找成長股、黑馬,研究個股,但普通百姓往往找不到好個股。否則,一些研究員(他們大多是碩士、博士畢業)何必在公司裡拿10多萬、20萬一年?還不如借點錢自己去炒啊!


到底誰在操縱著中國股市?

所謂控盤,即公司的由主力和關聯人高度集中的持有。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在大街上,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玩38的臨時賭局。一個人拿著一個小酒杯,酒杯裡有一個白色的小片,小片的一面寫著3,另一面寫著8,他一面快速地在地 上轉著酒杯,一面口中唸唸有詞,不外是解說規則招呼圍觀者下注。隨著酒杯旋轉,杯中的小片也跟著翻滾,轉上一陣後,他突然用一塊硬紙板把杯口蓋上,周圍的 人開始壓錢。由於小片一直在晃動,看清上面的字多少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有人壓3有人壓8。壓完之後一開蓋,壓對的一賠一,壓錯的壓多少全輸掉。這個遊戲看 似對壓錢的人有利,因為只要眼力好,仔細看,就算不是每一次都能看準,至少能對多錯少,只要看的仔細些,應該是隻贏不輸。但一玩就知道了,有時候看的清清 楚楚是3,可一開蓋卻是8。玩的人只以為是自己沒看清,於是更仔細的看,看清楚了再壓,結果還是有時對有時錯,等玩一段時間再看,肯定是輸錢多贏錢少。道 理何在呢?原來在小片中夾有一小片磁鐵,聚賭者手中拿著另一塊磁鐵。他悄悄的把磁鐵N極S極往上一湊,要它是8就是8,要它是3就是3,和他玩的人有輸沒 贏。從這個例子包括了坐莊的基本原理。

坐莊有兩個要點,第一,莊家要下場直接參與競局,也就是這樣才能贏;第二,莊家還得有辦法控制局面的發展,讓自己穩操勝券。股市做莊也是如此,股市做莊莊家要把倉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倉,部分資金的作用是直接參與競局;另一部分用於控制股價。

與 38遊戲不同,38遊戲中靠作弊控制局面,而在股市中莊家必須通過實際買賣來控制股價;38遊戲中用一塊磁鐵就可以控制局面了,完全沒有成本,而股市中必 須用一部分資金控盤,而且控盤這部分資金風險較大,一圈莊做下來,這部分資金獲利很低甚至可能會賠,莊家賺錢主要還是要靠建倉資金。股市控盤是有成本的, 所以,要做莊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建倉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莊就不能再做下去了。

一般來 說,坐莊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做莊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莊家所利用,可以保證控 盤成本比建倉獲利要低。控盤的依據是股價的運行具有非線形,快速集中大量的買賣可以使股價迅速漲跌,而緩慢的買賣即使量已經很大,對股價的影響仍然很小。 只要市場的這種性質繼續存在下去,莊家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利。股價之所以會有這種運動規律,是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對行情缺乏分析判斷能力的盲目操作的股 民,他們是坐莊成功的基礎。隨著股民總體素質的提高,坐莊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做莊仍然是必贏的,原因在於做莊掌握著主動權,市場大眾在信息上永遠處於劣 勢,所以在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這是導致其群體表現被動的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永遠存在,所以,市場永遠會有這種被動性可以被莊家利用。

任何一隻股票行情出現的時候,都是籌碼轉移的結果。主力投資者資金量較大,在買入和賣出股票的過程中,伴隨著籌碼的轉移以及價格漲跌走勢。在確認籌碼轉移的過程中,我們也掌握了價格運行的趨勢。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我們把握好主力操盤期間籌碼轉移趨勢,就獲得了主力持倉成本的信息。同時,在籌碼轉移期間,我們確認了籌碼轉移趨勢,也就掌握了操作方向。關注籌碼轉移,我們主要是看中主力投資者的持倉價位變化,這樣就可以戰勝主力獲得更高收益。

一輪行情的上漲與下跌均是由市場中個股籌碼在不同價位進行不斷轉換造成的。因此,要了解市場中個股漲跌變化的本質就必須對籌碼分佈狀況進行深入分析。

籌碼集中度表明的是市場上流通籌碼堆積的主要區域的幅度,數值越大表示籌碼集中的幅度越小,籌碼就越分散,反之亦然。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個集中的意思,不等同於莊家的控盤,與龍虎榜的數據也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下面我們以一個簡單的模型來看看什麼是籌碼分佈。模型中有一家公司,它有1000股的流通籌碼,經過投資人的交易之後,這些籌碼被4個人持有,其中:投資者A在6元買進100股,在6.5元買入200股,共持有300股;

投資者B在7元買入150股,在7.5元買入200股,共持有350股;

投資者C在7.5元買入120股,在8元買入180股,共持有300股;

