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單反如果只配三隻定焦,哪三隻能滿足大部分的日常需求?

蛋小殼是誘受


只配置定焦距鏡頭的攝影者,他們往往不在乎設備的價錢,也不嫌經常更換鏡頭所帶來的麻煩,他們對成像質量有著很高要求,這可不單單是為了滿足日常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大致分為三種配置方案。

1.35mm、50mm和85mm組合

這種組合適應人像攝影、旅行攝影、新聞攝影、生活紀念攝影等方面。35mm廣角鏡頭在室外拍攝大場景的人物時非常有用。50mm標準鏡頭適應性最廣,通用性很強。85mm鏡頭被稱作為:人像鏡頭,拍出的人物肖像幾乎沒有變形。旅行攝影、新聞攝影和生活紀念攝影往往不需要特別長的焦距,現有的三支鏡頭就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圖為:85mm鏡頭拍攝的人像。攝影:劉晗峰)

2.20mm、50mm和200mm組合

這種組合適合風光攝影的基本要求。有些人會認為風光攝影常用的是廣角鏡頭,殊不知,長焦鏡頭在風光攝影中的應用也非常普遍。20mm的廣角鏡頭的透視變形還是挺嚴重的,拍攝人物不太合適,如果拍攝大場景的風光則非常適合。200mm的長焦鏡頭不但可以放大和突出主體,而且還能壓縮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是拍攝風光不可或缺的利器。(圖為:200mmF2.8光圈拍攝的肖像)

3.24mm、50mm微距和135mm組合

這種組合適合商業攝影(人像、廣告和微距)。24mm廣角鏡頭適合拍攝室內環境,主要是房間內的直線部分不會出現枕型突變。50mm微距鏡頭可以做到1:1大小的微距拍攝,非常適合拍攝一些非常小的商品,另外,這隻鏡頭還可以當做普通的標準鏡頭使用,可以說是一頭兩用。135mm鏡頭拍攝肖像非常適合,既不變形,又可以很好的虛化背景。(圖為:35mm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


攝影講習所


很多其他答主來評論說文不對題。我反思了一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問我器材相關的問題,不敢隨意推薦,畢竟一隻好頭好機器都上萬,推薦錯了別人用著覺得和自己需求不符合,是給別人帶來麻煩。所以別人問器材,我首先都要問下你使用最多的場景是什麼。攝影愛好者幾乎沒有人不有過彎路。我想讓更多的新人走少一點的彎路。脫離場景談三隻定焦的選擇,而且把眼光侷限在定焦上,未必能在以後的使用中得心應手。從題主的思路可以看出,題主對創作的要求大於工作。

工作頭,是對最低水平要求很高。

創作頭,是對最高水平要求很高。

生活中,比如我們拍攝一次和家人的旅行,拍攝公司的活動,這屬於工作範疇。原因很簡單,你不想在有限的機會、時間上拍砸了。如果是有計劃出去專門拍攝一組題材,比如和女朋友出去拍一組民國風,人面荷花相應紅,這屬於創作範疇。



在不說明場景的情況下推薦設備就是耍流氓。不同的場景和拍攝要求對器材有不同的理解和應用。




假設你想拍的是一般風光,拍家人日常生活,拍一些特別出彩的人像創作。那以下三個頭是一個不用總換鏡頭那麼麻煩的組合。兩變一定。拍多了自然知道這樣的組合實用。

24-70 f2.8 主要用於出門旅行掛機。標準焦段拍起來就是舒服沒別的,平庸,樸實,出片,而且不用總換鏡頭。出門除非特別遠的特寫要換70-200,拍家人風景真是足夠了。

拍家人又想高逼格有創作感,喜歡全身人像85 f1.2 f1.4 或 喜歡有環境氣氛50 1.2 f1.4,主要用於拍女朋友男朋友的半身環境人像用28 f1.8。前兩個不說了,關於28mm,用過就知道,旅行過程中的創作有多方便,想一想為什麼絕大部分手機的攝影頭都是等效28mm而不是35mm。

#補充#85L適合拍糖水照,但拍多了,對那種焦內銳利焦外奶油的新鮮感也就沒有了。50mm,很多人說要麼出神片,要麼出爛片,這是因為50mm沒有誇張感,沒有空間壓縮感,太過於普通。然而,50mm畸變小,拍攝環境人像,建築,日常靜態拍攝,人物擺拍都很合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接片沒有畸變,如下圖是15張接起來的,放大擺客廳完全沒有壓力……如果用35,28mm個子高的男生用廣角拍女朋友就知道,很容易拍成大頭人,就是因為從上向下俯視拍的問題。有關28mm是什麼概念。28mm就是和女朋友出去旅行時,向前一步走回頭拍她的頭部帶肩的特寫,向前兩步拍她的半身,向前四步就拍她的全身。你和她不用像彈簧一樣大距離跑前,再回到她身邊。玩得久的攝友,很多都回到50mm,35mm。



70-200 f4,出鏡率比較低,除非去西藏,專門拍拍荷花。2.8太沉,f4帶出去很輕很舒服,沒有負擔感。能帶出去的鏡頭才是好鏡頭。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junyu81


