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性阿片类药物真的无可替代么

成瘾性阿片类药物真的无可替代么

早在1996年,一种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被美国允许售卖时,医学博士克雷布斯女士便开始对这类药品产生深深的担忧。然而,在当时,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它们的止痛效果使得需求者逐渐增加而不顾后果。

克雷布斯博士一直有一个想法,她想研究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对慢性疼痛治疗有何不同。这项计划一直由于各种原因被搁浅,可喜的是,现在克雷布斯博士和退伍士兵的相关部门合作,可以长期的进行研究对比。退伍的士兵或多或少都有疼痛症,长期的实验研究也可以帮助这些退伍士兵缓解病情。

参与实验的人员都是随机获得阿片类或者是非阿片类的止疼药,药效都是从最小的阶段慢慢过渡,逐渐加强。实验结果公布后,克雷布斯博士发现两种药物的止疼效果是一样的,非阿片类的药物后遗症还少一些。

谈及之前为什么没人做测试,克雷布斯博士表示,大家已经习习惯于使用药物了,自然不会去想它们会有什么可以研究的价值。

成瘾性药品在看病中医生开的很多,像牙科就是重灾区。牙医们很习惯的就开出了氢可酮或者是氧可酮。然而根据调查,在口腔这一块成瘾性药物使用率高达95%。许多人并不知道,牙科的患者大多是青少年,这些面临换牙状况的孩子在看医生时很大概率被使用阿片类药物,可以想象,这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研究发现,高中生在使用这类药物后的成瘾率已经达到了33%。

目前,在医学界各大学者的呼吁下,这些成瘾药的使用率逐渐下跌。不是不允许使用这类药物,而是努力要把使用量降低,并要电子记录以便回访。降低使用频率,不仅是医生要减少开药,患者也要配合。改变观点固然艰难,但随着人们了解的深入,这类药品的使用必会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