投資者D在8.5元買入50股,共持有50股。

我們用“*”代表籌碼數量,每個“*”代表10股,那麼用圖形來表示這個籌碼分佈模型就是: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每個價位的股數不同(即籌碼數不同),這樣便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籌碼分佈模型。上述只是一個簡單的描述模型,如果換成真實的上市公司股票,那麼一個公司的流通盤最少也有幾千萬股,其價位分佈區間是相當廣闊的。


堅持“先大後小”的選股思想

在實戰中,利用跳空缺口選股的時候,更加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先大後小”的理念,當大盤出現跳空缺口的時候,選擇與大盤同步出現跳空缺口的股票。因為,大盤指數代表著市場的整體運行特徵。那麼,當市場開始跳空向上的時候,表示至少有很多股票同步跳空向上,那麼選股的範圍將空前廣闊,而且可以從中發現更多的強勢股。

如圖1,在滬綜指上升圖中A處( 2009年6月1日),指數出現跳空高開高走,並向上突破前期高點,那麼此時便成為我們選股的大好時機。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個股精選要點

1、 同步跳空向上;

2、 上升趨勢保持良好。

當綜合指數出現功能性向上跳空缺口的時候,那些隨大盤同步跳空向上,突破前期高點,而且上升趨勢保持良好的股票將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如下圖所示,ST科健(000035)日線圖中A處,在2009年6月1日隨大盤跳空高開高走,並向上突破前期高點一線,此時買點出現,而後期股價短期內展開快速上漲。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缺口4種形態】:

1.箱體震盪突破平臺缺口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2.低位突破,缺口短期回補了。大概率調整!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3.島型反轉缺口:島形反轉缺口是趨勢發生重要轉折的信號,通常會形成幅度較大的上漲或下跌行情。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4.持續缺口:在出現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缺口之後再次出現缺口,延續性很強且具有形態特徵,具有助漲助跌的作用。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缺口的規律】:

1、上升缺口,只要短期不回補,都代表多頭強勢!那麼就會繼續漲!

2、上升缺口,短期回補了,都代表空頭強勢反擊,那麼就必須減倉或空倉!

3、下降缺口,只要短期不回補,都代表空頭強勢!那麼就會繼續跌!

4、下降缺口,短期回補了,都代表多頭強勢反擊,那麼就可以考慮介入。

5、股價打到缺口的位置,都會遇到支撐力或阻力。

突破缺口抓漲停實戰案例:

1、低位突破,缺口短期不回補。嚴重看漲!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2、連續出現缺口,只要短期不回補,都看漲。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根據缺口判斷個股的漲跌:

1、個股低開,股價回升時回補缺口,股價回調不低於開盤價,明顯的誘空行為,後市看多;

2、個股高開,回檔下來不回補缺口,股價回升高於開盤價,後市看多;

3、個股低開低走,或股價回升時不回補缺口,後市看空。

4、個股高開,回檔下來回補缺口,股價回升不高於開盤價,明顯的誘多行為,後市看空;

五大投資理念

一,炒股要先判斷國家經濟走向,研究國家金融政策對各行業影響,畢竟中國股市還是政策市,處於向國際化過渡階段,要順勢而為;

二,在股市低迷時期,看好的股票中長線持有,不要頻繁換股,短線操作太費心,盈利也不如中長線,畢竟是散戶不是專業人員;

三,市盈率很高的股票,一旦看不清楚長期價值,高風險決定了要高度關注,賺了就該退;

四,熟悉很多指標固然不錯,但比較難把握,只有成交量是真的,決定了什麼時候是最佳買賣點;

五,選定一隻股票要做橫向和縱向的對比,橫向對比是這隻股票和同行業的股票比,和同價格的股票比價格比市盈率,比完後確定是否有優勢,如果在同行業中,此股票已經是價格與市盈率偏高,判斷還有多大的持有價值;縱向比,是比這隻股票在業績相對穩定的基礎上,現在的價格和歷史價格,如果處於歷史低價當然上漲的空間就大,如果處於歷史高價階段,則要注意防範風險。


賣出技巧實戰圖解:

1、股價跌破5日均線賣出技巧

如果股價跌破5日均線,說明買方的力量非常弱,賣方的趨勢很強,技術上有回落的需求,短線投資者應該把握賣出時機。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2、股價第二次長下影線賣出

這種形態的股價一般連續拉昇,非常強勢,連續漲停板,在上漲的過程中,會出現過一次長下影線,拉著,股價會繼續上漲,並且再一次出現長的下影線,就算當天尾盤是漲停的,也要果斷賣出,免得因小失大。 一個短線天才遵循的賣出原則,簡單實用,高拋低吸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3、股票高位出現大陰線賣出

在高位遭到拋盤,收了根大陰線,雖然成交量不算大,但是當天的換手率達15%以上。這時投資者要果斷賣出。第二天股價也大幅低開,後市也是一路下跌。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4、股價出現雙重頂賣出

雙重頂形態表現的則是頂部反轉形態,後期將展開一波下跌。下圖展示的是原油市場上一個雙重頂形態的交易案例,這個形態出現後,市場出現了大幅下跌。第二個頂 點沒有確切地到達第一個頂點的價位,但它們只有不到1美金的差別。一旦市場從第二個頂點開始掉頭下跌,特別是在突破頸線的位置時,市場中出現了向下的跳空 缺口和大陰線。識別出這種警示信號的交易者要尋找機會進行順勢交易。可以用小時間結構圖來尋找入場位。

中國股市終於還是退讓了:史無前例的陷阱,千萬富翁破產消災!


