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衆怒,爲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點擊標題下「蜜蜂輿情」可快速關注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被自己的“六個錢包”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1、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論引爭議

4月19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做了題為“房地產市場,未來什麼樣?”的演講。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眾怒,為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當觀眾提問樊綱“作為年輕人來講,我們應該買房還是租房?”時,樊綱表示:如果年輕人工作還不穩定,可以就租個小房子住;如果要結婚了,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六個錢包”能一起湊出首付,建議還是買房好。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眾怒,為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樊綱的發言被公開報道之後,一時引發了不少爭議。他的“六個錢包”買房論被網友攻擊有啃老之嫌。除此之外,樊綱在2015年發表的“年輕人不該拿父母積蓄買房”的言論也被網友扒出。

2網絡熱度走勢分析

根據蜜蜂輿情雲平臺監測顯示,從4月19日00:00至4月25日15:00,全網相關信息量達19972條。其中新聞達283篇,客戶端推送381條,微博17723條,微信文章225篇。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眾怒,為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7天輿情熱度走勢圖 來自蜜蜂輿情雲平臺

3、 輿情反饋

紅網:“六個錢包”湊首付,揚湯止沸更應釜底抽薪

樊綱此番建議本身的確是在為年輕人考慮,但沒有得到他們的鮮花掌聲,反而得到了一致批判。“六個錢包”確實是涉嫌啃老,但這個建議也是無奈之舉,在高房價的今天,對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他只能給出這種不是方法的方法。

買房不該靠“六個錢包”,若房地產市場不受制約,肆意發展,總有一天十二個錢包也不夠用。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政府出手,人民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才能被滿足。

中國青年報:央行專家提“六個錢包買房” 為何戳中年輕人的心?

說句公道話,由於個別媒體斷章取義,公眾對樊綱的本意其實是有所誤解的。回溯當時的語境,當臺下觀眾提問年輕人是否要買房時,樊綱的原意是說,“六個錢包”是衡量家庭條件的重要指標,如果財力允許,應該利用好按揭貸款的機制,而如果財力不允許,則應考慮租房,不要勉強“上車”。

4網友觀點

新浪微博網友@腹黑的npc:我沒看錯的話人家說的是“六個錢包都起作用的話…能夠為你付首付的話”,不能為你付首付,你非要這六個錢包給你付首付,那才是啃老…

新浪微博網友@一直很安靜的Q小姐:專家應該考慮怎麼把房價控制住,而不是讓老百姓掏祖上出所有去買房。

新浪微博網友@豪言壯志526:沒什麼錯,老人有餘力幫就幫,沒餘力幫就不要勉強,中國的未來將是越來越多人買不起房子,人口增多地皮又不會長大,未來幾十年很多用地都是作為專用的出租房用地,一二線城市會大興公租房建設,你們得接受很多人得租一輩子房。

新浪微博網友@偽娘Tiger:這叫沒毛病?當前房價不是靠年輕人個人努力得到是靠6個家長拿出自己大半輩子的錢湊一套房,麻煩你自己品品這到底正不正常

5“六個錢包買房”為何會被誤解?

作為研究房地產政策的專家,號召年輕人量力而行,樊綱的發言其實無可厚非。“六個錢包買房”之所以讓輿論走向誤讀,是因為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某種意義上,不管樊綱講什麼樣的建議,或許都會受到輿論的誤解。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眾怒,為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因為青年群體從來都是網絡輿論的主力,而住房則是中國青年的一項“剛需”,年輕人面對“剛需”難以滿足的現實,自然會產生不滿。在任何國家,購房都是一筆重大支出,而在中國這一矛盾尤為明顯。一方面,買房對年輕人並不容易,另一方面,“有恆產者有恆心”的傳統觀念,以及房子與教育、醫療等稀缺資源掛鉤的嚴峻現實,都給年輕人帶來了強烈的購房需求。

對於年輕人來講,應不應該用父母的積蓄買房?

這個問題,王思聰曾經解答過:

以京滬深為代表的熱點城市房價確實太貴;

以租售比算,對普通人來說,租房比買房更合適,傳統的買房觀念該改改了;

年輕人依靠父母買房,透支未來消費,會使父母老無所依,非常愚蠢。

王思聰的回答跟這次樊綱的言論一樣充滿爭議,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多數反對的人也是站在現實的角度考慮,因為年輕人若是隻靠自己的積蓄想購房,實在是很難做到。

央行專家“六個錢包買房”惹眾怒,為何戳痛了年輕人的心?

總而言之,中國的住房問題非常複雜,國家也一直在推動各種政策,實現“房住不炒”的終極目標。解決房價問題的“秘訣”,還是要到經濟結構轉型中去找。欲將房地產與中國經濟體鬆綁,不僅需要房產稅、限購等短期調控措施,更需要國家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根本上化解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問題。而對普通人而言,我們需要做的,則是不輕易被斷章取義的報道干擾心緒,用合理的心態面對現實壓力,做出理性的個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