我個人偏愛變焦鏡頭,因為它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不需要像定焦鏡頭一樣構圖基本靠走。我只有兩枚定焦鏡頭,一枚是12毫米的超廣角用來拍攝空間,另外一枚是一百毫米的微距鏡頭用來拍攝細節,其他的時候我更喜歡使用變焦鏡頭。
如果只能使用定焦鏡頭,並且給我三個選擇的話,首先第一枚我要選50毫米的定焦鏡頭,因為50毫米是最符合人眼視野的鏡頭,拍攝出來的照片或者視頻也會讓觀眾更加容易接受。

第二枚就是35毫米鏡頭,這是掃街時最常用的鏡頭,相比起50毫米來說,35毫米鏡頭可以容納下更多的信息,可以讓觀眾更加清楚拍攝張照片的場景和情形。

而第三枚鏡頭我選擇135毫米定焦,這枚鏡頭在拍攝靜物時可以最大可能的實現不變形,而在拍攝人像時,他的背景壓縮能力要遠遠好於85毫米,人物的邊緣也會更加鋒利,對背景的壓縮效果也會更好一些,可以有力的消除掉圖像中不想出現的場景,例如角落的垃圾堆或者一個穿著紅色衣服走過的路人。



光學法則


其實,不外乎廣角,中焦,長焦。

廣角

喜歡一般視角的,24, 28,35mm。

喜歡拍個星空,宏大場面的可以是14mm。

這裡面最實用的應該是28mm,我是尼康用戶,28/1.4e值得推薦,素質和口碑都不錯。


中焦

50mm標頭有很多選擇,f1.8,f1.4,f1.2。

也有另類的如55mm或58mm。

對於我個人來說50 1.8就夠用了。

長焦

85mm,拍人像很合適。

105mm也不錯。

尼康家的105/1.4是好多人的夢中情人。


對於我來說,經濟型的選擇是適馬35/1.4 尼康50 1.8 尼康85 1.8。

豪華型 28/1.4e 適馬50/1.4或尼康58/.14 尼康105/1.4


大話相機


有時候喜歡攝影的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會自己問自己,我買單反是為了什麼啊,如果換做是剛學攝影的我,我肯定會說我買了單反是為了拍攝美眉,如果換做現在的話,我應該是為了藝術吧,哈哈哈。說道鏡頭的話,如果可以選擇三個,我會給你我的看法。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選擇

一般作為攝影師,其實作為我來說,我的廣角和長焦都是變焦,定焦頭的話集中在中間的焦段,這也是大三元里面為何不選24-70的原因,一方面24-70重啊,另一方面,中間焦段用定焦代替比較合適,因為任何一個焦段的頭,都可以作為掛機頭,直接出去進行拍攝了。很方便。


如果只能帶3個定焦頭,我怎麼選

我肯定會選35,50和85這三個,為何不選24或者28的廣角,因為那個難控制啊,其實一般最常用的定焦,應該就是35,35的視角很舒服,可以讓你更好的去捕捉,室內也行,室外也可以,拍攝小品,拍攝人文,視角不像超廣有那麼大沖擊力,但是人眼看了就覺得特別舒服。50和85也是必須的,50的話,可以拍攝合影類作品,邊緣不變形,85的話,因為大光圈的虛化,在室外拍攝本身人像很實用。每個頭都有每個頭的用法,你可以區別來進行對待。

基本上,如果可以選擇三個鏡頭的話,肯定是做出這麼一個選擇,3個焦段的話,光圈必須都要1.4的大光圈,這樣的話,可以達到更好的虛化效果。35和50個人建議上適馬的art,成像優異,值得購買。


光影的光陰社


通常的日常需求我的理解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滿足,旅遊、會議、一個活動的記錄。原則上講配定焦是不合適的,但你這樣的問,我就試著給你配一組。一個18mm的廣角鏡頭、一個35mm小廣角鏡頭,一個100mm中焦鏡頭。18mm頭用來拍攝場景,活動、會議的範圍會很大,比如展會。35mmn你就可以用來近距離拍攝活動中的人,它是用的最為廣泛的。100mm可以稍遠距離拍攝活動的主持人、嘉賓,發言人特寫。

旅遊可以用18mm拍攝風光,如草原的遼闊,35mm當然可以拍攝人文題材,環境人像,100mm可以拍攝人像。

我不建議你配定焦,現在變焦鏡頭的品質都很好。過去選擇定焦是變焦質量沒有定焦好,現在沒有問題。如果配變焦鏡頭的話,16—35mm、24—70mm、70—200mm,就最合理了,可以滿足你的基本攝影任務。

當然以上所述的是全畫幅機,如果是半幅機,上述的焦段都要乘以1.6才是實際焦段,所以在選擇鏡頭時,最好把自己的需求具體些。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選擇定焦鏡頭拍攝時,也會不太方便,如果你有兩臺相機還行,一臺換鏡頭是比較麻煩的,特別是在拍攝會議活動的時候,場景在不斷變化,如果你在頻繁換鏡頭會錯過許多好的鏡頭機會。所以有時用一個頭拍會議反而得心應手,不妨一可以試一試。


