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古錢是什麼時代的錢幣?上面的古文字是什麼意思?

小漢字見大歷史


這是一朋友的朋友輾轉詢問我的,我覺得這個案例挺有意思的:

老丈人生前喜歡古董收藏,有天突然去世,留下一些古董,其中這三枚一樣的錢幣,上面的字沒人認識,只是丈母孃隱約聽老伴生前說叨過,是很古老的東西。


所以,給喜歡古物收藏以及古文字的朋友分享一下。也歡迎提出不同意見,畢竟我對古泉我不是很精通,我是鑽研錢幣上的古文字,順便鑽研了一下先秦古泉。


-----------------------------------------------------



首先,從文字學和類型學來看,這種錢幣的下限應該不超過漢代,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從類型學上來說,這種貨幣主要是流通在春秋戰國時期布幣。從字形上來看,不是隸書,而是隸變以前籀篆金文,書風上是非秦系文字。


知道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將查閱的文獻資料範圍縮小,而不是無厘頭一樣亂找。


上面文字是「離石」(我開始認成了「萬石」)。



古文字字典的收錄的這種「離」字:


《戰國文字編》(頁233)、《先秦貨幣文字編》(頁89)找到了這個從「林」的「離」字:



《戰國文字編》截圖
《先秦貨幣文字編》截圖

「離」字也有省文省為一個「木」的字形
引自:《先秦貨幣文編》,頁206


這個「木」後來演變成「離」上面的一「點」一「橫」,「離」的下面其實就是從「手」持「畢」,「畢」也就是「捕鳥的羅網」,「離」、禽(擒)是同源字,本義是林中用羅網捕獵,


可見,秦文字系統的「離」有「隹」旁,而六國文字沒有,這就是秦文字相對保守的一個證據。可見今天的簡化字「離」可以溯源到兩三千年前的戰國時代,灣灣繁體字怎麼就能自命「正體」呢?





「石」字很簡單,不用多考證,上面多「一橫」是裝飾筆畫,文字學叫做「羨符」,戰國六國文字中古很常見的。

引《字源》,頁833


背面文字是「三」,這小孩都能認出來的,上面一條線不知道有沒有一個橫紋,如果有就是「十三」。「離石」、「三」這三個字認出來了,再來找相關文獻就容易多了:




從《三晉文字編》的收錄來看,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三晉貨幣,可能在「韓魏趙」三國都有流通,要確定貨幣制造地、屬於哪一國發行等信息,還需要繼續考證:


範圍一直在縮小,再查閱一下文獻資料,很快就知道這枚錢幣的來歷。這種錢幣是戰國時代趙國製造的布幣。


在《中國錢幣大辭典》(頁369),找到了【離石·圓足平首布】詞條:



這種【離石·圓足平首布】有很多種,這種有「三」的重「5克」是其中比較小的一種,這本書收錄的是河北易縣出土:



背面是「五」的要大一點,重一點:



除「五、三」以外背面文字有下列一些數字:可能是「面值」:



該辭典給出的考證:



戰國時代的山西「離石邑」是與「秦、趙、魏」三國接壤的邊城,邊境貿易非常繁榮,因此成為,趙國北方的造幣中心,抵擋「虎狼之秦」的前線,史書記載記載秦、趙在「離石、藺城」發生多多次戰爭:


引自碩士學位論文:閆宏偉(2017,山西師範大學)《從三晉貨幣看三晉鑄幣業和商業分佈》,頁51


歷史地理圖:

呂梁山脈為趙、秦之間的天然屏障,戰國離石邑(今山西呂梁市)扼守秦晉交通要衝:




------------------------------------

綜上所述,基本搞清楚這枚錢幣的來歷和形制:

這枚錢幣是戰國時期的趙國離石邑所造,流通三晉、燕、中山等諸侯國。古泉界稱這種錢是【離石·圓足平首布幣】。如果背面是「三」的,就是重5-9克的小型幣。

如果背面是「十三」,很有可能是重十多克的大型幣:

根據《中國錢幣大辭典·考古篇》(頁68)的記載,山西繁峙縣戰國墓葬出土的圓足布是有「三條線的」,中間的豎紋短與二側豎紋,那麼,這枚錢幣是「十三」的可能性不大,應該就是北面有「三條線」的「三」,是小型幣:



「三條線」是不是從鑄幣冶金角度有什麼講究,我不是很清楚,這要從鑄幣冶金方面考慮,沒有考證過,也就不隨便下判斷。


根據《中國貨幣史》(頁26)的描述,這種【離石·圓足平首布】傳世量很少,特別是背後有「兩條線、三條線」就更稀少:


我沒有看到實物,應該說不負責判定真假。從品相上來看,青銅銅綠還是比較自然的,不像是假的。


所以,如果是真貨,【離石·圓足平首布】小型幣我猜測大概兩三萬一枚,如果是三枚,品相一樣好,最少還有一萬的溢價。



收藏文物最重要一點:「傳承有序」,歷史信息越詳細越好,能跟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歷史人物扯上關係,身價越高。這就關乎到文物鑑定者的考據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