不要等待,先投資自己 真正的股神只需要反覆做好兩件事

不要等待,先投資自己

當然,你或許聽到身邊的每個人都在建議你趁早投資自己。這建議聽起來不錯,但頂多算中肯。你知道這樣的投資效果消失得多快嗎?快到在你讀完那些建議時,它就消失了,什麼也沒有留下,你也沒有任何改變。

自我投資該怎麼做?我絕對不是要建議你在21歲前就因為助學貸款而負債累累。在這樣一個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你完全可以學習任何你想學習的東西,只要你想學。發掘你的熱情所在,通過增加智慧和習得知識投資自己,還有就是永不停止學習。

儘早改掉壞習慣

當下你認為自己應該擺脫哪一種習慣?回想過去,於我而言,就是消費習慣。這種習慣不僅僅是不好,而且很糟糕,甚至是可拍。

作為年輕人,我還沒掙到錢就開始花錢,花完了再借,然後花得更多,當然這讓我嚐到了一些苦果。所以儘早改掉你的壞習慣,相信你也不想以hard模式來學習人生必修課吧!

聘請一位導師

找到一個自己崇拜的人挺酷的。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榜樣,這並無什麼不妥之處。在你感興趣的領域找到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人,或是找一個可以指導你的人。

記住,不要一味從別人那裡索取。如果你有幸尋得願為你傾其所有並一直幫助你的導師,不要忘記回饋,否則你擁有他們的時間不會太長。

明確自己的優勢

巴菲特曾說“你不需要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明確自己的侷限,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這才是十分重要的。”充分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優勢,瞭解自己的不足,這是你目前需要掌握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做所愛之事

巴菲特曾說過,“要做自己熱愛的工作”。為什麼一個億萬富翁也給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他明白,倘若生活在痛苦中,你永遠體會不到幸福快樂。

不要為了不必要的事去冒險

在擁有了你所需要的一切後,不要為了短暫的快樂或是一時的憤怒而冒險堵上你的所有。權衡利弊,運用常識,作出判斷,這正是現在的年輕人所缺乏的。

不要錯失良機

有時好機會降臨我們卻毫無覺察。有時好機會需要努力工作而我們又對之無視。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好機會,即使它讓你感到不舒服。因為多數情況下,這些機會就是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珍惜時間

越早意識到時間是你最具價值的資產,你就能越早保護和利用好它。聽著,現在你應該儘可能地學習時間管理!一旦你管理好了自己的時間,不,是一旦你掌控好自己的時間,你就會勢不可擋。做時間的主人,做好日程安排,保護好時間,以此來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

交易中,贏家與輸家的區別

凡是進入交易的人不論贏家還是輸家,他們都有相同之處:腦子裡全部是交易,非常專注於交易,不管盈虧,不管身處何地,在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一樣的,在交易方面兩者都是極端主義者。

但為什麼有的會一直在市場裡生存下去,而另一類人卻虧損收場,我想可能是兩類人的生活方式和信念都是走向極端的,所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候都比較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筆交易中,但是由於這筆交易一開始可能就是錯的,所以會導致一直錯下去 的原因吧。

輸家的一些通病:很多人都幻想著拿100元在市場裡可以很快賺到1000甚至是1萬,而且是越快越好,追求暴利是他們進入市場的首要理由,他們不希望在場外觀望,一心只想進入市場裡快速的發家致富,用以他們僅知道哪一點可憐的基礎技術技巧或者指標類神馬東西進入交易中。而且他們一點也不注重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在他們眼裡交易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而是關於對與錯的遊戲,最終結果不是輸就是贏。最後就是經歷了大幅度的資金縮水之後,他們開始不相信市場上是否真的有人靠交易為生,開始換老師、換市場、換著換著就對市場說拜拜了。

贏家的共同之處:他們是屬於資金管理和交易策略的技術派,對於每一筆下單都要裝上層層的保護罩,因為他們忘不了之前的某筆交易沒有止損帶來的重大損失。執行力深深刻進他們共同的骨子裡。他們堅信自己堅持到最後一定會賺錢,策略是他們的保護環,保護著他們、不讓他們做輸家的那些蠢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