蘭闍圖片故事


首先要說明,攝影一般沒有這麼配置的,不可能都是定焦,定焦拍起來比較麻煩,變焦基本靠走,還是定焦+變焦搭配著比較好。另外,使用定焦頭一般來講要有一定的攝影功底才能拍出好照片。

如果是三隻定焦的話,那就要根據你的需求,考慮三個不同的焦段,比如廣角、標準焦段、長焦。

廣角可以選35mm,雖然不是特別廣的廣角,但35mm鏡頭是最接近人眼的視角範圍,是膠片時代延續下來的焦段,可以拍攝風景、人文、人像等題材,很多攝影大師喜歡用這個焦段的定焦鏡頭。

標準焦段可以選50mm,這個焦段也是很多攝影大師喜歡的定焦鏡頭。比如攝影大師佈列松,一生幾乎是只用這個焦段的一款鏡頭。50mm畸變小,可拍攝的題材更廣一些,新聞、紀實、人文、人像、會議合影等等,都能玩得轉。

長焦可以選100mm,雖然這個也不算特別長的長焦,但日常生活用還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無花無花


如果是尼康家,最理想的三支組合是28 1.4+58 1.4+105 1.4,不論焦段還是拍出來的立體感,都是尼家獨有,28前身百變妖,58前身夜之眼,都是對尼康百年傳奇的紀念,而更新版素質有明顯提升,也體現了尼家最新的光學設計理念。

如果是佳能,24移軸+50 1.2+85 1.2也是傳奇組合,後面兩個1.2大眼睛都是觀音家獨步天下的利器,而24移軸公認畫質好,用途廣泛,也是很好的風光,建築鏡。

用全副微單的話,batis 18mm +fe 35mm 1.4+85 1.4 gm也算是最優搭配,蔡司家的18定可能是目前的超廣最強,35 1.4色彩濃郁立體感強,85gm是目前焦段最強(可參考dxo測評)。

上面推薦的定焦組合都涵蓋了從廣角到中長焦,不論是拍攝風光還是人文或肖像,均能夠輕鬆應對,希望對你有幫助!


fattail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所以只分享個人經驗沒什麼卵用。所以我們反推三個焦距。


數據1:

適馬DP Quattro系列定焦相機是典型的多焦段定焦分佈。

分別是

等效28mm的DP1 Quattro

等效45mm的DP2 Quattro

等效75mm的DP3 Quattro

以及最後推出的

等效21mm的DP0 Quattro


數據2:

所有單反套機鏡頭的焦段

APS-C:

18-55mm等效27-82.5

16-50mm等效24-75

△APS-C18-55mm鏡頭


全畫幅:

24-70mm

24-105mm

△全畫幅24-105mm鏡頭


數據3:

左輪型旁軸相機取景器的焦段

28mm

35mm

50mm

85mm

135mm


數據4:

歷代iPhone的等效焦距

iPhone 4s等效焦距35 mm

iPhone 5,iPhone 5c等效焦距33 mm

iPhone 5s等效焦距30 mm

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等效焦距29 mm

iPhone 7,iPhone 7 Plus等效焦距28 mm(iPhone 7 Plus第二個攝像頭等效焦距56 mm)


數據5:

定焦數碼相機焦段

徠卡Q 28mm

索尼RX1系列 35mm

富士X100系列 等效35mm

理光GR系列 等效28mm

△徠卡Q


重合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明顯的3段

1.24-35mm

2.45-56mm

3.75-85mm

如果你不在意後期裁剪,那麼現在高像素的全畫幅單反相機足以在大幅裁剪後(比如裁掉一半像素)任然保證接近2千萬像素可以使用。那麼通過2倍方法選擇鏡頭變得非常合理。

比如這三支:24mm 50mm 100mm

24mm在APS-C裁剪模式下會變成36mm

50mm在APS-C裁剪模式下會變成75mm

100mm在APS-C裁剪模式下會變成150mm

這可能是最穩妥的搭配方式了。


牛頭說


關於攝影的問題,第一類是為了把片子拍好,另一類是設備黨盤道。以下回答,把這個問題當作第一類來回答。就存在2個問題,①-日常需求有哪些;②-為什麼一定是定焦

先說下日常需求的範疇。我理解在4不之外都是日常需求:不打鳥,不拍蒼蠅腿毛,不拍180°,不拍極微光。如果你同意這4點,可以再接著往下看,因為這4點限定了,你需要的焦段,基本是從18左右的廣角,到135左右的人文焦段,偶爾拍個演唱會用到200,很少。你需要的光圈,基本就是1.8,能用到1.4就到頭了。

再說,為什麼一定是定焦。最常說的原因是定焦成像好。這是真的嗎?我的結論有二:①當今生產能力下,很多變焦成像也很好;②兄弟你是真沒用過成像差的定焦啊,邊角像素崩潰,偏色,等等等等。

這麼說來,個人感覺完全不該拘泥於定焦還是變焦。推薦你我現在的焦段配置,廣角18mm-35mm,標頭55mm,長焦70mm-210mm。

當然,還是點下題:如果非得定焦,建議你就35mm,50mm,135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