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厘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不久前,我國國事訪問歡迎儀式進行了一次改革,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增加了女兵方陣,更好的展現女兵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英姿。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恰恰是一名前儀仗隊女兵隊員。

75釐米是正步行進中每一步的距離,但同樣是她逐夢的腳步。

邱婧,是三軍儀仗隊第一批地方招收的女隊員。她與三軍儀仗隊的緣分要回到四年前的那個雨夜。

邱婧與父母之間終於爆發了爭吵,她不顧家人的反對,狠狠地摔上房門,撂下一句“無論如何,這兵,我當定了!”

於是,18歲的她被選拔進仰慕已久的三軍儀仗隊。雖然佩戴大紅花,心情是激動興奮的,但同大多數新兵一樣,在與家人分離的那一刻,邱婧瞥見父親不再硬朗的身體,母親掛滿憂愁的面容,她心頭一酸,暗暗起誓,“一定要幹出個樣子來!”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但一切並非她想象中的那般如意。初入軍營首先是語言習慣的不適應。

“邱婧!”

“哎。”

“叫你要答‘到’!”

“好。”

“回答要說‘是’!”

“是!”

這樣的對答讓班長對邱婧格外的“關照”起來。隊列訓練時,“邱婧,腳抬高”;武裝越野時,“邱婧,為什麼又不及格!”;戰術戰備時,“邱婧,又是你最慢!”山東人的骨氣讓邱婧咬牙堅持,幾個月下來,班長們的嚴格要求和嚴厲語氣讓邱婧的內心慢慢強大起來。

儀仗任務不分四季,當首都人民“全副武裝”抵禦嚴寒時,邱婧仍要身著單薄的常服在寒風中練習軍姿。從瑟瑟發抖到汗流浹背,縱然頭髮上結起冰錐,可基本功不能丟下。“禮賓槍,七斤半,胳膊累折,握端劈;正步穩,軍姿拔,踢腿迅速,扣腳狠;老繭手,馬靴窄,胯骨青紫,膝蓋硬……”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邱婧的這句順口溜給無限風光的背後增添了些許艱辛,她也更加體會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的含義。她甚至懷疑起當初的選擇,後悔沒有聽父親的話,但從小成長在部隊大院裡的她怎麼會輕易服輸呢!並且相比起這些,最折磨人的莫過於吃過苦中苦卻還只是個“旁觀者”。

2015年6月23日,比利時國王應邀訪華,邱婧作為預備隊員,躲在距廣場一步的牆後。這面不到兩米高的牆把亮麗肅穆的紅毯擋得嚴嚴實實。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她屏住呼吸想象著自己接受檢閱的模樣。“向右看——敬禮”,聽到口令她右手下意識地握緊揹帶,迅速將槍提至胸前,同時猛地向右擺頭。下一秒,她意識到自己的可笑。儘管這裡距紅毯僅有一步,可這樣的一步之遙究竟要走多久?

操場從東至西有16塊大磚,每塊大磚又橫向均分為13塊小磚,每塊小磚的寬度是75釐米。208塊磚,156米,112步,邱婧的步伐就這樣踏過了一個仲夏夜之夢。

“下一名。”

“邱婧——過。”

邱婧通過了任務人員的過關考核,成為一名正式隊員,一名真正的儀仗兵。2015年7月29日,土耳其總統訪華,邱婧作為迎賓隊員,邁著鏗鏘有力步伐完成了她第一次迎賓受閱任務。那一刻,她之前所有的努力、汗水都有了價值。

這一天是她入伍的第308天。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2015年9月5日,邱婧隨隊為國出征,赴莫斯科紅場參加國際軍樂節。當三軍儀仗隊漸入會場時,觀眾席上撐起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國旗下白髮蒼蒼的中國老人雙眼噙著熱淚向隊伍招手。邱婧聽到觀眾們高聲呼喊“中國萬歲、和平萬歲”,所有軍樂團齊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邱婧的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可她不能哭,她還有使命要完成,她還有中國軍隊風采要展示,她的背後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

當演出完畢下臺後,邱婧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她與戰友們相擁落淚,但那是幸福而光榮的淚。

七十五釐米,多少汗滴才懂得其中意義

“向上生長”是邱婧的信念。2016年9月,邱婧以衛戍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防大學軍事新聞傳播系。在校期間她充分發揮自己播音、朗誦的愛好特長,摘得一個又一個的比賽桂冠,並擔任《軍報記者》公眾號的主播員。多次參與策劃軍事新聞報道,被解放軍報社評為“2017年度優秀通訊員”。

75釐米,是微不足道的距離,卻包含了她逐夢軍旅的一腔熱血和不屈精神。邱婧說,她不需精美的水晶鞋和華麗的衣裳,唯有這身軍裝是她前進路上最忠實的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