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從其開阜伊始,各地的人們來往穿梭於此,有很多人在這片熱土上紮下了根,其中江浙地區最為甚。我就是這群江浙移民的後代,一個祖籍無錫的上海80後小囡。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就把我託付給外婆撫養。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除卻那透過烏木窗欞和煦的陽光、倦懶的黃貓、一弄堂的吳儂軟語,就是那一對終年擺放在五斗櫥上的泥娃娃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那對泥娃娃為一男一女兩個健壯小孩的形象,男孩留著桃子頭、女孩梳著菱形髮髻,只見他們盤膝而坐,懷抱著溫順馴服的猛獸,朝著人們甜甜地微笑,一臉稚氣,煞是可愛。他們有一個名字——惠山大阿福。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小時候的我很淘氣,總喜歡爬到櫥子上抓這對大阿福,於是外婆就跟我講起了大阿福的故事。懵懵懂懂間,我得知這兩個泥娃娃是很厲害的人物,別看他們胖墩墩、笑眯眯的,他們可是除暴安良、鎮山驅獸的神仙呢,把他們放在家裡可以避災辟邪、風調雨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於是幼小的我頓時對“大阿福”充滿了敬畏感,便不敢去動他們了。見我乖乖的,外婆笑眯眯地塞給我一塊糕。看到好吃的,我立刻眉開眼笑,這時她望著胖乎乎的我,疼愛地說:“看!活像一個大阿福!”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大阿福是不能隨便動了,但是其他的泥人我可以盡情地玩耍。在我的記憶中,我有一堆的泥娃娃,有可愛的不倒翁;有精緻的春牛,還有那種脖子用彈簧做的,用手點一下就能搖頭晃腦的七品芝麻官......其中,我特別喜歡一隻福豬造型的泥制儲蓄罐。不論盛夏寒冬,365天,我幾乎天天都會抱著這隻儲蓄罐晃一晃,側耳傾聽裡面傳來的一陣悅耳、好聽的錢幣相互撞擊的叮咚聲。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有一次大人逗我,他們問我這麼寶貝這個儲蓄罐,將來要把它派什麼用場。小小的我一本正經地說,要用這個儲蓄罐裡的錢給外婆買一間大房子住,這時,大人們沉默了,一顆晶瑩的淚滴順著外婆佈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作為第一代來到上海的新上海人,艱辛的生活讓他們不得不天天起早摸黑、辛勤工作來養兒育女,打拼了一輩子,到頭來卻只能蝸居在弄堂深處一間小小的亭子間裡。可能,只有當外婆空下來,看看從家鄉帶出來的那對泥人,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暫時的撫慰,解一解多年的鄉愁……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隨著我逐漸長大,我知道了陪伴自己成長的這些泥娃娃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無錫惠山。記得兒時第一次去無錫時,在我的眼裡那旖旎的湖光山色竟抵不過路邊小店裡、地攤上那一個個色彩豔麗、造型各異的惠山泥人。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些可愛的泥人真是太有吸引力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我打開自己的行囊,給外婆選一對小娃娃、給表妹挑一隻小狗造型的儲蓄罐、還有隔壁的阿大、大二也要捎上兩個,不一會兒包就鼓了起來,於是父親就慈愛地說,“少買幾個吧,碰碎了,就不合算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長大成人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在我童年回憶裡的那些惠山泥人真的很不簡單,它是江蘇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惠山泥人是由無錫當地的工匠挖取惠山上的黑泥塑造而成的。據說,惠山的泥土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幹而不裂,可塑性極強,因而適合“捏塑”。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一直以來,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豔,形態簡練而享譽國內外,其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美的藝術造型,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在清代,無錫地方官還特意到惠山定製了一套精製的“八仙上壽”大型手捏泥人進貢朝賀呢。郭沫若先生稱讚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2006年惠山泥人順利地被入選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改革開放後,上海站在了時代的前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條舊式弄堂被拆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現代的摩天大樓。一個又一個屬於上一代上海人的記憶漸漸地模糊了。現在的孩子們再也不會把泥娃娃當玩具,也很少有年輕的上海家庭擺放泥人了,大家的目光都被米老鼠、維尼熊、小豬佩奇佔據了。泥娃娃、小豬儲蓄罐、七品芝麻官早已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前不久的一天,午後,我帶著孩子來到城隍廟逛街,路過一家古董店,便信步走了進去。目光一撇,兩個熟悉的身影躍入眼簾,一對胖墩墩的大阿福靜靜地被擺放在明亮的櫥窗裡,還是那麼的憨態可掬、笑盈盈的,只是在那胖乎乎的手臂上擦痕還是不經意地透露出歲月的滄桑,昏黃的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的眼睛溼潤了。

尋找中國記憶|惠山泥人:沒了他,整個無錫都老了

“宗”為家鄉,“客”居他鄉,希望每一個異鄉人都能夠品味到正宗的家鄉味,解一解那無盡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